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对填充氧化铈的硫化天然橡胶在80℃、90℃、100℃下进行高温老化,并对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以扯断伸长率变化值作为性能指标,利用Arrhenius方程进行贮存寿命预测。结果显示,三种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都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且氧化铈的加入使得硫化天然橡胶的扯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氧化铈可以提高硫化天然橡胶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硅(Si)、天然石墨(NG)和蔗糖为前驱体通过球磨和裂解制备了具有壳核结构的碳硅复合材料(Si/NG/DC).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结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Si/NG/D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它的最高可逆容量达730 mA·h·g-1,在测试的45个循环中,从第二个循环开始,容量没有出现明显衰退.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Si/NG/DC导电性的提高和电极结构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其电化学性能改善的因为.  相似文献   

3.
选用WC、(W,Ti)C、TaC和Co粉配制WC-16TiC-4TaC-9Co合金混合料,经球磨后压制压坯,在1 410℃、1 430℃和1 450℃温度下真空烧结.测试烧结试样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合金晶粒尺寸明显长大.1 450 ℃真空烧结的试样综合性能较好,WC平均尺寸为0.7μm,(W,Ti,Ta)C平均尺寸为3 μm.  相似文献   

4.
三元正极材料(NMC=Ni,Mn,Co)与LiMnO_2混合优化后,制备了额定容量为17. 1 A·h的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并对其进行了标准充放电、倍率、高低温、不同工况及老化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充放电平台比未经LiMnO_2优化的电池高0. 11 V,表现出优异的大倍率和高低温性能,在GB/T31484及新欧洲应力测试工况(DST)下均有良好的使用性及动态特性,并且在老化试验中展现出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放电平台保持特性; 1/3C倍率放电中压为3. 76 V,明显高于纯相NMC材料(3. 65 V); 0. 9 C及1. 8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0. 3C倍率下放电容量的99. 3%及98%;在40℃及-20℃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5℃下的89. 7%及101. 0%; 1 C倍率下经过50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高于92%。  相似文献   

5.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为固化剂,通过插层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根据样品在丙酮中的溶胀度,确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蒙脱土含量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蒙脱土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氧气透过系数,并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蒙脱土的含量较低时,可以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环氧树脂与蒙脱土复合后,阻隔性能大幅提高;蒙脱土的加入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氧化还原法以Bi纳米球和KMn O4为反应物制备BiOCl/MnO_x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探究复合材料BiOCl/MnO_x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iOCl/MnO_x复合材料由纳米片组装的小球和不规则的片状物组成.随着KMnO_4用量的增加,BiOCl/MnO_x复合材料中不规则的片状物逐渐减少,规则的自组装小球状结构逐渐增多,形貌和尺寸变得比较均匀单一,复合材料的锂离子存储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变好.  相似文献   

