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从深层次上不断进行反思与前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反思与前瞻正是哲学的基本功能,因此,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去思考教育问题就成为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陈正夫同志以他深厚的学术修养及时推出《教育哲学与跨世纪教育》(鹭江...  相似文献   

2.
教育本质论的哲学思考陈正夫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意见与争议教育的本质问题,无论在中国或外国,在古代就有人开始讨论,在中国古代,在《大学》一书中,就明确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  相似文献   

3.
孙正聿教授《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责任编辑:刘杨,全书50万字,后文简称《通论》)的出版为我国哲学界、特别是为我国的哲学教育工作贡献出一份重量级的成果。孙正聿教授是近年来国内众所瞩目的学者之一,他勤奋治学、志在创新,先后在吉大和其它高校为本、硕、博等各层次的学生开设过马哲、西哲、现代哲学等十余门课程。近年来他出版了《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辩证法理论的现代解释》、《现代教养》、《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论》等专著,他还专门研究了一系列国内外当代哲学热门课题。正是在…  相似文献   

4.
欧阳康在《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撰文认为,强化哲学发展研究中的“学科群”意识,高度重视并自觉建设具有一流水准的哲学学科群,应当成为我国跨世纪哲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建设哲学学科群,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按照哲学学科内部关系结构来从整体上研究和发展哲学,自觉促进我国哲学研究的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这种研究有必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第一,元哲学层面。要加强对于哲学、哲学观念、哲学形态学、哲学方法论的研究。第二,分文哲学间关系层面,要注意研究和理顺各分支哲学间的关系。第三,在各分文哲学内部,要注意解…  相似文献   

5.
跨世纪的哲学思考──评《认识与方法从书》第二辑刘世英,尹鑫当今科学的演变趋向和社会功能是什么?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吗?当代科学方法与思维模式具有怎样的新特征?这些都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所共同关注的跨世纪的现实课题。由张巨青教授和刘文君教授主编的第二...  相似文献   

6.
研究我国哲学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当前我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当今世界哲学思维发展趋向。正是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上,笔者认为,强化哲学发展研究中的“学科群”意识,高度重视并自觉建设具有二一流水准的哲学学科群,应当成为我国跨世纪哲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978年以来,我国的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三足鼎立而与其他分支哲学相伴相随的局面,相应地形成了以各主干分支哲学为轴心的若干研究群体,这无疑是可喜的。但目前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各分…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2007,(2)
2007年1月18-19日,由《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青年哲学论坛”和黑龙江大学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求是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方法与进路”研讨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具体议题为“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消费社会和技术社会”、“文化哲学与实践哲学:当代马克思宅义哲学建构的主要进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践焦点与理论视野”。此外,与会学者还就马克…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的哲学反思与重建——读《塑造论哲学导引》邹化政历史即将迎来跨千年的世纪之交。在现实层面,人类文化的变迁和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关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许多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迫使每一位面对历史和现实深入...  相似文献   

9.
跨世纪的美德教育——《中国传统美德与跨世纪青年》出版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悠岁月里,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断认识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了内涵深邃的传统美德。为了对青年一代和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天津...  相似文献   

10.
刘景钊(副研究员)主要科研成果:1.专著:《意向性:心智关指世界的能力》。2.论文:《内隐认知与意会知识》、《建构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廊》、《理解心智:赛尔意向性理论的意义》、《相似块与人的认知过程》、《“关系”与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思考》。李玉萍(副研究员)主要科研成果:1.专著:《一份特别教案——教育艺术案例与分析》。论文:《知识迁移与相似信息共振》、《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知识经济与人才的素质教育》、《发展先进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沿革与…  相似文献   

11.
教育哲学是一门以教育中的基本的、总括性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自古以来,哲学与教育学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在自己的哲学研究中就包含了对教育学的研究,柏拉图在《国家》、《斐多篇》等论著中,就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康德亲自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其讲稿被整理成《教育学》一书。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在自己的教育研究中也依据了某种哲学思想,如近代教育学之父,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术界已从哲学、文化、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多较深地研究,但却没有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角度进行过讨论。事实上,梁漱溟正是通过此书,第一次较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行了重建,本文对梁漱溟通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重建及其得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孝哲 《学术界》2003,(4):259-26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实践主导论》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前沿问题 ,对许多既有成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论述 ,对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从当代社会实践和具体科学发展中提炼出了一些新概念、新观点。这部专著的出版 ,有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对于读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卞敏同志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专心致志地从事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与论述,发表过一系列见地深刻、影响很大的研究成果。最近,他又推出了力作《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以下简称《卞书》),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理论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阐述。该书内容充实,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文风淳朴,实为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上乘专著。  相似文献   

