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国有企业的改革成功与否 ,应当以一定的价值准则进行判定。实现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国企改革的制度选择目标才得以确立。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企改革的经济效益目标才能够体现。有利于人的发展 ,国企改革的人文道德目标才有正确定位。实现共同富裕 ,国企改革的终极理想目标才能完美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的《公司法》和《企业法》中可以看出,对国有企业目标没有明文规定,国企目标是模糊的、不明确的,而且是多元化的,国企不仅有赢利性目标,而且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目标。其危害是政企难分、职能繁多、机构庞杂,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名无实。国企目标选择应是提高企业效率。只有找出制约国企目标实现的一系列原因,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汪海波在本期“改革论坛”上撰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把工资分配权交给企业,并由国家通过实行个人所得税制等办法,对企业实行间接控制。文中对学术界提出的两级按劳分配摸式、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模式、企业自主分配模式等目标模式提法,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4.
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国内外市场上日益强大的竞争力,传统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对此要有生死存亡的紧迫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实现国有企业持续保持支柱地位、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得以不断提高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年来收效不大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改革遇到许多障碍。直接障碍包括国有资产人格化难、激励相容难、债务重组难、获得国有资产的充分信息难、经营机制转换难、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难、无人承担改革成本七大方面。对这些障碍综合分析,可发现就业、观念、利益是三个深层障碍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工资制度改革一直是焦点问题。传统的国家统一控制职工工资管理体制最先被打开的缺口,是消失多年的奖金得以重新作为固定工资之外的补充在企业出现。接着,企业做了大大小小多次的工资调整,绝大多数的职工不仅改变了自己曾长期未变的工资水平,而且看到了今后能持续涨工资的希望。等到国家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拥有分配自主权2后,企业的工资制度开始形成多样化改革的格局,各种改革方案纷纷进行试克,各个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改革使职工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从总的方面看,这时的分配结果出现了向个人收入提高倾斜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认为,以“五个机制”、“五个加强”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而资产经营是国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的木质要求,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财产、组织和管理社会化的企业制度。它以企业的独立性为前提。国有企业改革应从确立企业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 ,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出发 ,把国有企业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 ,推行国有企业的社会化 ,实行国有与非国有的混合联合 ,以加强企业的独立化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真正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面临自然历史发展与现实客观要求的矛盾 ,解决的办法是实行“独立化”与“社会化”的衔接转换 ,以分化和整合为主要内容 ,以建立管理产权为根本着力点 ,以优选经营者为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指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个战略定位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最近二个时期。承包制得到了大规模的推行。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国大中型企业中很大部分已实行了承包。如果说其他经济形式如股份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还只是作为种设想而在某些地区进行探索性试点的话,则承包制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获得了推广。与此同时,理论上“一包就灵”的宣传也好象成了一种 定论。本文认为承包制的出现与推行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但应该清楚地看到承包制的局 限性。应该说它是目前经济改革环境下被迫实行的一种过渡模式。如把它看成改革的目 标模式就将使我们的改革迷失方向。一 目标模式是指我…  相似文献   

11.
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明强 《社科纵横》2005,20(2):74-75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并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即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矛盾关系祝福恩一、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十五大报告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含义作了科学界定,揭示了“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一些人既没有弄清主体与主导的含义,又没有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不是以主导代...  相似文献   

13.
念富强 《社科纵横》2003,18(1):39-40
司法改革既是法律决定 ,更是政治决策 ,是政治决策和法律决定的结合。中国的司法改革因没有依循中国政治体制的传统和特点而导致了决策主体的缺位。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司法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主体性因素。中国的司法改革必须在政治决策之后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改革的目标体制是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要实现目标体制,不能取消国家所有制,而应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国家所有制。作者指出,从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模式向目标体制下的国家所有制模式转变,必须经历在双重体制下形成的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所有制分模式的逐次递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论目标公司反收购制度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艳茹 《学习与探索》2005,64(3):221-224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公司反收购立法模式,主要有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而我国尚未构建目标公司反收购制度,尚未决定采纳何种模式。由于英关模式对敌意收购采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德日模式则采取根本杜绝的态度,而敌意收购对公司治理有利有弊。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似应采纳英美模式的目标公司反收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只是指它包涵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所固有的那些基本原则,而且在于它把那些基本原则变成为适合于中国国情和现代国际经济环境的具体模式。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关键的问题,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本文试对共有制的性质、特点、优越性,及其成为我国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客观必然性,作些理论探讨。一共有制,是以财产社会化为特征,具有多元产权主体的一种新型公有制模式。其理论要点是:(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认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壮大公有成分,而且必须是财富与生产资料实现最大社会化。其特征就在共有和共同富裕。(2)在社会主义共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不可能被任何个人单独占有。它既是劳动  相似文献   

17.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效益,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及早实现计划与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迎接我国关贸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那么,国有企业究竟如何改革?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企业界一直都在着力研究和探索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特地开辟“国有企业改革众人谈”专栏,并从本期开始刊发有关的文章,欢迎踊跃撰文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福利是企业在工资以外发放给员工的一种间接报酬,是企业薪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福利制度的设计方式会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现阶段,国有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无法有效实现福利的激励作用。如何转变思维模式,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有企业特点并满足员工多元化需要的福利制度,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之一议王欣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的理论热点,围绕它各方学者纷纷发表不同意见,而其争论的焦点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它大体可分为两种意见:第一种,是认为企业改革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