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近代中国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演进李坚近代中国思想史出现的大同社会理想为中国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前提,学术界对此做了比较充分的研究,阐明了其间的内在联系。可是唯物史观为中国人接受的思想理论前提何在却一直不大为人们提起,似乎唯物史观为...  相似文献   

2.
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酝酿着变革。洋务活动带来的有限开放, 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了解外部世界,而甲午战败宣告“中体西用”的破产,又使人感到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船舰枪炮,更在于经济、政治制度,于是产生了变法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化论是先进的中国人民开展解放斗争的主要理论武器,也是中国资产阶级进行哲学革命的根本思想。在戊戌时期,作为资产阶级著名的启蒙思想宣传家梁启超,先是信奉康有为的“三世”说历史进化论,后又通过严复的译著(主要是《天演论》),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进化史观,并认为中国的变法维新是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至1902年间,梁启超在日本由于广泛地接触到西方国家和日本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进步史学思想,他的进化史观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宣传的社会历史进化论,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无疑是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中国近代进化史观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本文试图对梁启超的进化史观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灵感问题,在中国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古代文论中所谓感兴、应感、兴会、兴来、兴起、神会、神来、神通、入神、灵光、灵气、灵机、顿悟等,与今天所说灵感的意思大体相近或相似。中国古代灵感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些论述精辟独到,很有中国特色。中国古代的灵感理论推进了人类对于灵感这一奇妙精神现象的认识,丰富了灵感理论的宝库。中国古代作家、理论家对于创作中的灵感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充分地肯定了灵感现象的存在,惊奇地赞美了灵感的神奇效能,并且对灵感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认识和探讨。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个较系统地谈到灵感现象的人,是西晋文学家陆机。他在《文赋》中写道:“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进化史观与民生史观不直接来自中国本土,而是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这种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代表了西方一种最进步的思想理论,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一部分先进的中国资产阶级学者接受了这种思想理论,创立了他们的进化史观与民生史观,并运用这种史观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出了他们"治世"的药方;这就是震撼大地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本文拟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如何用进化论思想开出他们"治世"之药方问题,作一个简略地分析,以就正于同人.  相似文献   

6.
辩学是中国古代以"辩"为研究对象、以辩的原则和方法为核心内容的思想理论。辩学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种论辩学。它的主要论题包括辩的实质、作用,辩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要求,辩的技巧、方法,对辩论谬误的分析,辩的胜负判定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同意“中国古代无逻辑论” ,主张“中国古代有逻辑论”。主要论证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及其特殊性、普遍性 ,及其与外国逻辑的相同点、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人事管理思想魏荣耀中国古代人事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选官制度、用人思想和领导者素质三个主要方面。一、中国古代选富制度利弊说进人封建社会以后,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军功爵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1.严重打击奴隶主...  相似文献   

9.
古代歌唱家的声乐实践包括教学和表演两个方面。不管是从教学还是从表演来看,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技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古代文献关于中国古代声乐技巧的记载和论述来看,国古代声乐技巧涉及到发声、作品处理、语言、戏曲表演等各个方面。其中戏曲演唱是中国古代声乐技巧最完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艺术灵感论吴建民灵感,是创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最为奇妙的心理现象,它以审美意象的高质量创造性和文思的极度丰富性而为历代艺术家所青睐。陆机《文赋》最早对灵感作了精彩描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由于专制统治的严重束缚,法理学不甚发达。但是在封建统治进一步巩固发展时期,伴随着封建法制渐趋完备和律学家的出现,一度盛行研究律学之风,却为我国古代律学教育、注释法学、比较法学之开创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律学家以解释、研究、应用律文为其专门职业,可称之为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早期注释  相似文献   

12.
把整个宇宙自然作为认识客体和研究对象,以探求其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就是自然哲学。古希腊的伊奥尼亚哲学及后来的原子论,就是人们认为的典型的自然哲学。中国古代有没有自然哲学,哲学史界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世纪以来,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以国家的治乱兴衰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是社会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因此,中国古代不存在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起系统化、逻辑化的像伊奥尼亚学派那样纯粹的自然哲学,也缺少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相似文献   

13.
植基于中国哲学的古代谋略,由于完满地达成了哲理与实践、得之于己与用之于世之间的结合,一方面推进了哲学对现实的影响,使哲学观点借助事例和经验教训渗透到民众的人生态度之中;另一方面又以丰富的实践事例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资料素材。古代谋略在解决人间难题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陪都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陪都现象。陪都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但是比较正规的陪都始于西周。周武王建立了以镐为京的地域辽阔的大帝国,为了统治辽阔的东方,兴建东都成周洛邑,这是中国陪都制度之始。直至清代,陪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种意义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5.
宗白华说:“静穆的观照和生命的飞跃是中国艺术的两元。”静穆的观照也就是虚静心态的形成。艺术中的虚静不是绝然的空洞死寂,如佛家四大皆空、玄学意在玄远,它要在飘逸的用思中创造艺术的华章佳作,故此必由虚静上升到生命的飞跃,共感则是这种生命飞跃的最典型体现。共感也就是审美体验中的物我互观运动,是审美体验的核心地带。它的根本特征是物我之间的互相逗发、交相感会,随着我中物、物中我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物我大融合。古代美学对此有极丰富的论述,本文仅对这一理论的基本形态作一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法律教育是中华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主刑辅"的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的封建社会,它塑造了传统法律的精神,支持着中华法系的延续。中国古代法律教育体制无论在教育途径、方式,还是在教育内容、目的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论述中国古代赏罚论思想的文章。内容分三部分:一、简要阐明了中国古代赏罚思想的产生和由来;二、论述必须实行赏罚的重要性,表现为弘扬正气、抑止邪恶、治国安邦、令行禁止、振奋军威、激励进取等六个方面;三、从赏罚勿私、赏罚务速、赏罚必信、赏罚得当、重赏轻罚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实行赏罚的正确思想准则。  相似文献   

18.
19.
经验思维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思维样式,对于它的研究尚很不够。本文打算作一点尝试,对其覆盖面作一初步估计,对其基本特征作一大略描述,对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形态作一扼要分析。本文主要是对秦汉以前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诚信概念一开始就是在政治和行政语境下使用的。先秦思孟学派开启了人何以有诚信与人何以能诚信问题的探讨,由此奠定了尔后思想家关于行政诚信根据问题的思考方向。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识到诚信在行政中的作用,并建立了以君和臣为主体的诚信关系体系,确立了道德诚信为主、制度诚信为辅的行政诚信保障机制。中国古代行政诚信的理论和经验是中国当前行政诚信建设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