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探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贡献有着重大的意义.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艰辛曲折,后30年进入了新境界,整体而言,其重大贡献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而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是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60年,也是各项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的60年.收入分配领域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文章分三个阶段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共分配思想和政策的发展,结合分配思想和政策演变的轨迹,得出了三方面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现代国家构建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发展的两条主线,它们共同构成了政治发展的双重逻辑.国家构建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成为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三位一体的过程.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主导着国家构建的步伐与格局;同时,中国国家构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时期,一直努力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理念,指引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历程,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既有对之前成功经验的继承,又有立足时代的实践创新。新发展理念更是我们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我国各方面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今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大任务,正在努力实践着第二大任务.而第二大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第60个年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勇前进。60年沧桑建国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同时,60年建设发展历程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努力奋斗、艰辛探索,不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既有近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曲折探索的历程,也有30余年开辟和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历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现代化,这是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趋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振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投资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主要经验有:适时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政策.加强投资调控能力;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今后一个时期,投资建设必须适应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步骤及措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投资战略方向,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投资的调控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庆社会科学》2009,(5):159-160
一个曾经一穷二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在60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新中国60华诞之际,人们的思索越来越清晰地汇聚成一个鲜明答案:新中国60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它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繁荣发展中国,是被历史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由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并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创新理论,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诉求。它在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反映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其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它的确立对丰富和完善党的执政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伟大的思想武器,它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与运用.它精准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深刻、复杂的联系,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化解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以确保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做新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追求,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奋斗,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夙愿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包含着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近代以来就已经开启的“中国梦”,在今天被从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提出来,形成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在改革开放已经行进了三十几年的今天,“中国梦”的实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是可以期待的了。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提,使“中国梦”具有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支撑。“中国梦”的合规律性,具体体现为它在性质上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在方向上符合历史前进的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最终体现在它的实现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合规律性使“中国梦”从根本上具有了科学性。而“中国梦”的合目的性,则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着合理的计划性,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它可以指导人积极地行动。合目的性赋予了“中国梦”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更加注重务实性、充分体现包容性、融入空前的超越性、涵盖鲜明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本质属性,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党总是根据中国的国情顺应形势的发展 ,将阶段性的发展战略同党的最高纲领统一起来 ,提出具体的奋斗目标。通过回顾我们党曾提出和实施过的发展战略 ,阐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艳萍 《阴山学刊》2009,22(1):105-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个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它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严整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一体系的科学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品格特征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在我党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之中形成,是在我党的领导下,通过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而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殊要求,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国家发展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文明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态。它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着重大区别,具有强大的现实优越性。一方面,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从国内外实际出发论证了一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选择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优越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另一方面,它既创新了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又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阐释了世界文明发展样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分析当前西方国家发展内外困境的同时,牢固树立了“人本”、“和谐”的执政理念,为世界各国文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因而优越于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