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张钢18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法国启蒙运动是这个时代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它直接影响并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使人类思想的变革逐步走向高潮。在法语中,启蒙(lumière)一词既有“光明”的意思,又用来指“伟人”,其复数则表示“智...  相似文献   

2.
启蒙,作为中国近现代崛起的文化范式,实质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与过程,它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进化息息相关.大众传媒与中国启蒙运动的关系经历了建构时代与解构时代的更迭.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行,大众媒介在对启蒙形成强大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它将迎来一个传媒英雄协同思想大师为主体、多向传播、多元共融的温和的启蒙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泛欧文化与思想解放运动。英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旨,符合启蒙的基本概念与精神实质。在启蒙时间的厘定上,十七世纪中期的英国就已经步入了明显而又深具自身特色的启蒙时代。这一历史现象得以生成,赖于英国此前业已形成的流动性社会分层结构、权力世俗化取向的政治传统、席卷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及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等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4.
对于传统信仰及其功能、组织的批判是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战斗无神论者们着力的重点。通过对启蒙人士批判宗教角度的逐一分析,揭示欧洲启蒙运动中这一批判的成果与意义,并以传统信仰方面的回应与发展为警示,省察新的理性与宽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欧洲的大学兴起于十二世纪,从开始起就与宗教 神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大学呈现出很强的国家和地区特色:英格兰和法国的大学与官方教会有着更密切的联系,不同程度地抵制、排挤甚至压制启蒙思想,由此也导致这些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知识界的领导地位;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些德意志邦国,在苏格兰,在尼德兰王国,在意大利半岛的一些王国,在俄国,大学在发展和传播启蒙观念上扮演着领导的角色,并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6.
作为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想事件,德国浪漫主义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本身与启蒙有着复杂的思想关联,既是一种"反启蒙运动"的主要形式,同时又延续了启蒙的基本观念,力图解决启蒙运动的危机,实现启蒙的自由平等理想。澄清浪漫主义与启蒙思想传统的思想关联,有助于真切理解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因为它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虽然两者的历史内容不尽相同,但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与崇尚理性的精神则是一致的。欧洲启蒙运动思想批判的锋芒是指向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的。宗教神学维护封建贵族专制与僧侣特权,并对人民实行精神蒙昧,因而启蒙主义思想家们视之为文化思想的毒瘤,并对之进行激烈的解剖与批判。这种批判是对中世纪文化传统之整体性的批判,诚如恩格斯所说是“非常革命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格的东…  相似文献   

8.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它的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治社会的建立而是市民社会的运行。在这一共同的思想主题下,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明确界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并对市民社会中的人性、道德规范、社会化机制、经济行为、政治法律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形成了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9.
苏格兰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苏格兰启蒙运动在20世纪的下半叶成为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题域。然而,无论是自然法研究传统,还是公民人文主义研究传统,抑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的"、"知识的"诠释方式,由于不同程度忽视了社会生活环境与思想的互动,都难以对苏格兰启蒙运动做整全性的解读。通过考察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可以逻辑地再现其思想与情境的互动:基于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苏格兰启蒙运动首先是一种生存论关怀;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其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资助、公共生活等生存情境深刻地影响着苏格兰启蒙运动之稳健、渐进、调适的思想取向。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政治思想中,卢梭与启蒙运动的关系问题是理解启蒙思想与卢梭思想的关键。卢梭在分享启蒙运动基本前提的同时批判了启蒙思想。卢梭与启蒙哲人在生存境况、知识与德性关联、宗教问题方面的交汇与分歧为我们提供了卢梭思想实质的重要面向。而卢梭对德性基础的追问使启蒙哲人的社会思想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从而为现代社会建立了不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摘要]文化乃制度之母。民主需要公民文化的支撑。培育公民文化的途径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启蒙运动。而启蒙运动能否成功地破除臣民文化而代之以公民文化,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公民文化思想成果,必须超过它想取代的臣民文化思想成果;另一个条件是,启蒙运动的持续时间必须足够持久,因为正如康德所言:“公众只能是缓慢地获得启蒙。”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从激进的思想文化革命到激进的政治革命,目的都在于推进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以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为主的思想文化革命,对推进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他们发起的文化与思想启蒙运动,很大程度上都作为维护共和政治或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手段,这种政治功利主义态度决定了其文化激进态度,尤其是全盘性反传统的激进态度。这种激烈的文化反叛,使其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因而也就失去了建构新文化秩序的基础,最终使民主与科学流于空洞的口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五四文化启蒙注入了新的现代性的内涵,但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急于在社会革命方面取得进展,对建构新文化秩序却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便注定了五四文化启蒙运动是一次未完成的启蒙。  相似文献   

