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从身体的角度对小说<青春之歌>及其衍化的同名电影进行互文性探析,认为身体在这两种不同传媒文本的游弋中被更为强烈地意识形态化了,因而更远离了身体自身及生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身体的角度对小说《青春之歌》及其衍化的同名电影进行互文性探析,认为身体在这两种不同传媒文本的游弋中被更为强烈地意识形态化了,因而更远离了身体自身及生活。  相似文献   

3.
戴维·洛奇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世界》以身体为叙述的起点与终点。作者不仅以身体为基点来体察、书写学术世界中的教授学者,而且以此来分析、评判形而上的学界理论。《小世界》中的身体书写包括两个层面:身体作为欲望的载体和身体作为象征的符号。除直接的身体书写之外,小说中还有建基于身体的哲理之思,即身体性是写作与阅读的实质和身体对虚假的解构主义的解构。  相似文献   

4.
从互文性角度切入,比照电影《苹果》与《白毛女》,《苹果》中的身体意象表征着政治经济关系。这种身体的政治经济学的建构实质上戏拟并改写了经典阶级叙事范式。  相似文献   

5.
塞缪尔·贝克特在他的代表作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无法称呼的人》)中深刻探讨了身体的遭际与命运问题。首先,贝克特的三部曲中身体承载了社会、个人的荒诞记忆,这较之他的荒诞剧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三步曲中主人公的身体总是被监视着,权力附着其上,身体备受蹂躏,被宰制、改造、矫正和规范化着,因此身体显得悲观、被动、呆滞;最后,身体在性的支配下,摆脱了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束缚,放纵欲望,在空中飘浮,成为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身体政治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被引入到当代中国电影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理论前沿性、学科综合性以及对电影身体直击性的充分尊重,使得身体政治研究成功拓展了当代中国电影研究的边界:首先,通过以银幕身体为窗口,捕捉藏身其后复杂多变的权力关系、文化景观,实现了对既有当代中国电影史的补白;其次,重建有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现场,从感官机制层面探索了美学化政治的奥秘;最后,开辟明星研究的新的理路与方向,实现了对明星现象的更为立体丰满的审视与研讨。不过,其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对电影语言的分析不足,对思想史、社会学结论的简单搬演、对观众接受主体的非历史想象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美国剧作家伊芙·恩斯勒的《阴道独白》揭示了女性遭遇的身体政治。文章借助米歇尔·福柯的身体政治理论,分析了女性眼中的阴道形象及女性在两性性关系中的客体地位,剖析了剧中女性对阴道社会文化禁忌的挑战,探析女性身体政治意识的觉醒及其对父权压迫的反抗。指出在父权文化下,女性应敢于拒绝男性话语对女性身体甚至女性自身的塑造与定义,重建主体身份与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身体暴力的分析,展现非裔美国人的生存困境。同时,身体中也蕴涵着对身体暴力的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利于黑人主体性的构建。两种在身体中相互抵制的力量是社会权力机制作用的结果,这种身体暴力以及对身体暴力的反抗就是一种身体政治。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文坛,格罗丽亚·内勒是与托妮·莫里森、艾丽丝·沃克齐名的当代非裔代表作家,其处女作《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一经出版便荣获美国图书奖。文章结合女性身体书写相关理论,分析文本中的女性人物,认为黑人女性的身体是被监禁、异化了的客体,身心受创的她们从压迫到觉醒,逐渐在这个被白人边缘化的社区获得了生理上的安定,也找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内勒通过塑造七个黑人女性的故事表达了其女性主义立场,批判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伤害,同时也反映了她对黑人女性生存的关怀,以及对其身份认同和追寻自我幸福的鼓励。  相似文献   

11.
《芙蓉镇》是古华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描写了芙蓉镇20多年的政治生活和人世沧桑,再现了“大时代”、“大社会”的政治风云和历史轨迹.揭示了“左”的错误是怎样从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全局性错误以及后来又是怎样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得到根除的全过程,塑造了王秋赦、胡玉音、秦书田等个性鲜明的人物,结构精巧,叙述技巧高超,语言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2.
“个体伦理政治”、“制度伦理政治”是政治伦理的两大基本类型。其中,任何一种类型在政治伦理的历史展开中都具有其发生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但都必须扬弃与超越。本文主要从五个层面具体地分析了两类不同的政治伦理之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于“制度伦理政治”,彻底摈弃“个体伦理政治”的思维,贯彻“制度伦理政治”优先的根本原则,同时又吸收“个体伦理政治”中强调个体道德修造的合理之资源。惟有如此,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成长才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芙蓉镇旅游发展的优势比较突出,但劣势也比较明显,在大湘西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宣传的机遇下,芙蓉镇旅游市场明确自己的市场地位,与周边景点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通过多方筹资,科学合理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递进开发和深度开发,从而彻底改变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品的翻译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片名作为电影的名片,其翻译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电影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文化交流中的诠释和传递.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追求片名翻译中“音美”、“形美”和“意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湖湘历史文化、现代企业文化是芙蓉之道的核心内涵。芙蓉品牌战略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即积极整合营销资源,提升品牌价值;坚持“芙蓉之道”的精神追求,开拓企业崭新局面。芙蓉品牌战略对烟草企业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是坚持变化的观念,二是树立顾客意识,三是培育竞争理念。  相似文献   

16.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 ,康拉德设置了一套独特的双重叙事结构。其具体表现为 :(一 )全知与限知的双重视角转换 ;(二 )实写与虚写的双重人物塑造 ;(三 )情节与意义的双重层面叙述。这种双重叙事结构的设置敞开了作品意义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西政治差异的文化渊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是以圣人为核心的圣人政治,西方传统政治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契约政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是理想和价值的体现,因此形成了“圣人为王”的政治传统,这个传统逻辑地预设了圣人的万能和常人的无能,常人需要圣人的指导,按照圣人的意图来生活,常人没有自己的权利,需要“圣人”为民做主,因此它无法形成民主思想。与儒家的圣人政治形成对比的是西方的契约政治,它基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一种平等与民主的政治传统。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的追求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电影片名是一部影片的灵魂。从电影片名的信息功能、关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三方面探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如何在电影译名中应用,分析奈达检验译文质量的三大标准。通过与直译、意译的比较和大量译例,揭示功能对等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在这里,"电影本事"是指为向读者和观众介绍影片而扼要叙述的电影作品中的故事梗概或基本内容。在20世纪上半叶,"电影本事"跟西文电影的Story或Synopsis概念、中国叙事传统以及早期电影叙事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联性。作为"文字"与"影音"交互生成的叙事作品,"电影本事"或者以基本的故事框架单独刊行,或者结合影片说明、介绍或字幕联合推出,或者演变为配有剧照或其他图片的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电影剧本或连环电影图画等叙事文本专供观众或读者赏阅,均在文学与电影之间展开颇有成效的文体互渗和跨媒介运作,呈现出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学/电影美学风格,形成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景观。但电影与文学毕竟是不可通约的。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电影本事"总是因电影起意而创作,并以阅读为重要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与中国电影史交流互动的双重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电影特殊欣赏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电影《庭院里的女人》的深层蕴涵予以了较为细致的解读 ,揭示了影片的叙事冲动和潜抑话语 ,旨在关注与警惕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影文化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