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的“顿”和“读”是马建忠句读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对此,前辈和时贤已有论述。其中有些分析精辟中肯,有些意见我们则不敢苟同。本文不揣浅陋,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一)“顿”在《文通》中是不是含义单一的概念;(二)“顿”和“读”是不是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概念;(三)对“顿”“读”理论该如何评价。 《文通》的“顿”和“读”不是含义单一的概念 1.○“顿”实际含义的双重性 《文通》“顿”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说法不一。林玉山同志认为是《文通》中组成句子的  相似文献   

2.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它借鉴拉丁语法的框架,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入手,对古汉语语法进行了全面描写。其语法思想,特别是关于句读的精辟论述,多有创见,对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领会《文通》句读论的深刻内涵,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结构上,《文通》可分为两大部分:字类和句读,即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在《例言》中马氏曰:“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唯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可见,《文通》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论字类,完全是为论述句读服务的,句读问题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王海在《<马氏文通>评述》中说:“《文通》讲句读,犯了术语不够用,问题说不清的毛病。”又说:“《文通》仅仅依靠‘句’和‘读’这两个术语,怎么能不左支右细,没法把问题说清楚呢?”这些话使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马氏文通》论句读,真的就只有“两个术语”,且“不够用”吗?同时也使我们觉得,对《马氏文通》的句及论句术语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很有必要。查《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书后“词语索引”,得“句、叠句、排句、起句、结句、两商之句、反正之句”等术语1五个。查《马氏文通读本》之“词语索引”,…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类等内容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句”和...  相似文献   

5.
试谈《马氏文通》的变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0.1 变换分析是语法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传统语法就常常用到它,比如讲主动句变成被动句,陈述句变成疑问句,就是变换分析。这种方法方兴未艾,现代语言学中的不少语法学派,都运用到这种方法,尽管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和含义与传统语法不一样。 0.2 马建忠作《马氏文通》(以下皆称《文通》),也运用了变换分析这一方法。《文通》中的变换分析,不是表现在《文通》对它作了大段的详细的阐述和推演,而  相似文献   

6.
谈《马氏文通》的句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句读是《马氏文通》的主旨。马氏在例言中说: “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唯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可见,《文通》用九卷的篇幅论字、  相似文献   

7.
<正>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最早制定划分词类标准的是一八九八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在此之前,人们虽对汉语的词类有些零碎的研究,但都没有对词类进行完整的分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较为全面的划分词类的标准。《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说:“夫字类与句读,古无论及者。”而《文通》能够明确地提出划分词类的标准,这在汉语语法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它为汉语的语法研究、发展,开创了道路。《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从不自觉地研究进入自觉地研究时期。  相似文献   

8.
多数学者认为,《马氏文通》读理论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这正是其重重矛盾的根源。其实读的中西方色彩在马氏的体系里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除去极少数特例,马氏语法系统中的读都是有起词的,所以读一定是个句子形式;"读"作为句法层面的概念,主要来源于西方语言的各种子句,包括subordination和hypotaxis,换个角度看,包括时态从句、非时态从句和小小句。读应定义为不独立的子句,它与句的界限在于[±独立]。在此特征上句读差别具有相对性,所以句、读都是原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y);读与单个词或者短语的界限虽不明晰,但能在连动结构中得到区分。如此重新认识了读的内涵和外延之后,前辈学者指出的句读论的矛盾大多也就涣然冰释了。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中的“顿”和“读”一向为人误解为含义不清、内容混乱的两个术语。本文通过对《句读卷》中“顿”“读”例句的分析,发现“顿”“读”有作为“诵读单位”和“语法单位”的两个含义。从语法作用来说,“顿”和“读”是互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从而揭示了《马氏文通》由字─—“顿”和“读”─—句构成的三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句”、“读”二字的意义进行了溯源,认为:今“句”义是由古“句(鉤)”派生出来的;通过对《辞源》所列与“句读”同义的词进行了分析,认为今“读”音义源于诵书时声气的稽止,实与“逗”相通,故又为“句投”、“句度”,因声气的稽止停留客观上造成了文章整体截断为部分,故“句读”又为“句断”、“句绝”。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非常重视区别"读"和"句",反复进行论说,还先后对17个段落和3篇短文进行"读"和"句"的分析,示范"读"句"区别,很费了一番气力。后人批评《马氏文通》"读"句"界限不清,其实只是一种误解。关键在于"读"与"句"在结构上相同,只在语气上有区别,而语气是不怎么容易分辨的。不过,仔细领会《马氏文通》区分"读"与"句"的理论,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学者对"连"字句的描述是:对"连"和"也/都"中间的成分进行强调,[1]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连"字句还应该对所强调部分--"极端项"关涉的序列进行关照,这是由"连"字句周遍性语义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有学者认为"竖"的本义是"竖立",作为詈语的"竖"源自其"僮仆"义,"僮仆"义则因其声符"豆"之"小"义而得。通过考察文献用例和分析字形可知:"竖立"是"竖"的假借义,其本义是"僮仆",该义源于"臤","臤"又得义于表示战俘义的"臣"字。  相似文献   

14.
"廉"侧重于正直,"洁"侧重于不贪,合称则是指人的正直而不贪的高尚德行。《道德经》提出了"廉而不刿"的命题,并指出以"无私"、"不争"、"不以兵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以正治国"等重要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洁"主要是指不贪财色功名以洁身自好,要做到这一点,《道德经》指出应"功成身退"、"不贵难得之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等。《道德经》"廉洁"思想是以其"道"论为核心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5.
《窦娥冤》《桃花扇》等剧具有双重结构,中国古代大多数悲剧作品的悲剧性和深层结构具有很多的共性,其“悲剧原型”是各个悲剧的深层主题,它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中国古代的悲剧意识是由既定的信念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引起的,中国古代悲剧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德悲剧。文章从此出发,讨论了中国古代悲剧意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简单化理解,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始终饱受误解和质疑。与自然法相比,法律实证主义关注的重心发生了“位移”:前者关注的是法律“是”什么的定义问题,而后者关注的是法的实效层面的对策、策略问题。通过对“恶法非法”及与之关联的“恶法亦法”命题的分析,指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都具有两面性,二者的差别应当在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上理解,而不应简单理解为本体论上的对立。就此来说,法律实证主义的考虑可能更为周全、稳妥。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8.
对湖南益阳方言"听"的连词用法及其构成的"听p,都q"复句进行了考察。"听p,都q"复句属于条件复句中的无条件复句,根据"听p,都q"复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可以分为多面列举式、多面总括式和单面总括式三个小类。文章还从表达感情色彩、使用范围、前后分句语序变换等方面与表条件关系的"管p,都q"复句进行比较,得出两种复句出现的不同语义环境和用法差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体论的建构过程是从对自我意识主体的批判开始的,施蒂纳是促使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的关键人物。《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大约三分之二的篇幅是批评以虚无主义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遭遇的施蒂纳的,但我们在研究中对此并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却把该书研究的重点放在占该书篇幅10%的批评费尔巴哈部分上。这主要是因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还没有触及施蒂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不到施蒂纳涉及到的虚无主义问题对于日益陷入世俗化困境中的现代人的重要性。另外,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的论述、传统哲学观和思维模式对施蒂纳及其问题也起着明显的消解作用。今天我们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应该把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放在与批判费尔巴哈部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