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泛在学习理念融入至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推进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与影响力。泛在学习理念,通过现代信息科技的方式,更符合学生学习习惯,更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形成,便于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素材的与时俱进。泛在学习理念有助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并且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是新时代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有用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高等结构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要素与资源提炼,介绍了课程思政设计思想,提出了思政教学实现方法与途径,并进行了实践和案例分析。以期能够将德育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逐步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光电显示技术》是一门面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的本科专业课程。结合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全方位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将人文素材、技术发展历史、国家技术现状、工匠精神和使命担当等思政元素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科学地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初心,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结合课程“是一切工程设计基础”的这一本质特点,深入挖掘各模块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仔细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授课切入点,对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递进目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引入基于网络智能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以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研究平台,探讨了材料力学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思政实践情况,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推动专业课程与二者融合,对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建设者有重要意义。针对药学生普遍存在的专业认知和定位不清、知识管理和进阶乏力、批判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等共性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创新创业”融合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素材根植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药学生的观念塑造、思维训练、品质培养和能力拓展,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同频共振,育人与育才协同统一,促进药学人才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科学基础对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不只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简单协同,更要真正做到思政知识内化于心,成为影响学生的永恒动力。通过分析内化型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科学基础,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包含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教学模式,最后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初步探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施内化型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设计“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一步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性的思政元素和知识需求相融合的亲验式教学—参与企业实践”三阶段构建“三个创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不拘泥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教师通过知识传递实现价值引领,使得各类课程都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实现“全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对各学科教师的素养及能力和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当从理科、工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欠缺的现状,提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首先明确相关概念内涵及“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然后从资源建设背景、依据、目标思路及实现的教学目标,完成顶层设计;最后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与思政资源匹配融入、思政资源建设路径三方面,完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十项思政资源内容建设。“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发挥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以“普通地质学”为例,立足教学实践,从践行“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出发,分析了“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统一、“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的原则;探索总结了“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有效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及“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才,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专业基础课“力学”的课程特点,探索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发挥教研团队共建与探索,加深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知,针对目前专业课上思政教学存在的“简单说教”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两张皮”现象,对思政教学进行探索式的改革思考。给出教学中思政要素的挖掘和融入方法,避免简单宣讲、剪接拼接和生搬硬套等情况,为后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提供思路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红色基因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为课程思政提供弥足珍贵的原生素材,增强课程教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并为其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然而,红色基因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仍然是个崭新课题。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应建设以情景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红色情景实践课堂,并从营造良好的红色人文氛围、创新红色情景项目案例、改革红色情景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同时,本文展示了“3D打印红色情景实践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实践类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亦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外语教育中课程教学长期受西方理论的负面影响,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教育普遍欠缺,因此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尤显重要。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外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语言本体知识教学中要遵循语言习得整体式融合原则,在语言本体治理和语言运用治理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外语课程+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能力,构建跨学科的“外语课程+课程思政”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群体系,引导学生成为本土现实自觉者,思政自我教育者。  相似文献   

15.
从诸多文件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华盛顿协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分析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将“成果导向教育”中的“反向设计”应用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结合校情提出了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方案:三位一体、双线并行,相互融合。三位一体指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显性思政目标,双线并行指隐性和显性思政齐头并进又相互融合。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探讨了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实现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动态化教学系统构建,对于动态化把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渗透融合、适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制定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动态化教学系统框架,提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动态化教学系统实施路径,即明确教学目标、找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定位、以动态化为统摄推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动态化的教学实施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入探索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内容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的原则,将国家战略政策、中国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学术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推进学术英语思政教学,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遵循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坚持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倡导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努力探索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设计/方法】结合课程思政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首先,把握“两个维度”,挖掘金融实验课程的思政元素,创设思政情境;其次,深化“三个阶段”,通过实验教学全过程实现意义建构;再次,从“三个方面”入手,打造高校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生态。【结论/发现】以新型建构主义为指导,创设思政情境,把思政元素贯穿实验教学实现意义建构,通过强化师资德育、完善特色教材、采用多维度评价,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最后,分析了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中尚存的一些问题。期望研究成果对高校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数字化转型既是机会又潜藏危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趋势,并引发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术媒介等方面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集群化“思政课+专业课”到数字化“大思政课”,从思政知识“口耳相授”到数智思政“具身沉浸”,从思政课堂“云上平台”到课程思政“数字生态”。其间,亟待澄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理性、内容理性与过程理性,秉持课程思政教育思维与数字思维,兼顾思政理论知识与虚拟仿真体验,协同“三全育人”与思政数字治理。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实现共生发展,需要警惕数字技术异化,重塑高校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分类组建数字联盟,打造高校课程思政的数智生态;探索多元表达方式,构建课程思政的数字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通过理念创新推动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中要挖掘、整合思政元素,将其系统化后自上而下地融入外语课程教学中,形成一个“课前思政导入”“课中细化分解”“课后拓展巩固”的闭环系统,构建外语教育“大思政”格局,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