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落文化景观历来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的传统聚落景观因受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异常丰富的区域景观特点。在遵循传统地理区划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考古学的“地区类型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的“特征文化区”理论以及文化生态学的“文化区系”理论等,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类型整理和区系划分,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同时,在区系划分的基础上,引进生物学的“基因图谱”概念,建立反映各个聚落景观区系演化过程和相互关联性的“景观基因图谱”,以此推进文化地理学关于区域景观基因图谱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州旅游经济圈的建构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界定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徐州周边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的综合分析,构建了徐州旅游经济圈。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定位,进而提出了徐州旅游经济圈发展的相关战略。  相似文献   

3.
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基础和共轭研究领域,区位思想的演变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互相促进.通过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区位思想的演化进行回顾,笔者概括了区位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明晰了经济地理学区位概念完善及其社会实现的演进过程,探讨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位思想的差异,并进一步总结了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的应用领域,指出"面向宏观、兼顾微观"是现代经济地理学区位应用的主要方面,"微区位研究"将会纳入到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武陵山片区交通网络节点上发育出6个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张家界旅游集聚区、怀化旅游集聚区、凤凰-吉首-永顺旅游集聚区、恩施旅游集聚区、黔江-武隆旅游集聚区、铜仁旅游集聚区。从机理和路径解释:首先,区域交通发展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作为源区域因子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产生影响,导致了初始的旅游产业集聚;然后,时空距离和感知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到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中的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以及空间成本,深层次改善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未来,要依托交通集散枢纽,建设立体化、层次化的交通网络,以及统一的无障碍交通导向政策,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武陵山片区交通网络节点上发育出6个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张家界旅游集聚区、怀化旅游集聚区、凤凰-吉首-永顺旅游集聚区、恩施旅游集聚区、黔江-武隆旅游集聚区、铜仁旅游集聚区。从机理和路径解释:首先,区域交通发展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作为源区域因子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产生影响,导致了初始的旅游产业集聚;然后,时空距离和感知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到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中的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以及空间成本,深层次改善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未来,要依托交通集散枢纽,建设立体化、层次化的交通网络,以及统一的无障碍交通导向政策,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明确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概念差异的前提下,从区域历史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辽、金、元三朝的辽河流域历史地理概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手,一方面却表现出严重的动力不足,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寻找发展动力,文章提出构建文化与科技并存的工业商区,用“商区”概念代替“园区”概念,通过挖掘民族文化传承在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技开发等过程中的潜能,建设更具生态功能性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就其研究对象来说,它属于地理学的范畴,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研究对象的时间及其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的特点而言,则又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在两个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学科。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图等几大门类。举凡历史时期气候、植被、地貌、海岸、河流、土壤、沙漠等自然因素的变迁,疆域政区的变化、民族的迁移和人口与物产的分布,以及城市、集镇等聚落的兴衰、交通路线的开辟、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各个区域的开发过程等研究成果,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它对于今天改造自然,发展经济以及充实地学基础理论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克鲁格曼在《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即《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学》论文中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以说明中心-边界理论,即一个地区如何发展成为差异性的区域,中心是工业化区域而外围是农业区域。他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来说明这种理论。他首先采用了货币外部性的概念,这种外部性来源于在一个产业积聚区域内的供求关系的改变。同时地理因素通过运输成本很好的引入模型之中。他阐述了一个简单的中心-边界理论,并没有说明特定的产业布局问题。他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工具去分析长期被忽视的经济地理学问题,为这方面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对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学》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族经济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概念,民族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走向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其目的是为了廓清学术界的一些模糊认识,以期推动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刚性立法予以指导和控制,也需关注维系、嵌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民族心理、民族认同等,通过自组织规则的补正功能,在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到“刚柔并济”。相关立法对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应体现在保护的法律理念、法定范畴的本土化、法律机制的整体构建、单项遗产及类型遗产立法等方面。自组织规则通过调动和发挥自组织优势,加快人口较少民族族群的自治立法,唤起并强化这种民俗团体共同的“归属感”及“主人翁”意识,以自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存在复杂的关系,尤其伴随着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的急剧变化,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与冲突在局部地区被凸显出来,成为我国边疆治理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难题。因此,必须将边疆地区出现的认同问题纳入我国边疆治理视野之中,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有效整合,以确保边疆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慎重、民主、渐进的族际政治整合方针;国家主义的团结、平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价值整合模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模式;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等"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族际整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4.
现行民族教育法律制度理论准备有所不足,民族教育立法欠完善,可操作性差。应当正确认识和重新界定“消灭三大差别”的科学内涵,深入调研,转变观念,建立适合我国民族地方条件与民族特点、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的教育模式,制定实施《民族教育法》,促进民族教育“依法治教”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界民族”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跨界民族的研究中存在着概念多样性的尴尬局面,虽经学界多年的论争,仍无法达成一致.笔者认为对于基本概念的模糊,不利于学理的严谨和研究的深入.因此笔者列举出跨界民族研究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界人民"、"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无国家民族",并通过对以上语义相近的概念一一进行辨析,以使人们对跨界民族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人类聚族而居导致人们把共同地理区域作为民族建构的重要因素,其推动了人们对民族与地域的双重认知,民族与民族地理区域共同成为了人们的情感寄托与价值奉献对象,但是地域边界也阻碍着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了深入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正确认知民族与地域关系的发展方向则是民族地理区域不仅应被视为民族成员生息繁衍的聚居之地,还应该注重其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连通。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在大旅游时代来临之际,欲求得长足发展,关键是要突显阿诗玛为表征的民族文化,克服目前过于重视物质、设备的投入,较少注重精神、文化理念投入的弊病。真正营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深厚内蕴的系统化的人文大环境,把美丽奇特的天下奇观石林打造成为充满亲情的、和谐的人间乐园。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少数民族肖像油画是具有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本土油画,创造出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和"乡土写实绘画"的美术创作风格,使少数民族肖像题材升华到更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中,也表达了艺术家们多姿多彩的艺术追求。在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民族特性极易丢失的今天,少数民族肖像油画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注重理论探究,从多种角度凝聚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一词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少数民族”概念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各有不同的界定,每一个国家根据其自身所要调整的民族关系,来定义其特定的少数民族概念,并进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在中国,少数民族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民族概念在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宪法体系中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大开发中 ,怎样正确对待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故作者在该文中认为宗教文化是西部一些民族文化的标志 ,进而提出保护发展、利用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