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叶 《社区》2004,(22)
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了对大连京剧院演员杨赤的专访。杨赤是个讷言的人,不太会表达自己,而他说的最长的一段话,却不由得让人落下泪来。他说的是他的父亲。 "长这么大,我只做过一件后悔的事情。那就是不让我父亲去参加我们学校  相似文献   

2.
我和父亲都是生命链上的环节,只是他捷足先登,做了我的上线。我与他应该属于垂直关系,而且互为依存。依这样的道理,我以为我和父亲是平等的,完全可以亲密起来。父亲入世在前,点的灯比我放的火还大,服的药比我吃的粮还多,过的河比我走的路还长,我是尊重他的,也听从他的指示。然而父亲不是官,父亲不可以把父亲当  相似文献   

3.
爱情纽扣     
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是在去年春天,那次,经医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出院。我其实希望父亲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自母亲病逝后,他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屋子,太寂寞了。回到家收拾停当,父亲叫我在床边坐下,他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布包说“:听说得过脑溢血的人,很容易复发,复发了就很难过那个坎儿,我害怕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给你交代一些事。”我说“:爸,你好好的,说这些干什么!”父亲摆摆手,打开了那个布包。布包里有存折、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父亲一一交到我手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块花手绢。我以为是什么贵…  相似文献   

4.
宋定国 《中华魂》2011,(4):61+58
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我一生最为崇敬的人也是我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父亲两年前去世时我未能在他身边,也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父亲的文章而拖至今日。我之所以要写此文,除了对父亲的愧疚和怀念,更是想将父亲的精神永远继承。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原来是北京市邮政局的乡邮员,他负责投递西直门外大钟寺一带.解放以后,他年岁大了,才被调到海淀区黄庄邮局工作.有一天,他正在大厅里扫地,发现有一位女干部一直在注视他,他也觉得这位女士有些眼熟.该女士先开了口:"您是住在大觉胡同吗?"我父亲说:"过去住过,现在搬家了.我看你是老陈家的大闺女吧?"女士忙说:"您是何叔!"于是两个人便坐在椅子上聊起来.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个开三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许多,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车水马龙中,从早一直到晚,仅靠着一辆三轮车来维持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着,但在人们眼中开三轮车的毕竟是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一些人的鄙视。然而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他不自悲,而是把他希望和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  相似文献   

7.
我是2004年接触到的《山西老年》,原因就是父亲偶然的一次得病,再加上父亲的年纪已越来越大,从日常生活和诸多事情上都需要我的照顾,父亲便和我住到了一起。我的父亲是1945年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现年83岁。他离休后《山西老年》给了他又一次青春活力,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高小宝 《社区》2013,(11):31-3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是我家的亲戚,是位木匠,在我们那一带名气很响。有一年,我家要做一些家具。把他请了来。父母对他特别尊敬。我颇不以为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周到.父亲说:“我敬的是他的人品和本事!”就因为父亲这句话.我暗暗对他多了关注。随着他完工成型的家具越来越多。我开始对他的手艺佩服起来。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7,(12)
我的父亲是个脾气粗暴的人。我不记得上次他温柔地抚摩我的脸颊或用爱称叫我名字是什么时候了。他有糖尿病,经常大嚷大叫。看到别的父亲温柔地亲吻他们女儿的额头,我总是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都很冷淡,我觉得他一点也不喜欢我,因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都没怎么管过我。特别是我大一点儿之后,家里买了电脑,父亲便痴迷于此,我觉得  相似文献   

11.
王延生 《中华魂》2010,(12):62-62,28
父亲走了整一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甚至在梦中,他仍是那样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我的父亲王兆相是陕西神木人,是从陕北高原那苍凉贫瘠的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12.
没有谁是凭空来到世间的,亦没有谁是独自走完人生的。父亲不仅赋予我生命,更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人世间,父亲是最懂我喜怒悲哀的人……,所以在我的诗文中,描写最多的只怕就是我的父亲了。父亲的英雄事迹从小就深深感染着我,也正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最终确定了自己人生的正确航向。无论面对怎样得意失意的沧桑感悟,父亲都能令我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我坚强的精神柱石。包括到东北大森林里锻炼了8年也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去的。父亲对自己要求很严,但他也很会做思想工作。记得有一段时间因误会回到家後情绪低落,父亲便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茅台…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8,(Z1)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相似文献   

14.
摇曳的月光     
正月光,在我的记忆里是摇晃的,尤其是中秋的月光,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人。许多年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很高兴,父亲比我还高兴,因为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开学那天他要送我去上学,我一再拒绝,可他执意要送,并说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呢,还有那么多的行李,路上不方便。我说手提肩背就是了。其实,我是想一个人出去  相似文献   

15.
父爱永远     
在我们兄妹六人中,父亲最心疼的是我,从小我就是父亲的“跟屁虫”,几乎天天跟在父亲后面,不论父亲下地干活,还是去串门,我都是他的影子。父亲人很随和,大家都愿意跟他开玩笑,尤其是我跟着他的时候,大家都逗他“你捡来的儿子长得真俊啊!”父亲总是憨憨地笑,并不多搭言,而我呢,当时听大伙夸长得俊,也就特满足,高兴的时候,冲人家使劲地笑,夸张地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于是又有人说:“老付啊,你这老疙瘩是小子吗!咋长得这么好看”。父亲听了总是乐呵呵  相似文献   

16.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大学     
正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  相似文献   

18.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他虽然很少打我,但我对他却从心底里有一个“怕“字。  相似文献   

19.
落日     
小时候,常随父亲一起去看落日。和父亲看落日是在一个小小的水塘边。即将落山的太阳光把我们父女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就像院子里父亲亲手种下的两株一高一矮的白杨。也许由于我那时候还太小,实在看不出那即将落下去的太阳里蕴藏着什么奥秘。惟一能够引起我兴趣的倒是父亲的故事。我紧贴着父亲强健的身躯,搂着他,坐在岸上被太阳照耀了一天的土地上。每当这时我便感到一种温暖、一种依靠。父亲总爱给我讲故事,对父亲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我都喜爱,尤其是夸父,那个为了子孙后代的光明竟然去追赶太阳的人。只有在看日落的时候,父亲才肯摘下他那副…  相似文献   

20.
田小勇 《老友》2011,(6):42-42
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伤了父亲的心。事情的起因是我要买房,父亲一大早从乡下给我送了5000块钱来。父亲把钱递到我手里的时候颇为自得,他昂着头,连皱纹里都是笑意。可是,我怎么能要他的钱呢?我把钱还给父亲,妻子也说:"爸,这钱您留着和妈用吧,我们不能要您二老的钱。"晚上,我给家里挂电话,询问父亲是否平安到家。母亲接的电话,她说父亲回去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还说:"你可伤你老爹、老妈的心了。你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我们当大人的,啥力也使不上,心里那是啥滋味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