13.
延安《解放日报》作为一种特殊的启蒙典范,是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启蒙话语以"革命"为话语导向,以政治启蒙、思想启蒙和科学启蒙为基本构成,并通过延安整风运动产生了特殊的话语变奏。延安《解放日报》的启蒙话语冲突和流变,凸显了中国启蒙运动和追求国家现代化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一些启蒙学者认为 ,对美洲征服促进了航海技术、造船业、制图业以及相关技术的飞速进步 ,加快了欧洲商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他们又认为 ,欧洲人带给美洲的是残酷与贪婪、奴隶与奴役、疾病与死亡 ,他们带回欧洲的是梅毒、黄金和白银 ,是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打不完的破坏性战争。美国革命胜利后 ,在欧洲激起了强烈反响 ,许多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有了新变化。他们认识到 ,美国革命可能预示着全人类的一个新起点。所以探索美洲早期移民的原因、过程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因发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因此又被称为"五四"启蒙。这场运动将以资本主义配置为典范的现代性观念广泛传播,但最终中国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文化心理上来看,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即"五四"青年传播的启蒙思想本身存在误读,混沌不明;近代中国的启蒙一直面临着"救国存亡"的压力,社会主义更好地回应了富国强民的需求;儒家传统文化作为群族心理和生活方式参与进现代性建构,影响着民众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新启蒙运动发生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的历史时期,基于抗战、救亡的目的,知识界对之前的五四启蒙运动及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与重估,彰显了一定的理性精神与文化自觉。新启蒙运动之"新",主要体现在对五四的继承与超越、对传统文化的重估以及新文化综合观三方面。虽然新启蒙运动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由于在运动中知识界积极倡导文化的民族性、启蒙的大众化与文化的综合观,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而且,在新启蒙运动中所确立起来的对待中西文化的立场、态度及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近代的启蒙运动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变革,对西方文化的排斥与借鉴的复杂矛盾情形中展开。印度近代的启蒙团体梵杜、圣社、青年孟加拉派、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穆斯林文学社、科学社等都表现了这样的特点。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印度近代启蒙文学不同于欧洲近代启蒙文学的进击性、哲理性和展望性,而是表现出柔弱性、政治性和回溯性的特征。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复兴是印度近代启蒙文学的基调,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使其带上近代色彩。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是拉美现代文学的奇观。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的“文本”,都是以拉美现实为“体”,以拉美民族文化意识为“魂”,以拉美神话叙事结构为“经”,以欧洲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纬”,交织、网罗、整合而成。其艺术张力不仅来自现实本身的神奇,而且来自艺术表现的神奇。魔幻现实主义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深化、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在启蒙运动与农民运动既相拮抗又相对流的历史总进程中,就地位之重要,影响之广大而言,恐伯没有一个人可以与毛泽东相媲。毛泽东既是启蒙运动造就的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又是二十年代以来席卷整个中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农民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他曾经努力将启蒙精神注入农民运动,又曾经试图用农民运动来改造启蒙。他一生的思想与实践,以及他所发动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的理论与现实,都常常胶结在这二者的冲突与互融之中。而这一切,又深深地根植于毛泽东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密不可分的、异常复杂的关系之中。因此对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题作专门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与活动,而且,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启蒙运动的现代命运。  相似文献   

20.
近代媒介与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 ,经历了传教士——维新士大夫——辛亥志士这一文化传播的三级跳过程。大众传播媒介的大众化、世俗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使得文化传播从特权阶层解放出来 ,出现了民间化的特点。文本创造者身份的普泛化、传播机制的市场化、文化接受的大众化 ,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晚清民初的教育改革、新式学堂的崛起、域外科学和自由主义文化思潮的传播 ,造就了一个新的知识群体 ,客观上构成了对旧的政治体制和封建文化的强大的批判力量和破坏性因素。伴随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 ,白话媒介空前活跃 ,反映了大众化、平民化、社会化的价值取向 ,打破了封建正统文化、精英文化的传统 ,导引和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