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刻画了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性的资产价格波动与实际产出和通胀率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我国股价和房价对产出和通胀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央行考虑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会显著降低产出和通胀率的波动,而不考虑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更大损失。相对股价而言,房价波动对产出和通胀率的影响更大。相对于严格的通胀目标制而言,混合通胀盯住制有利于降低产出和通胀波动,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2.
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视角的通货膨胀动态波动机制对于更好地理解体现通胀持久性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利用一个带有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通胀率的波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一个具有局部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过程,并且可以划分为加速通胀状态和减速通胀状态。在减速通胀状态,通胀率是一个平稳自回归过程,而在加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是一个具有单位根的自回归过程。同时发现,我国通胀率在两个状态下都具有高持久性,并且加速通胀阶段的持久性更高。那些能够体现通胀持久性特征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都可能成为解释具有高持久性特征的通胀波动路径的理论机理,同时高持久性通胀的结论也可以为那些体现通胀持久性特征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首先基于价格超调理论和庇古财富效应理论,全面解析了货币政策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发现,货币政策不仅会直接影响CPI,而且会通过资产价格的超调效应间接影响到CPI.其次,本文进一步引入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不同区制特征,并从参数时变角度测算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和CPI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扩张和收缩二区制特征.第二,短期内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较之CPI有超调效应,长期看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的庇古中介效应间接影响CPI.第三,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和CPI均存在非对称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小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同时资产价格对CPI同样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损失规避”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胀预期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不同期限国债的名义和实际收益建立了含有宏观因子和潜在因子的仿射无套利模型,从通胀补偿中分解出了通胀预期。研究认为:分解出的短期和中期通胀预期与通胀率的动态关联性较强,而长期通胀预期和通胀率的动态关联性较弱;各期限通胀预期都不是理性预期,但中期和长期预期是适应性预期;发现CPI是影响通胀预期的最重要因素,其影响效果随着期限增加而增大;存款利率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效果次之,对短期和中期预期有正向影响,且随期限增加而减小,对长期预期有负向影响,且随期限增加而增大;但M2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短期和中期通胀预期的事前和事后预测能力都优于央行调查预期。  相似文献   

5.
弱费雪效应和名义利率粘性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前提。本文使用傅里叶变换处理实际利率的时变性,扩展协整模型用以考察长期的费雪效应,并建立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区分长期和短期的费雪效应,刻画名义利率短期的动态调整特征。基于我国1990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发现:(1)我国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的弱费雪效应;(2)名义利率的短期动态调整特征存在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在名义利率过度高于均衡值时会出现显著而快速的调整,而当名义利率低于均衡值或处于中间机制时,均没有发现显著的调整,即名义利率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数量型货币政策在我国依然有效,因而存在综合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企业违约风险与银行信贷筛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银行信贷筛选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产生的影响。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效应的角度,银行信贷筛选均显著抑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2)基于货币政策冲击的短期效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降低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且放大了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3)通过比较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导致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银行信贷筛选的情形而言,银行信贷筛选导致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模型,研究了通货膨胀的稳定性与最优通胀.分析结果表明,通胀的稳定性需要政策制定者利用政策规则促进市场结构向有利于维持通胀稳定的市场竞争结构、货币需求偏好以及市场预期方向运动,经济增长中 Ramsey 均衡的最优通胀是零边界,零边界的最优通胀水平依赖于市场微观机制和政策机制.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机制的 Ramsey 均衡下,政府能够使用政策让通货膨胀向最优路径运动,政府也能够影响市场结构促使最优通胀的实现. 经分析证实,没有证据表明最优的通胀率为 2%.  相似文献   

8.
基于声誉理论的我国经理人动态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基于声誉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经理人声誉机制与显性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以形成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根据分析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并与没有引入声誉机制的契约模型进行了比较,通过实例验证了声誉机制与显性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的合理性,对于如何有效地发挥声誉机制对我国经理人的激励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狭义货币存量(增长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作为货币政策的状态指标,能够分析货币政策可预期(不可预期)扩张性(紧缩性)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机制,并检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中无论是规则性的可预期冲击,还是相机选择形成的不可预期冲击,都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形成了显著作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即具有影响价格的名义作用,也存在影响实际产出的实际作用。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内生性和短期非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罗刚  何泼 《经营管理者》2009,(21):105-106
本文拟以三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即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我国现行的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并且指出了三种渠道各自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以及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然后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的宏观数据分析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研究了其传导机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显著非中性及信贷传导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结论,并提出了应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作用凸显。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精确地度量系统中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互动效应,但这种互动效应比较微弱且不稳定。最后,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前状况,提出提高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动态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历史分解和反事实仿真方法研究了生产率冲击、消费需求冲击、通胀目标冲击、货币供给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DSGE模型对于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中存在不可观察动态内生通胀目标,并且动态通胀目标对生产率冲击做出正向响应的同时,对消费需求冲击做出负向响应;反事实仿真分析表明,具有动态通胀目标的货币供应机制能够起到稳定通货膨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娲 《经营管理者》2014,(29):19-2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与否对货币政策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利率作为连接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纽带,利率渠道的高效畅通将使货币政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利用2008—2012年相关经济月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简单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陆军  黄嘉 《管理科学》2023,(3):112-135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预期市场利率可能产生的遗漏变量问题.研究发现:1)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具有负向的影响,且考虑流动性创造后市场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相对较低. 2)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利率对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传导不够顺畅. 3)预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利率的短期传导,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市场利率的长期传导,尤其是对于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言. 4)在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中,同业拆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利率异质性传导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创造在同业市场中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效应.基于此,建议从实现存款利率并轨、提高中小银行同业市场参与度、加强预期管理着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货膨胀风险,以盯住通胀率为目标,基于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SMIP)构建了具有通胀保护功能的大宗商品期货投资组合,实现对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跟踪.结果表明,基于盯住通胀率所构建的动态调整的商品期货投资组合能够以较低成本跑赢CPI指数,从而保证获得高于市场通胀率的较稳定的超额投资收益.对通胀保护能力的检验结果表明,商品期货投资组合具有良好的通胀保护功能,能够有效对冲通胀风险,有助于建立长期价格稳定机制.研究结果为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在既定通胀水平下对冲通胀风险提供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微观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选取1999-2012年的相关季度数据,针对中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使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明显减弱,对利率传导渠道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削弱了中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作为金融政策的核心,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和其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来分析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是宏观政策分析框架中的核心环节。最近十几年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经济周期指标与通胀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这种变化似乎暗示真实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弱化甚至消失,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迷失现象。然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表现进行细致求证、科学甄别其变化特征后却有不同发现。本文将有限理性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嵌入具有微观基础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通胀动态机制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变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基于中国2000~2019年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的驱动作用在样本区间内保持基本稳定,并未出现迷失现象。同时,2010年后前瞻性通胀预期对通胀驱动作用减弱,反映出微观企业对前瞻性定价方式偏好下降;而居民和专家通胀预期的理性程度减弱,更多锚定于官方通胀目标。进一步基于结构化模型的分析表明,微观企业定价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变化能够解释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减弱的表象。  相似文献   

20.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融入垄断竞争和名义刚性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了定价方式和国际货币政策设计问题。在允许部分厂商采用不同于Calvo交错价格调整的后顾性定价法则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关于短期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新的均衡关系,于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就可以得到类似泰勒法则的最优利率政策。此时,最优利率的设定不仅受到国内通货膨胀、产出缺口的影响,而且还和国外产出波动的情况相关。最后,我们以中美两国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