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汉画像石在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汉画像石并不是一种自由创造的艺术,它是严格按照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礼制和宇宙观念刻在石结构墓室、石棺、祠堂和墓阙上的在中国历史上,两汉四百多年创造了封建社会的辉煌。其中,文化上的博大与辉煌促进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在各种文化的包容、吸收与融合上,两汉美术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以强盛的大帝国为背景的大一统美术,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礼教美术和以人生享乐为背景的神仙美术。汉代的各类造型艺术均有较大的发展。这时的绘画已趋于成熟,特别是画像石。汉代兴起的画像石是用于建造祠堂、墓室和石阙等建筑。在汉代人看来,墓地  相似文献   

3.
美感可基于其载体作内向运动和外向运动。就传统绘画而言,美感的内向运动产生传统绘画原则框架内的新美术形态,美感的外向运动产生传统绘画原则框架外的新美术形态。  相似文献   

4.
河洛地区是中国绘画的发源地,河洛绘画的发展历史展现出河洛地区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上古时期以原始绘画为表现形式;汉代则出现了精美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成熟的人物画;隋唐时期,道释人物、青绿山水的发展达到高峰;五代宋元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山水画和宗教人物画;金以后随着洛阳政治文化地位的下降,绘画尤其是文人画逐渐衰落,但民间绘画、宗教绘画依然较为活跃。河洛地区绘画发展史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原始绘画艺术和当代高科技电脑绘画艺术对美术的影响和发展,电脑在当今现代社会美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丽 《南都学坛》2008,28(3):17-18
汉画运用绘画的艺术语言,以刀代笔,刻画了汉代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汉代的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和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等表演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中国绘画独立形式的形成、民族风格的产生及绘画创作的长足进展 ,提出了新的理论方面的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便产生了论画文章。它的功绩在于把绘画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 ,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领域 ;把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进行完整的认识总结;促进了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 ,为后代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早期绘画表现形式的特点罗群在欧洲绘画史上,15世纪即文艺复兴早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但在我国美术理论界,对文艺复兴早期绘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处于新旧艺术的交接点,产生了一大批艺术巨匠。他们的作品,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9.
明季澳门成为早期天主教的传教基地,为西洋美术传播和东西画风融合创造了备件。欧洲传教士画家和西画作品的到来使澳门西画创作一度繁荣,留下了东西方折衷画风的油画、壁画等作品。早期东西融风绘画主要的创作者是亚裔教区画家和中国画工,西方美术经东方人之手后从绘画语言到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以东化西的风格语言转化。呈现出独特的绘画风貌。  相似文献   

10.
汉代画像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太祥 《南都学坛》2002,22(3):8-18
汉代画像石的最早研究是对汉画像石的收集和著录 ,随着汉代画像石墓的大量发掘 ,画像石的数量日益增多 ,研究汉代画像石的高水平论著不断面世 ,这些研究成果涉及到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反映了汉代人的鬼神信仰和理想追求 ,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诸方面提供了丰富而又重要的实物资料 ,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漏  相似文献   

11.
汉代在总结秦朝以“武功”、“刑法”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提出了“文武并用”的治国指导方针,成功地实现了由秦尚“武功”重“进取”的“革命”理论向尚“文治”重“守成”的“建设”理论的转变,并把这两种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用仁义道德治国的“文治”,又用权威、暴力和刑罚治国的“武功”,把握“文武之道”的刚柔之术。“文武并用”的治国方略主要包括以下治国的方案和策略:坚持“以民为本”,实行富民、惠民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制,改革财政经济政策,奖励“耕战”,加强“武备”,增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政策,把德教和刑罚结合起来,既注重礼乐教化的预防作用,又重视法律刑罚的惩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分权制衡,依法限制官吏的权力;倡导义利统一,把“仁义道德”与功名利禄结合起来,用功名利禄引导人们践履“仁义道德”,用仁义道德求取功名利禄。汉代“文武并用”治国方略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教化、刑罚和制度结合起来,把礼乐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武功”对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利民、治吏、治财结合起来,把富民、富国、强兵结合起来。汉代这种治国方略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也为以后历代帝王治国方略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12.
儒学社会秩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在汉代形成的儒学社会秩序尊重了远古传统、运用了儒学理论、吸取了秦代经验与教训,也符合了时代要求。以仁爱原则为基础、以礼教和儒家法等伦理控制为手段、以维护家国同构的宗法秩序为目的是儒学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分析儒学社会秩序的特点与当代积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北是汉画像石墓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汉代陕北地处边郡,民族构成复杂,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使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墓表现出以华风为基础同时习染胡风的独特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体现了内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并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绘画价值观追求的是认识功能和伦理教育,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画论价值观转向审美。关于这一转变的原因,以往论者都集中在社会风气和思潮变化的讨论上,但是我们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画论提出者由以往的思想家、哲学家、统治阶级而转换为艺术家本人。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祥瑞谴告,在孔子思想中已有萌芽,但到董仲舒这里才上升到理论化的高度,在“天--地--人”相统一的宇宙结构体系中获得准逻辑化的论证。天人感应的思想是祥瑞灾异之说的理论来源。祥瑞、灾异与人事行为尤其是政治得失之间存在着因果关联,为政的好坏直接能够感召出祥瑞、灾异。流行于西汉末并兴盛于整个东汉时代的谶纬就直接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在综合网罗了古代各种方术之后,竟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纬书中有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董仲舒的文字。魏晋以后,谶纬的主流朝两个方向发展,或为道教、佛教所消化吸收,依托于一定的宗教形式而存在和演化;或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在民间信仰中继续传播和扩散,虽历经焚禁,但仍代有传人,好之者不绝。  相似文献   

16.
汉代先民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找到并运用了构成气势美、稚拙美、韵律美等图式语言,创造出了南阳汉代画像石刻的深沉雄大、粗犷劲挺、古朴稚拙、单纯厚重、简洁明豁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些汉代工匠艺术家们还以他们诙谐幽默的内在气质,赋予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以清新旺盛的生命活力及天真直率的浪漫主义气息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引领了汉初的过秦思潮,继而取代法家成为西汉初年主导的治国理念。其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为汉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但也表现出与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和神化的诸多不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谶纬思想产生于战国,流行于两汉.其来源于神仙方术思想,在西汉董仲舒的祥瑞灾异和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成为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统治者的主要思想.干宝的《搜神记》较全面地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思想领域,谶纬思想在《搜神记》中也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故事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9.
西周初年晋国始祖唐叔虞始封地本是很明确的,即在今山西太原地区。这一点,从汉代开始已有定论,一直到明代,均无异说。其间虽汉司马迁、唐李泰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可供"想象"的探讨空间,但总的来说,尚无过大歧异,从清代顾炎武方开了后人疑古之风。但顾说纯为一种假设推想,证据未足,后人沿袭顾说也未能有新的证据证明。班固以来唐叔虞封地晋阳说未可动摇。  相似文献   

20.
《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两个家庭的人物存在着对称性分布特点。焦刘两家在父权社会家庭绝对权威缺席的情况下,权力的中心却大相径庭。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独尊儒术"的汉代,焦家的行为是与封建礼教相悖的,而刘家则堪称是封建礼教下的模范家庭。同时,两个家庭人物的对称性背后,是诗作维护封建礼教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