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瑞兆 《求是学刊》2006,33(6):123-128
文章从皇家藏书、学校藏书、寺院藏书、道观藏书、私家藏书等五个方面考察了金代藏书状况及其意义,金代藏书活动广泛而又持久,既与当时雕版印刷的繁荣相关,又与当时文化教育的发达相适应。这表明了女真入主中原后对文献典籍的重视,反映出一代藏书风尚形成的内在原因,加速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莫俊 《新华文摘》2022,(3):154-155
钤印于书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特色传统,其贯穿于古籍生成、流播、收藏与传承过程中并绵延至今. 多学科互动藏书印整理的学术价值 藏书印是以印章为载体的特殊文献类型,是印章艺术与古籍鉴藏相结合的产物,内容涉及文献刊印、传抄、鉴藏、传承和人物生平事迹等史料,形式则包含篆刻和古文字的资料价值.藏书印的实物大都随历史变迁而消亡,但其印...  相似文献   

3.
谢海林 《阅江学刊》2011,3(4):115-120
清代宋诗选本的地域性特征尤为明显,编选、校勘者多为江南人,辑撰、刊刻、流播地也多在江南,这不仅与江南丰裕的经济有关,还与其尚文好诗的诗性文化有关。江南宏富的私家藏书也为清人编撰宋诗选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4.
田杜国 《社科纵横》2023,(3):100-105
在法家、儒家、朱子理学等众多思想的影响下,“以法为教”“应合经义”“奉法循理”“一准乎礼”“以严为本”“严格解释”的中国古代刑法解释原则相继被确立起来,中国古代刑法解释权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官方释律的独占地位日渐式微,带有学理解释性质的私家释律先后经历了禁锢、解封、发展、兴盛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在刑法解释方法的层面上,除了扩大解释、限缩解释、类推解释、当然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等具体的刑法解释方法被广泛地加以使用之外,经义训诂、连事比附、辩名析理、成案解释等众多中国古代特有的刑法解释方法也被创制出来,并在中国古代刑法解释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红  李笔浪 《唐都学刊》2011,27(4):30-34
两汉中枢藏书史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藏书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着两汉政权相继建立、巩固和藏书业的发达成长,势必积极创造条件对图籍予以重视和爱护,藏书机构和典藏处所也就应运而生了。当然,其中难免厄运丛生,即使在秦末、王莽、董卓一时战火动荡的年代,有志之士也并未忽视图籍存在的价值与地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征集、保护和研究体制,这是讨论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大连图书馆“大谷文库”藏书初探大连图书馆韩俊英大连图书馆收藏了原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连图书馆"的藏书。满铁大连图书馆曾是日本在中国大陆设置的最大的图书、情报、资料中心,在"满铁王国"雄厚的财力、物力支持下,该馆很快在世界和中国各地建立了一个庞大...  相似文献   

7.
开私家游艇,和心爱的人一起海上“兜风”这感觉肯定是爽呆了,难怪5月1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4天时间竟吸引了3万市民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科学院图书馆将于2 0 0 4年9月2 5~2 6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第4届“俄罗斯图书”国际科学大会。会议期间将召开7个分组会:(1)古代手写书和古旧书;(2 )俄罗斯图书馆学史;(3)图书出版与图书宣传;(4)私人藏书与社会科学图书馆;(5 )图书与社会;(6 )国际图书联络;(7)古代手写书和古旧书的保管问题。通信地址:1990 34,г.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Биржеваялиния,1,БиблиотекаРоссийскойАкадемиинаук,Сектористориикниги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相似文献   

