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潇 《人口学刊》2004,(5):38-41
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最强的地区,从传统就业体制向市场化就业体制的转换较慢。在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竞争中,国有企业转向市场化就业体制的内在动力逐步增强,国有企业内部两种就业体制并存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二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在释放冗员,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自身调整雇用制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下岗职工将会不断增加,同时加上城镇已存在的大批失业人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乡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这一焦点问...  相似文献   

3.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劳动力市场形成一种二元结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体制与工资形成机制并存且彼此消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导致失业、下岗现象的严峻化,迫切要求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对就业及其体制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革从而根本解决失业现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就业方式的转变,职工下岗失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就业与再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要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关键要实现以下九个方面的转变。一、就业体制由安置消化型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传统的就业体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以行政手段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招收、统一调配,实现劳动者全面就业。在这种就业体制下,国家是劳动用工的主体,实际从微观到宏观的高度集中,企业只是国家领导下的生产单位,不但没有劳动用工自主权,而且还必须承担国家分配的安置就业任务。…  相似文献   

5.
1984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改革在许多领域(如企业股份制改革,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建立资金市场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城市体制的改革(城市就业、住房、户籍制度以及城市迁移政策等)却进展缓慢,基本上保留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城市体制的框架。这种城市体制改革滞后于其他领域改革的现象,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对通过提高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性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对改革不合理的城乡关系和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都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将首先讨论旧城市体制的特点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国有企业就业体制形成的制度背景出发,运用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研究国有企业在劳动用工、工资决定上的制度性特征以及内部人与外部人待遇差异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探讨国有企业就业效率低下进而对整个绩效影响的深层原因。文章认为,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就应重塑企业和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打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中外来人口的作用及流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城市就业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原因,经营管理面临困境,效益下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实行的“低收入、高就业”政策导致企业大量隐性失业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显性化,失业下岗人员增多,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1997年9月底全国有失业人员1057万人。[1]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口涌入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部门测算,仅从1996年到2000年我国城镇新成长…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 目前,我国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市场导向的经济变革在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问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尽管实现了充分就业,但同时也人为地破坏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有机构成,造就了企业中大量冗员的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必然要改革原先的经济体制,包括就业体制。经济单位为了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不得不裁减冗员,企业职工“下岗”也就不可避免;再者,我国目前80%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隐性失业大量存在,而且,许多企业已不得不宣布破产,其职工已加入失业者队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改革日益深化,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否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笔者日前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到广东对城市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不充分是当前就业领域中最突出的难题,总量不足与结构矛盾并存,隐性就业与隐性失业并存,学历 失业逐渐增多。产生这些就业困难的原因,体制转型是大背景,同时,经济和投资的高增长没能相应带动劳动就业的高增长、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以及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能力的下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发展与再就业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的急剧转折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企业的兼并、破产成为正常现象,也使员工的下岗、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更加重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出发 ,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户籍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并揭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和存在问题 ,阐明了市场经济运作条件和规律对户籍改革的本质要求 ,指出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人口的自发流动是要受到限制的,因而不存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浪潮,另一方面,原有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依然发挥作用,自农村流入城市的流迁人口的社会身份始终是农民。于是,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迁使得在原来彼此隔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内部的亚二元结构,其中包括城市内的亚二元生育模式。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制度创新不够,管理跟不上,特别是对流迁人口的计划生育的…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利用的费用—效益分析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劳动力利用的费用与效益这一视角;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认为政府行为对减少失业,增进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理论依据,揭示了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企事业单位和户籍地为中心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城市人口控制机制已经显示出许多弊端,对此我们应该及早研究对策。一、传统的城市人口控制机制面临的困境(一)、国有和集体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对计划生育队伍的影响我国的企业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控制逐步转向间接调控,企业的自主性明显增强。由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用工制度、利益分配的变化,企业中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了许多新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资源配置(包…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证性的分析方法,就美国和中国在人口性别、种族、年龄与过剩就业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以期得到普遍性的结论。我们发现过剩就业是普遍存在的。美国与中国在就业政策和少数民族政策及经济体制上的差异导致了过剩就业结构的差异。但过剩就业有全球普遍性。处于经济体制和工业化包括都市化过程中的中国过剩就业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而需综合性的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17.
自然失业率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劳动就业体制正在由“低工资、高就业”数量型体制向“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效益型体制转变。这一方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将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只有实施效益型就业战略,有效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资本大众化,工资增长低度化,就业观念市场化等,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才能创造有效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中相当数量的育龄人口下岗,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职工下岗分流,是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深层次的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我国国企深化改革为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必须采取的战略措施。目前“下岗”的存在,有深刻的历史原...  相似文献   

19.
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对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就业状况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政府为了实现公平,放弃效率,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结果不仅不能创造生产效率,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使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虽然我国对劳动力供求实行计划管理,长期采用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和就业终身制,但其实质是一种隐蔽性失业。在这种体制下,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素质问题。严重的平均主义、铁饭碗使职工滋生了满足感、懒惰性、依赖性,缺乏拼搏精神,忽视自身潜力的充分挖掘,致使劳…  相似文献   

20.
社区就业与城市发展: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远 《人口学刊》2004,(6):20-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制转轨和企业改制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逐年递增,城市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社区就业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对促进我国城市就业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