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质心坐标系出发,利用粒子动量关系的几何描述,直观形象地研究了两粒子二维弹性碰撞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关于碰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接触式一维移动碰撞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碰撞过程中的动量传递和机械能转换与守恒定律进行讨论,给出了两球作完全弹性对心碰撞过程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和机械能与动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考虑双星之间距离的改变,用整个系统的有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推导了轨道参量变化方程,在此基础上,将星风吸积方程同内禀AGB星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计算Ba星的重元素超丰,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杨航通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11):110-111,121
Runge-Lenz矢量和角动量是平方反比有心力场中的两个守恒矢量。介绍了利用守恒矢量简单确定不变动量和旋转不变动量的方法,并利用不变动量和旋转不变动量得到了适合引力和斥力的动量、速度、轨道方程和能量的计算公式,同时也给出了守恒量、不变量与轨道几何参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守恒”,自然就想到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这种“守恒”思维方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其实 ,它的应用范围远不止这些。所谓“守恒” ,就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某些量要相互传递 ,或物体的某些量要相互转化 ,但总量保持不变 ,这  相似文献   

6.
在经典力学框架下,推导出了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的一般非惯性系中动量定理的表达式。讨论了一般非惯性系中动量守恒的条件。通过考察非惯性系中一个不受相互作用外力的物体系统的运动过程,举例阐述了对“封闭系统”动量守恒的认识。指出了由于惯性力起着与外力相同的作用,因此相对于非惯性系,封闭的物体系统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变化规律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变化与参碰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进而证实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完全弹性碰撞过程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周望九 《新天地》2011,(11):117-117
在利用动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常常遇到似是而非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出现错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几种判断守恒的方法,下面就以几个典型的问题为例,介绍如何判断动量或机械能是否守恒。  相似文献   

9.
牛顿三大定津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和核心。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件重要或器,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物体间机械作用的本领。在使用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两个定律中,往往由于对两个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分析不清,而造成不应出现的解题错误。 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把相互以力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个  相似文献   

10.
对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检验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的瞬时过程里也处处成立.定性画出了碰撞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P-t曲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人物关系名词 +时量 /动量”结构。 (一 )人物关系名词的基本语义特点和关系类型 ;(二 )时量、动量短语的特点 ;(三 )人物关系名词名词与时量、动量短语的组合 ;(四 )“人物关系名词 +时量动量短语”结构的语法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任意球体作一维移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定理进行讨论,给出了不同阶段动量定理的存在形式,进而验证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瞬时过程中也是成立的,并画出碰撞过程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P—t曲线。  相似文献   

13.
碰撞过程中碰撞力定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弹性力学理论出发,对碰撞过程中的碰撞力的大小进行了定量计算,深化了对碰撞过程的定量认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红楼梦》量词系统与唐宋元明量词系统的比较,《红楼梦》量词系统从大的类别(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次的类别(度量衡量词、容器量词、借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的临时量词、个体量词、集体量词、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和同形动量词)同唐宋元明量词系统是一致的,而某些量词和结构又发生了变化或转移。可见《红楼梦》量词系统是一个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守恒就是指变化中保持不变的规律,守恒现象在数学中广泛存在.初等数学中的守恒主要有两大类:代数对象之间的关系守恒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守恒.  相似文献   

16.
守恒就是指变化中保持不变的规律,守恒现象在数学中广泛存在.初等数学中的守恒主要有两大类:代数对象之间的关系守恒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守恒.  相似文献   

17.
由完全弹性碰撞时间公式入手,进一步证明了非完全弹性碰撞时间的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动量效应的形成机制问题,从传统金融理性视角、行为金融视角和奈特不确定性视角三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传统金融理性视角和行为金融都不能完全解释证券市场中的动量效应现象,从奈特不确定性角度来研究动量现象可以合理地解释证券市场中的动量效应。  相似文献   

19.
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关系,导出了运动电荷的电磁场,计算了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从定域于场的电磁场动量表达式出发,推导出了定域于电荷的似稳电磁场动量表达式,对运动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其电磁场动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运动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依然满足牛顿第三定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传统碰撞阻尼器对低频机械振动的减振性能,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弹性支撑碰撞阻尼器。在阻尼器上加 上了弹簧作为弹性支撑,使得阻尼器与主系统之间产生充分的能量交换,可以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通过设计对比实验 验证了阻尼器的减振性能,分析了弹簧刚度对减振特性的影响。实验证明弹簧的使用使阻尼器的减振性能得到提高,而 且对低频振动的减振效果远比其它类型的阻尼器好。弹簧刚度对阻尼器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弹簧刚度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