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通常情形,成为了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创作名家变成了文化明星,文学名作变成了市场精品,欣赏张爱玲变成了消费张爱玲。过渡“消费”张爱玲的结果,是张爱玲被平面化、庸俗化。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描绘的日常生活图景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它获得了一种本体论上的含义。张爱玲标举她独特的以俗人为本的哲学,描绘了各式俗人在乱世中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境遇而进行的漫长奋斗。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文学被升华为哲学,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张爱玲的文本所摄取的社会图景无疑比以往任何作家都要宽广得多,它是一幅斑驳宏阔的社会生活全景图,张爱玲的感性分析,为她的都市书写增加了表达的深刻性与穿透性。原本芜杂的都市生态,经过张爱玲的整合与分析,显得愈加清晰和透彻,使得都市文化内核特征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关系。语言符号成为了文化符号的一部分,同时新的语言词汇的出现以及被社会的认可,也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传承中完成的,每一个时代语言符号都标识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本文主要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越来越被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所渗透,并逐渐呈现为一种文化意义的消费.文化消费承栽着社会意识形态功能.一方面它重新塑造着社会需要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又制造了物的新的意义和价值,保证社会制度的延续和创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对大众的影响能够渗透到一切领域中.文化消费的意识形态充分重视人的情感体验,并对消费者产生长期的、积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船山崇祀与近代湖湘地方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是与湘人有意识建构地方文化的努力分不开的.王夫之作为可资利用的地方先贤和学术偶像,受到湘人的极大关注与推崇,通过刊印遗书、讲求船山学说,崇祀为地方偶像,并最终将其列入文庙祀典,船山思想内涵得以光大,并作为地方文化建构的有利质素,逐渐融入湖湘文化精神中,成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船山崇祀作为地域社会建构自身文化体系和象征系统的一种话语,极大地促成了湖湘文化在近代的辉煌和成功.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其中,荆州诗歌尤为突出,"渚宫"这一景观入诗达40余次。"渚宫"入诗的过程,其含义从唐渚宫、楚别宫逐渐过度为荆州(江陵)的代名词,是由"地标性"建筑逐渐"地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实指向虚指的转变则是地理符号向文化符号转变的过程,也是楚荆州这一城市文化记忆被发现、被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异文化总是令人产生各种神秘联想,它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寻异猎奇的心理。因此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各种民俗习惯成为一种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商品,民俗文化符号的传统象征意义消解,而被赋予了更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化社会与消费赋权的时代,偶像产业的生产文本从文化文本逐渐偏转至关注个人价值的社会资本类文本。偶像产业注重建构价值引导力,并被期待能够更多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进而作为文化治理推进的基础之一。偶像产业的主要行动者在社群自治与社会共治两个层面上,通过互动、沟通与协商以及制衡,不断达成社会共识、革新社会文化观念,其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主体性在郁达夫、林语堂的眼里是"个性"或"性灵",而在张爱玲的散文世界里则是与伦常日用密切关联的"俗"身。在散文中,她对日常生活审美性的把握,对冷暖人生的特别体悟,透出一股结结实实的生活气息。张爱玲的散文是关于生活真实和灵魂真实的记载,展示了多重文化角色冲突、挤兑中的张爱玲的复杂性。被"言说"的角色,反倒被生活的真实角色所消解——这是张爱玲散文创作给我们留下的复杂感喟。张爱玲在她的散文中宣泄其反叛情绪,而这种反叛锋芒莫不在现代和传统的对立中被耗散。接连不断的"思想出轨"和最终却还是回归到传统的悖性,构成了张爱玲悲剧的独特性。这也是张爱玲散文在与其小说对读中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把象征与符号对立起来,我们在学理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把象征纳入符号的范畴,并指出影视明星恰恰是象征符号.这里,我们将进一步论证影视明星是一种特殊的形象符号--偶像符号.因此,应该说影视明星是象征性的偶像符号.  相似文献   

11.
异文化总是令人产生各种神秘联想,它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寻异猎奇的心理。因此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各种民俗习惯成为一种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商品,民俗文化符号的传统象征意义消解,而被赋予了更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2.
符号作为一种象征物、一种载体,代表着文化的外在表征,也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等内在理念。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其特有的符号或符号系统所阐释的。地区生态文化的建设,需要认真分析地区生态文化符号的价值及其构成要素,建构其独特的生态符号和符号系统,从而实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场域中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意系统,它被赋予了许多独特、深层的象征意义,成为显示民族文化特殊性的表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蕴含了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前提要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族文化符号内在的意义被消解、变形,并受到西方文化符号的冲击,为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生成、强化、传递和保存民族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词语“铁人”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人"不仅是拼搏奉献的大庆石油工人的代表,同时也固化成一种文化符号.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符号的流转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从而产生了同一能指"铁人"下的不同所指,进而逐渐成为大庆地域文化史的构成要素.对"铁人"这一关键词内涵的由来、衍生、符号化以及它的价值拓展的文化阐释和溯源性考察,可以使阅史者观照出大庆这座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透视铁人精神、铁人文化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5.
符号·文化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的特性。同时,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所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是在本族语和本族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另一种文化系统下语言符号的掌握.从而能够解决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问题。本文拟就英汉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礼仪符号在其文化背景下的一些差异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语言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在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内被定位,相应的信息通过一个语言符号体系被传递的过程.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先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得到定位,才能产生一定的信息.这样语言符号体系才能被使用,产生的信息才能被传递.语言符号体系所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取决于接受方是否处在同一个社会文化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梅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名花之一,素以傲雪凌霜,一树独先天下春的高贵品质而倍受人们所喜爱。自古以来,人们在植梅、咏梅、赏梅、画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梅文化。在梅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梅作为一种客体对象,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先后经历了功能符号、情感符号、象征符号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意味着人们对梅花已由用到色,由实到花,逐渐确立了其客体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图像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主要是通过符号的图像化、文化的图像化和图像的形象化来体现的。毛泽东形象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化。在今天这个图像的时代,毛泽东形象是新的中国文化符号,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象征,代表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醒、自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的他者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结构性问题。传统文化的他者化现象在媒介中主要以两种途径进行:一是边缘化,即体现为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都市/乡村文化等符号歧视;一是制度化,收编富有意识形态潜能的民间文化,使其进行"跨域"意指作用,并最终被制度化。因此,厘清传统文化符号的本体论思维和让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性实践的方法论路径,是实现传统文化的去"他者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服装这一符号系统彼此进行了解与沟通。服装是人的性别、年龄的符号,是显示人的身份地位的符号,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符号。服装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发展的、流动的、民族的、国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