9.
董惠民 《浙江学刊》2004,(5):197-199
陆心源、刘承干和蒋汝藻是清末民初湖州三大藏书家,也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藏书家.他们以为官经商积累的资产,修建藏书楼,收藏了大量珍稀古籍.他们充分利用所藏,刊刻许多精籍善本,同时进行学术研究,为中国近代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小贡献.但是,由于他们身处的时代对文化的阻碍与破坏,使他们的藏书先后散失,留下了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沉痛一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锴 《浙江学刊》2006,(3):165-168
本文对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规律性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为从中国古代廉政概念的涵义中引申其内在要求;从中国古代廉政举措的本质出发阐述其表现形式;从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总体特征探索其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曹金发 《求是学刊》2013,40(4):172-176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正是秉承上述学术取向,张金吾在目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书目文献资料,还创新体例,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目录学著述。这些学术成就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背后,有一个在文化整体系统中起着核心利主导作用的东西,即中国古代的三种哲学文化———儒、道、释;它们以其培植的民族情感方式,影响了中国文人,并进而影响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现方式,导致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哲学义理和审美体验上的高度统一这一极为本质的特征,从而使中国古代诗歌带着与生俱来的或儒或道或释的文化特征。因而,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就是在这三种哲学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审美趣味。是故,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视角,亦可将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儒、道、释三家———当然,此处仅就文人诗而言。  相似文献   

13.
藏书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之一,尤其是浙江,自宋以来源远流长,著名藏书家、藏书楼迭出。至本世纪初,全国藏书楼以收藏之富称,有四家并列,即是湖州陆心源的宋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山东聊城杨绍和的海源阁和江苏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然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从湖州传出了一个足使中国学术界,藏书界感到震撼的消息:宋楼全部藏书以十一万八千元之价售与日本岩崎男爵的静嘉堂文库。对于宋楼藏书的“舶载以东”一事,汾阳王仪通曾有诗十二通记其事,其十一云;“三岛于今有酉山,海涛东去待西还。愁闻白发谈天空,望赎文姬返汉关。”藏书家董康闻知此讯后初颇感疑,后经证实确有其事,十分痛心地说:“按陆氏《藏书志》(顾注:指《宋楼藏书志》)所收,俱汪浙诸名家旧本,古芬未坠。异域言也,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都也。为太息累目。”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宋楼藏书虽然东流入静嘉堂文库已经88年,但影响至今犹在。对于宋楼藏书之价值、出售经过与原因等有探讨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上古明堂形制与中国上古文化有一种十分有趣而奇妙的同构关系.随着“明堂──暗室──铁屋子”的发展演化,中国文化也经过了由上古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可以说,上古明堂形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型表象,中国古代文化是对上古明堂形制的扩展演化。这是一个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新视角,也是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王雅林  高凤清 《学术交流》2007,(12):141-146
从古代政治文化体制的绵绵沿革透视我国经济管理的特质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附着于封建社会政治与伦理的理念。传统宗法制度和儒家伦理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的建构,为农耕经济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人"经国济民"或称"经国济世"的管理思想和携带着天然的弃私性;求均意识限制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形成;重农抑商的政策及重义轻利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制约经济发展与高效管理的障碍。这些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合而为一的形态表现。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形态,托体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用今人的价值观念去品鉴古人的经济管理意识,目的是从中获取睿智的思想源泉,加深对中国经济管理思想独特性的探讨,为凝缩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陕西古代教育史研究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世民  郝雁丽 《唐都学刊》2004,20(1):154-158
陕西古代教育史研究 ,对于发掘和继承我省古代灿烂的教育遗产与资源 ,丰富与完善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内容与体系 ,构建陕西古代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框架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价值。因此 ,在理论思维和认识方法上 ,科学而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陕西古代教育志与陕西古代教育史、陕西古代教育地方教育史与中国古代教育通史、陕西古代的中央官学与地方教育之间的脉承关系及其学术追求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史学家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工作。他们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学术论著。下面根据现有资料对此作一简要介绍。关于中国古代史下限的探讨这个问题,一直是日本史学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等人认为,中国古代史的下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夏太生自然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最重要的表现题材,在古代旅游文学作品中,用墨最多的是对自然的描写与反映。这种对自然美的发掘与发现,使中国古代旅游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明显的中国特色。历代旅游文学作家作品中所反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学者对我国古代逻辑的研究比较重视。除有关逻辑史、哲学史著作以相当篇幅介绍中国古代逻辑以外,还出版了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专著。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时,常把它同印度和西方的逻辑学说加以比较,从而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性质和特点。他们在研究中,除运用传统逻辑观点外,还常用现代符号学的  相似文献   

20.
江湄 《学习与探索》2007,(4):216-219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