15.
<正> 教育哲学是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最高概括,对教育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探讨教育哲学的性质、对象和体系,以期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深化有所裨益。一、教育哲学的性质一门学科的性质决定该学科的内容,关于教育哲学的性质问题争论颇多。我们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教育哲学是哲学和教育科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交叉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也存在于社会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其学术特点是:从生活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反思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精神、原则与方法,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国务院侨办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性”等为代表的课题13项;出版了《生活哲学:探究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的脉络——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合著)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组四篇)、《生活哲学的对象与方法》、《论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支点》、《哲学: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等98篇,其中27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霍英东科研奖1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其学术特点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维度的观照下,以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逻辑为参照,紧密结合中国政治生活的现实境况,透析“政治生活”的哲学本质,着力于国家权力结构、现代民主制度、政治制度伦理的研究。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殊规律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政治制度伦理研究”等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了《现代化:过程、特征与回应》、《制度伦理基本问题研究导论》、《通向中国现代化之路》、《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行政》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论政治制度伦理》、《非道德主义的政治伦理——马克思对政治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宽容:现代政治的伦理内蕴》等论文81篇;其中18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宗教哲学其学术特点是:系统、深入地探究宗教的本质与功能、宗教思维方式、宗教伦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以及宗教与科学等重大的宗教理论与现实问题;以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以传统宗教为切入点,具体而深入地考察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渊源、流变及其特征,研究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在异域与不同的宗教文化激荡、碰撞和交融过程中所保持的文化个性;对儒、释、道和民间信仰等中国传统宗教与基督宗教哲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究与辨析,深入考量各种宗教思想文化在相互激荡中存异求同的特殊机制与条件。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东南亚华侨华人传统宗教源流、演变及现代转化之研究”、“华人宗教与东南亚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实践”等省部级课题11项;出版了《宗教与文化》、《宗教现象的文化学分析》、《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世界宗教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从“神本”到“君本”》,《东南亚华人华侨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宽容:一种生存方式——以海外华人华侨的生存实践为例》等论文97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其学术特点是:着力于《资本论》研究;对“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关系之考察;尤其重要的是以华人家族企业为研有对象形成研究领域。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基本原理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课题7项;  相似文献   

17.
结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当前我国的具体实践,认真研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两部经典,从哲学基本问题入手,探讨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对哲学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贡献;与时俱进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全部马克思主义发展胜利的历史,都是实践唯物主义发展胜利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及其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脉相承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哲学走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国明 《学术探索》2003,1(1):44-46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 ,并对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做出了重要贡献。《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索哲学如何与时俱进 ,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 ,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邹学荣在《探索》2 0 0 0年第 6期撰文指出 ,改革哲学与哲学改革之间存在以下五种辩证关系 :首先 ,实践发展要求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革 ,这就是实践决定着哲学改革。其次 ,哲学改革的结论又作为指导思想形成改革哲学。哲学改革的结论是改革哲学的理论基础。第三 ,改革哲学直接指导实践 ,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的认识论路线、理论基础。第四 ,改革实践直接检验、丰富和发展改革哲学。改革实践还不断地产生新情况、提出新问题 ,要求改革哲学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 ,以丰富和发展改革哲学。第五 ,改革哲学推动哲学改革。改革哲学活跃…  相似文献   

20.
性朴论是被长期忽视的儒家人性论,它事实上是儒家教育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这种理论对人性之或善或恶持较中立的态度,但同时也肯定人性含有善的潜质。《荀子·劝学》、《礼记·学记》、《中庸》等儒家教育哲学经典,都有性朴论。《中庸》的名言"天命之谓性",说的不是善之性,而是质朴之性。是质朴之性而不是善之性或恶之性需要教化,这才是根本的儒家教育哲学理念。与性朴论相关连的儒家教育哲学,充分肯定了人性平等和人性的可变性,二者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