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孟祥玲 《学术交流》2003,(1):139-141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它是美国“第二次重建”以来规模最大、延缓时间最长、打击面最广的一次民权运动。它以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为起点 ,呈现出有效的组织性、广泛的参与性和抵制的非暴力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09,25(5):94-96
美国的独立是北美殖民地重商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母国的经济产生了威胁,由此导致了七年战争后英国对殖民地经济与政治政策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又直接导致殖民地上层人士对英国的不满,而英国政府政策的失误则直接导致了北美殖民地与母国的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3.
美国革命初期,黑人军队问题在英帝国中心和英属北美的南部殖民地引起广泛关注.在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约翰.穆雷组建了一支黑人军队以镇压爱国者的政治叛乱.而在伦敦,囿于国内人民的反对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英帝国中央政府最终否决了组建黑人军队的提议,转而联合土著印第安人和白人效忠派.为了回应帝国中央政府所执行的政策,南部殖民地的爱国者试图阻止非洲奴隶反叛、白人效忠派起义和印第安人造反.详细考察黑人军队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南部殖民地在美国革命初期的特点、政治主体的多样性以及英帝国中心与南部殖民地在政治关系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吴兆礼 《南亚研究》2007,2(1):27-32
自1947年印巴独立以来的60年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美国对其南亚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对不同时期的美国南亚政策进行梳理,分析美国南亚政策调整的原因,并对美国南亚政策的未来走势予以预测。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向倾向于主导大众文化市场,特别是在电影和电视领域。而大量进口美国影视作品的国家,也越来越担心美国文化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促使这些国家制定了许多旨在保护本国利益的政策。而诸如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些保护政策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费根鲍姆教授在本文中着重回答了三个问题:美国化成问题吗?各国针对美国化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在全球范围内市场驱动的文化新环境中,面对美国化的挑战,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7.
霸权的代价——从美国霸权衰落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震惊了世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美国霸权的衰落。美国霸权的衰落体现在其用来支撑霸权的能力衰落,这与其继续维持霸权的意愿发生了矛盾。为了向世界分摊其霸权成本,美国倡导并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措施,最终导致了波及范围广泛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但最终,美国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随着非洲裔等有色人种在政治、经济、教育和住房等方面条件的改善,一些白人和保守主义学者开始对美国的种族关系持乐观的态度,认为美国已经进入"后种族时代"(post-racial era)。与该论调持相反的观点,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今天的美国与过去一样仍然是一个白人支配的压迫社会,白人对非洲裔等有色人种的支配是种族不平等的根源。该理论为美国种族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范式,有助于理解美国种族主义的本质和种族关系的发展脉络。但是,该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和批判,如陷入"黑白二元论"的窠臼,忽视了有色人种的作用,对种族关系持悲观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9.
试析十月革命后美国资产阶级对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莉华 《学术交流》2006,35(4):185-187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它的成功实践也给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美国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制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和矛盾。因此,美国资产阶级对布尔什维克党企业国有化政策及其暴力革命的方式无比仇视。美国资产阶级的天定命运观和企图充当世界领袖的梦想,与布尔什维克党世界革命思想发生尖锐矛盾。美国资产阶级多信奉基督教,而布尔什维克党是无神论者,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这些难以调和的分歧和矛盾,是美国资产阶级敌视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殖民扩张是世界近现代史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自欧洲人来到亚洲之后 ,欧亚之间便在对抗之中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了。在经历了军事征服、殖民反抗、被殖民地国家独立等历史事件之后 ,到了 2 0世纪后期 ,当世界被更为广泛地联系在一起时 ,人们开始关注并讨论起“地球村”、全球化的问题了。其实 ,早在 2 0世纪初期 ,也就是 1933年 ,当印度和英国、欧洲和亚洲正处于对立状态时 ,泰戈尔就在《诗人的宗教》中谈论起今天所谓的全球化问题了 :在人类历史的初期 ,人们最先的社会目的是组织团体 ,发展成民族。在那个开始时期 ,人们在地理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政治机会、领袖与组织和第三方的角度比较分析中国两个环保运动案例,我们发现,优势越明显的社会运动,它对政策的影响能力越弱;相反,在中国的政治背景下,激进的抗议手法有时比和平的抗议方式更有效.这个反向结论的原因在于,激进的抗议手法激活了政府内部的控制机制——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因此,在中国,封闭的政府决策模式会排斥和平的政策诉求,从而容易在客观上对激进的集体行动产生促动作用.对这一现象需要认真予以反思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中美关系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在一次次摩擦中 ,两国走向对立冲突的边缘。令世人欣慰的是 ,在经过了曲折的过程之后 ,两国关系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1 997年 ,中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 ,确定两国的关系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两国关系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从 90年代初“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到 90年代末“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 ,中美关系走过了伟大的转折。这一转折是艰难的 ,它既体现了中美关系的复杂和美国的对华政策根本地将取决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整体实力的上升与战略地位的提高。与中美关系的发展转变相连 ,90年代以来的台湾问题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台湾问题既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也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反作用力。台湾问题的变化不但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中的重要影响及作用 ,也说明美国的对台政策服从于其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3.
