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表达了他们对于幸福本质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劳动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源泉与方式,需要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内在动力,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条件,打破"虚幻的共同体",构建"真正的共同体"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成为关键问题。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针对劳动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定存在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特点、规则以及不足之处等的分析,为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李同贺 《现代妇女》2014,(12):I0028-I0029
弱势群体是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负面产物,该群体的生活状况直接制约着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因而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应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971年,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该书深刻探讨何为公平正义,特别是其中“正义的第二原则”展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对保护我国弱势群体权益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群 《现代交际》2011,(8):109-110
有关幸福的论述,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并且和正义的阐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罗尔斯认为,幸福只能是一种合理的确信,并且受着正义的约束。罗尔斯的幸福观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现实的批判性,在当下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京奕  刘灵 《现代交际》2023,(11):41-48+122
劳动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前提。人工智能为促进劳动解放创造了生产力条件和时空基础,为实现劳动到“自由的生命表现”的复归提供了技术准备。然而,在私有制和资本逻辑的渗透下,人工智能催生出新的“异化”形式,使劳动解放遭遇一定的现实挑战。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经济制度、价值导向和教育等层面规制资本逻辑,将人工智能的应用融入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工智能促进劳动解放的应有路径。  相似文献   

6.
郭金梅 《公关世界》2023,(6):144-146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劳动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劳动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优良品格。同时,在传授任何知识的时候都讲究要知行合一,通过开展劳动实践能够更好地深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意义,并且是让学生感受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重要体验。因此,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重点开展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劳动实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2021,(2)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年青一代树立健康积极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对劳动世界的探究为自己幸福和有尊严的人生奠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携手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团队隆重推出了青少年劳动教育读本《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该书一问世就得到了青少年读者、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业内专业劳动教育读本.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际》2009,(7):68-74
黑格尔说,中国法是例外中的例外,中国劳动法更是如此。劳动法又称劳动关系法,一般可分为个别劳动关系法与集体劳动关系法(狭义的劳动关系法仅指集体劳动关系法),其中集体劳动关系法是劳动法的特色和支柱。但是中国劳动法体系中却几乎不存在集体劳动关系法,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现行劳动法的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度分析后产生的。该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最终通过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方式,旨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每个个体全面、自由、公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收入分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马克思分配正义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将基于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该理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体系,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平公正的社会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雨晨  王威 《现代交际》2024,(3):39-48+122
虽然数字劳动是一个学术前沿焦点,但是在国内外有部分学者指出其概念内涵存在着界定不明的问题。从劳动的发展性与目的性看,在自由休闲时间玩游戏、上网等所谓用户无报酬劳动并不是数字劳动,而是数字活动。从数字劳动的技术组织形式与社会组织形式看,数字活动并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不是所有在数字平台上或与数字产业链相关的劳动都是数字劳动。数字劳动的内涵应该界定为掌握数字技术的劳动者使用数字生产资料生产数字产品或数字服务的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劳动异化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数字时代下的崭新课题,表现为劳动者劳动自觉丧失化、数字生产过劳化、数字产品异己化和社会关系分级化。数字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质是造成数字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数字技术对生活的过度渗入以及劳动者劳动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弱化是造成异化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扬弃数字异化,寻求数字劳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解决数字劳动异化需要加快完善数字资本治理制度,强调发挥数字技术正向作用以及注重劳动者主体意识的唤醒。  相似文献   

12.
成北 《老年人》2009,(6):22-23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千百年来,洞庭湖的浩瀚和旖旎,不仅哺育着数百万勤劳的湖乡人民,而且让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一位名叫潘之美的退休教师,半个世纪以来,被湖乡人民火热的劳动生活强烈感染着,诗兴勃发,创作了5万余首民歌,被称为“洞庭歌王”。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与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息息相关。在许多国家。劳动法被视之为仅次于国家宪法的“小宪法”。如何将劳动关系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有机的协调,就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淑娉  李建华 《职业》2021,(2):10-10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着各种问题,诸如劳动课程不普及、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存在弱化的趋势,大部分学生存在畏惧劳动的现象,高校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难以健全等主要问题。新时代对于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传承劳动文化,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构建多元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静 《职业》2020,(10):77-7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笔者基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在分析长征精神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长征精神融入学校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途径.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态度,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周斌 《职业》2010,(4):66-67
兼职,是指劳动者同时受雇于两个以上用人单位而从事双重或者多重的有报酬的职业劳动。现行法律对兼职工的相关界定比较模糊,《劳动合同法》虽然承认了兼职劳动关系的客观存在,但对兼职是一种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实践中因兼职引发的劳动争议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18.
沈琴琴  付麟 《现代交际》2009,(2):96-108
自1978年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传统的中央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型的市场化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复杂化。与之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措施和机制也在逐步完善。在劳动关系经历重大变革的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决定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10余年的劳动教育实践为例,对劳动教育的意义进行探索。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秉承“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价值观,以劳动实践周、企业社会实践、劳动校园文化、志愿服务与公益劳动等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将劳动教育贯穿在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且效果卓著,堪为范例。  相似文献   

20.
赖喆 《现代妇女》2014,(8):98-9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宪法劳动关系主体及其权利、义务是研究公民劳动权问题的前提。通过分析宪法规范与变迁过程,可以发现宪法劳动关系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公民择业自主性提高,国家从劳动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宪法劳动关系中国家的主体地位在弱化但没有消失,宪法劳动关系仍只存在于国家与公民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