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的慈善组织,二者都是以帮助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为目的。但是在救助功能上,社会工作较之慈善事业更具有预防和发展的功能。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工作的领域也日益扩展到慈善事业的领域内。试图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三方面的浅析,来探讨当代慈善事业应如何发展才能更加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工作同社会工作密切相关 ,社会工作的直接方法应当运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这种运用对于提升我国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实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战略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三种直接方法——个案方法、小组方法、社区方法对计划生育基层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济大新秀     
<正>乔世东男,1971年生,山东日照人,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社区管理以及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乔世东老师主要讲授《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研究》《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等课程。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体行动中的情绪、仪式与宗教研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城  相似文献   

4.
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理论的思想内涵及发展定位有利于在新时代下推进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由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本土化社会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以提升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为基础。人本主义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根植于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经验、社会环境和本土意识之中,存在本土文化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双重困境。因此,要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建构本土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的实质,通过嵌入本土情境,构筑社会成员获得社会保护的理论基础,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5.
于翠杰 《社区》2011,(7):41-42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都是以帮助人为目的,但是其内在的价值理念却完全不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侧重于人的能力的提高,而慈善事业的价值理念侧重于“仁爱”和“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对社会工作某些价值观及其工作理念进行探讨,把社会工作的某些专业价值理念运用到慈善事业领域来,将会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特质,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将专业理论建构与干预方法的实践性结合起来。研究从实践逻辑出发,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做出另一种阐释,认为其经历了病理学实践取向、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和生态增能实践取向三个逻辑转向阶段,这种发展逻辑展现出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张力,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国际视角。根植于西方社会价值与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研究尝试以互构为切入点,从文化、制度和实践激活三个角度构筑一个能动的、生态的本土化交互策略,挖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的实践智慧,提出了一个以全球思维和本土行动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脆弱性分析在灾难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梳理灾难社会学、人类学等灾难的跨学科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灾难社会工作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框架:以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为基本导向与准则,以社会工作理论或视角为指导,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或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分析等方法为途径,整合灾害周期评估模型和微观与宏观评估模型,对灾前、灾中和灾后个人、社区和制度三个层面的自然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四类脆弱性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探讨发展型介入方案。  相似文献   

8.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道家文化由于其形而上的哲学式论述一直以来就很受西方人的推捧,道家文化中以"道"为中心展开的对于宇宙、社会与人关系的存在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影响至深,道家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无为观念、道法自然等人生与政治的思想同社会工作的一些价值观、理论、方法与知识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能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