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几乎所有美国智库最热门的方向,都是在研究中国军事领域,了解美国智库在国家安全与军事决策中的地位,或许能带给中国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周计武 《阅江学刊》2010,(6):127-135
通过对殖民话语的历史性反思,后殖民主义试图跨越自我与他者之间那段令人不安的距离,建构一种民主的、协商的、更具包容性的后民族主义话语。与排他性的殖民话语不同,它打破了本质论的民族身份观,肯定了各民族国家之间在历史和地理上的混杂性,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是,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实践中,它依然是一种过高的奢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外交是美国外交的重要工具 ,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美国公众外交受到了美国各届政府的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特点、发展演变、主要活动及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所起的作用。美国公众外交的实质是进行意识形态的对抗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1933年以来,美国始终非常重视发挥农业补贴政策对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虽然其狭义农业补贴规模有所下降,但广义农业补贴规模仍然显著增长,补贴支持水平依然居于高位。并且,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更加趋于多元化,在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增加稳定农场主收入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农村发展;在补贴结构方面,由依赖于黄箱政策转向主要依靠绿箱政策;在补贴手段方面,逐步由价格支持转向收入支持和一般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治文化转型态势日益明显,其基本路径是从“共识政治”向“对抗政治”的转变。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推动了这一转型进程的加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他与所有其他美国总统不同,从未放弃总统竞选期间的分裂性逻辑,使既已存在的“冷内战”全面升温。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加速态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以政党极化甚至相互仇视为特征的政党对立,以少数族裔总体支持民主党、白人总体支持共和党为特征的族裔对立,和以城市支持民主党、乡村支持共和党为特征的城乡对立。拜登当选并执政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冷内战”的温度,并可能使“共识政治”得以复苏;但迄今为止美国仍未找到摆脱政党对立、族裔对立和城乡对立等“冷内战”的有效途径。美国政治文化的当代转型仍是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且充满高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一个历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台湾政策演变的历史表明,调整的核心是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每一次调整和变化都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由此判断,美国将继续加强同台湾的政治和军事关系,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IT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在开发信息新技术和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拥有一支庞大而优质的IT人才队伍。美国政府的人力资源战略的短期战略包括 :根据需要引进国外人才 ;对现有IT人才进行再培训 ;对失业和非IT劳动力进行改行培训 ;对私人培训中心和短期培训班提供补贴 ;推进认证计划的实施。长期战略包括 :扩大学校规模 ;修订学校课程 ;提高人们对IT职业的认识并强调政府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台海维持现状政策由来已久,70年代的双轨政策已为其打下基础。冷 战后这一政策有了更加具体明确的做法。其目的是维持东亚和台海的现有结构,实质是保持两 岸政策的平衡性。美国试图通过慑武阻独的双向用力方式,从中发挥特殊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