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新挑战。首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必要性,然后以“名师工作室”和“虚拟教研室”新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为例,总结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经验,并提出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和价值的重要一环,事关体育强国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互联网+”的新业态背景,综合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路径,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的创业人才重任.基于“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变革;从战略规划角度分析“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目标规划和功能规划;从应用层面系统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框架,包括创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块、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块、信息资讯与成果宣传模块、产学研合作与项目对接模块、师资建设与学生交流模块、创业教育服务保障模块.  相似文献   

4.
高校研究生的扩招为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 ,如何保证研究生“规模化生产”下的培养质量 ,如何在“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下达到个性化培养 ,就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为研究个案 ,介绍了该学院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培养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众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一核心两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一基础、两平台、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管理-制度-监督-评价”的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机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德育课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定探索与总结,认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关键是要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实、新、情、活、用”,从而增强教育实效,真正发挥高校德育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迎来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互联网+”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为解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从设置适应人才市场的教学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途径、融合互联网与会计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理论课堂和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针对“四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体系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探索了“四史”深度融入思政教学体系的原则、意义和路径,对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要课程。近年来,各高校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立足本校实际,遵循课程改革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指向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范式,切实增强立德树人成效。湖南工学院遵循“以学为中心”的理论逻辑和解决教学矛盾的现实指向,探索形成了“一体四翼+‘UGC’社区型模式+问题链式”的教学范式,凸显了导学融合、全过程成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鲜明特色,增强了立德树人成效,实现了教师团队素质的整体跃升。实践反思显示,学校仍可在专题教研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精简优化、教学参与的精细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以正确认识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为主线,分析了目前高校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结合教学实践,应用“教贵善导,学贵主动”的教学思想,探索出了“兴趣引导、问题引领和体验引悟”的教学策略,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和谐关系,使教学效果得以较大幅度提升,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够为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立德树人理念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构建思政课程时,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实践课程建设,立足“三全育人”角度,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的具体价值与现实困境,构建了“123”实践教学体系,为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互联网开始走向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创新,成为了各高校新时代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融合进行探究,通过解读“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解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分析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行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进而探索研究高校党建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开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管理学原理》在线教学活动中,笔者使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直播、社交网络等多种方式结合,展开了对在线教学的实践,在情感态度和知识掌握两个层面验证该过程实现了实质等效。基于该过程的教学经验,线上教学宜采用“SPOC+直播的实质等效线上教学模型”,教师应对线上教学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给予持续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驱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存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管理“互联网+”程度不高、“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等新问题。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应积极优化教育管理环境、加大教育管理投入、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以“互联网+”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硕—博贯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实践与探索。统筹推进本硕博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本硕博一体化”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需重点围绕“4+1”要素进行探究。其基本思路为:制定本硕博连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进行本硕博连贯的教学方法设计,充实本硕博连贯的教学内容,进行本硕博连贯的教学管理,构建本硕博一体的考核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筑牢学生信仰之魂、价值之魂、精神之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本—硕—博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具备“卓越实践、创新能力”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本文依托现有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优选教学资料、融合思政元素、科研反哺教学探索教学实践路径,建立生物技术制药沉浸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以期为各高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实践经验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亦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外语教育中课程教学长期受西方理论的负面影响,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教育普遍欠缺,因此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尤显重要。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外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语言本体知识教学中要遵循语言习得整体式融合原则,在语言本体治理和语言运用治理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外语课程+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能力,构建跨学科的“外语课程+课程思政”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群体系,引导学生成为本土现实自觉者,思政自我教育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校日常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红色文化植入进行实践,归纳总结出具有通用性的美育教学方法,主张将红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去,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植入大量红色文化创作实际典型案例。同时探索在互联网数字化内容充斥学生生活的背景下,利用“沉浸式”红色文化浸润来进行当代综合类大学学生美育的育人方式。最后从上海理工大学近5年的红色文化沉浸式美育实践探索取得的成就中,总结出教学教研方式理论,即以打造“课程教育+艺术浸润+红色文化+创新潜能激活”的综合类高校美育体系为目标的美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出现的理念和执行的错置、课程体系的分离、资源配置匮乏等问题,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困境。地方本科高校要围绕“融合”“贯通”和“协同”三个关键词,逐步建构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专业能力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各环节,并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0.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作为舞蹈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应多维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舞蹈专业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好专业课堂的“主渠道”,在专业教学的“主战场”上发挥着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本文为实现思政教育、本土文化、舞蹈教学三者有机融合统一,努力探索将肇庆文化中所包含的包公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等自身独属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充分发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思政功能,拓展舞蹈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