7.
用碳纳米管(CNT)填充硅橡胶制备了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急剧下降,当wCNT=0.075时,电阻率下降了约10个数量级。随着拉力增大,复合材料的力敏效应增大。复合材料存在明显的弛豫现象:拉力越大,电阻率的弛豫时间越长;碳纳米管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弛豫现象越不明显,可以用R(t)=(R0-R∞)exp(t/τ)+R∞来描述复合材料的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对照(正常组)和2型糖尿病(DM2组)为研究对象,再将2型糖尿病组按体质量指数(BMI)<25的分为DM2a组,≥25的分为DM2b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的TNF-α水平并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TNF-α为(1.09±0.52)ng/ml,DM2a组为(2.01±0.61)ng/ml,比正常组升高(P<0.05);DM2b组为(2.49±0.77)ng/ml,与正常组比显著升高(P<0.01),与DM2a组比,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并与肥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压器作为智能电网中结构最复杂的电气设备,其事故率高、故障影响明显,对相关绝缘油净化技术提出了高要求。为此,通过改变纺丝电压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溶液浓度来提高PVDF纳米纤维的绝缘油净化性能。使用不同浓度的PVDF/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在不同电压下进行静电纺丝。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随着PVDF浓度的增加,PVDF纳米纤维中的α相逐渐减少,β相含量增加;纺丝电压从16kV增至20 kV时,纳米纤维直径减小,分布均匀,当纺丝电压超过20 kV时纤维直径变化趋势相反。在纺丝电压为20 kV和溶液浓度为14%(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备的PVDF纳米纤维可将老化油的工频击穿电压提高52.5%,相对介电常数εr和损耗因子tanδ明显降低,接近新油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电纺PVDF纳米纤维对老化绝缘油具有良好的净化性能,纺丝电压和溶液浓度是优化PVDF纳米纤维净化绝缘油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游离脂肪酶催化稳定性低、难以回收等缺陷,以不同比例的壳聚糖/膨润土复合载体负载脂肪酶,以提高脂肪酶在橄榄油水解中的催化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各种壳聚糖/膨润土固定化脂肪酶对橄榄油水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0%(CB-10)时,脂肪酶的负载量达到最高(92.1%),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为0.56 U/mg,连续反应5批次后,固定化酶的剩余活性为初始值的68.2%,显示了较好的催化稳定性.该研究结果说明,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较好地兼顾了无机材料的结构刚性和天然高分子物质的生物相容性,是固定化酶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1.
以原料丰富、成本低并且催化性能优异的析氢(HER)催化剂代替贵金属Pt基催化剂,并应用于电催化分解水具有重要意义.以仲钼酸铵((NH_4)_6Mo_7O_24·4H_2O)、硫脲(H_2NCSNH_2)、泡沫镍(Ni Foam)以及盐酸羟胺(NH_2OH·HCl)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花状MoS_2材料,并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垂直生长了层状及类花状结构的二硫化钼(MoS_2),合成了MoS_2/Ni Foam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分析.在1M KOH中对MoS_2/Ni Foam复合材料进行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Ni Foam,MoS_2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电耦合以及暴露于表面的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使得MoS_2/Ni Foam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并明显优于单相MoS_2纳米材料,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析氢过电位仅为118 mV,经过200 h连续电解仍能保持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IR)、乌氏黏度计表征了该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特性黏度,并测定其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性能.实验表明,PET/SiO2/TiO2体系中存在Si-O-Ti键,并与PET基体作用形成PET/SiO2/TiO2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特性黏度随体系中SiO2-TiO2含量增加而降低;在紫外光下,SiO2和TiO2纳米颗粒的引入可有效地提高PET的光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苯乙烯(PS)是现代塑料工业中的重要材料,具有成型性好、电绝缘性优良、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质脆、冲击强度不高、耐热性能差等缺陷。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利用纳米材料的超微尺寸和表面活性效应对PS进行改性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PS的强度、韧性、耐老化性能、耐热性能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对PS的改性方法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结构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含氟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无规-丙烯腈)-嵌段-聚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PSAN-b-PFOMA)。并以此共聚物为稳定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介质中采用原位分散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PSAN/OMMT)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失重分析(TGA)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PSAN相比,PSAN/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通过调节蒙脱土的含量,可以制备形态结构不同的PSAN/OMMT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在蒙脱土质量分数为0.05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稳定力学性能,避免发生失效,课题组通过粉末冶金法和搅拌铸造法分别制备了6061Al合金和碳化硼(B4C)质量分数为10%的B4C/6061Al铝基复合材料,然后通过T6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535 ℃保温5 h后温水淬,165 ℃时效4.5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2种材料的微观组织形态,并运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6061Al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204和210 MPa;而经过热处理的B4C/6061Al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221和246 MPa,相对于热处理前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66%和62%,但热处理对2种材料的延伸率影响不明显。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断裂形态显示出6061Al合金的延性断裂,基体与碳化硼颗粒之间存在界面脱粘以及颗粒产生的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柠檬酸为碳掺杂剂,通过高温固相反应于不同煅烧温度(500℃~800℃)下合成LiFePO4/C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表明:通过碳掺杂可有效地提高磷酸铁锂的电性能.在700℃下煅烧所得样品具有最高放电比容量,以0.2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8.6mAh/g,以2.0C倍率放电,其放电比容量为117.2mAh/g.且该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热处理对碳化硼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B4C/6061Al)性能的影响,课题组选择体积分数分别为100%,175%,250%和310%的B4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535 ℃保温50 h后温水淬,165 ℃时效45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态,并运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4C体积分数的增加,B4C颗粒呈现聚集、破碎和剥落现象;热处理后的B4C/6061Al 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着B4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升,延伸率随B4C体积分数的增加则呈下降的趋势。B4C体积分数为100%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是2208和2460 MPa,延伸率为1176%;当B4C体积分数增加至310%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3302和3583 MPa,延伸率为218%。热处理之后,复合材料发生了动态再结晶,B4C增强颗粒周围出现高位错密度区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喷丸能量密度和喷丸搭接率等工艺参数对304不锈铜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喷丸冲击强化的方 法,用X射线衍射方法检测了试样表层的相组成,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试样表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304不锈铜经 过激光喷丸处理后,表层组织没有发生明显的马氏体相变,表层硬度得到提高,随着喷丸能量密度和搭接率的增加,表层 硬度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 C)和肽素(CPP)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均行冠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冠脉正常组(DM1)和冠脉病变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脉病变组分三个亚组:DM2组(0分Gensini评分20分),DM3组(20≤Gensini评分≤40分),DM4组(Gensini评分 40分)。各组均检测血胱抑素C和血和肽素水平。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四组间血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ys C,C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各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3)Cys C,CCP,Hb A1c与冠状动脉狭窄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DM血Cys C,CC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老年T2DM患者发生冠脉病变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制的液晶聚合物(LCP)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利用冲击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增韧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分析,并研究了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CP的加入会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韧性变好,当LCP质量分数为5%时,其冲击强度相比不添加LCP的复合材料时提高了88.3%;LCP的加入在降低储能模量的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失重温度也有所提高;LCP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冲击断口变得粗糙,有利于吸收冲击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