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对西部乃至全国的利益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西部内外的各种利益关系都将经历一次重大调整.哲学思维要求我们从利益客体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利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和谐利益.和谐利益是指社会利益关系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在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各利益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竞相进发,在共同利益不断增进的同时,个别利益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利益必须具备和谐利益与利益矛盾同生共存、和谐利益是相对的、和谐利益是动态的、和谐利益是历史的、和谐利益是具体的五层涵义.利益关系和谐需要三大构成要素:丰富的物质财富、健全的制度和普遍的精神文明.和谐利益包括主体利益关系的和谐、客体利益关系的和谐以及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三个维度.利益均衡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必要条件,利益共享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充分条件.利益关系的自发和谐与利益关系的人为和谐是和谐利益的两种实现方式,但协调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利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对政府目标、手段的选择及其相互转换的过程,即利益调整的政治和技术过程。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和效用。就公共政策的价值而言,赋予公共政策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选择、分配利益、综合和落实利益,最终达到平衡利益,解决公众问题。以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无疑揭示了公共政策的本质,也为公共政策价值判断建立了一个客观参照系,为政府行为的良性循环引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公众应当既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主体,也是政策执行中政策目标指向的客体。如果以"嵌入性—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来描述公众与社会政策制定—执行过程的关系,则建国以来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先后经历了非嵌入的受益者、非嵌入的受损者和嵌入的利益相关者这三个阶段。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转变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也预示着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5.
利益就是主体在与客体发生联系时其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有需要,而且总是力求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以,人就会追求利益,自觉地趋利而避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深层本质上乃是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及利益追求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加以分类.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主体不同需要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主体不同时间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构成了人们利益上的矛盾.妥善解决人们的利益矛盾,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在数学、信息科学、物理等工科领域中多有运用.在军队中,集体与个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交织着相互纠缠的利益关系.基于博弈理论的经典模型和案例,通过数理推导和剖析,综合分析军队建设与发展中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博弈方式,探讨不同利益主体间非合作博弈的趋利避害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7.
民族旅游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吸引物。民族旅游景区居民是民族传统文化及景区环境生态的创造者、维护者和长期承受者,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民族旅游景区居民应该拥有话语权。民族旅游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然而,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并逐渐激化。出现这些非和谐因素主要是因为:(1)政府部门在利益协调过程中自利性倾向过强;(2)利益协调机制缺失或不健全;(3)缺乏规范各利益主体的法律环境。因此,要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则应明确民族旅游的利益主体,建立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并适当借助第三方力量。  相似文献   

8.
官玉琴 《东南学术》2007,(3):143-149
身份是民事主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并由此产生的与该身份地位密不可分的身份利益.从婚姻目的入手分析配偶权客体,即配偶的身份利益,其主要内容包括:夫妻同居生活、夫妻共同生育子女以及夫妻相互陪伴、钟爱和帮助.配偶身份利益具有绝对性,受法律保护.任何第三人侵害配偶身份利益都应受法律制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编辑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北方论丛》2003,(4):121-123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体,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反映在编辑主体与具体的某一编辑客体之间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岳汉景 《学术界》2024,(2):22-30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需要与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价值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据此可知,利益判定与价值判断具有密切联系,利益的判定过程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形成过程。规范是价值的载体,价值判断是规范判断的依据,因此规范影响着利益的判定。包含于价值观念中的规范也可以影响利益的判定,因为价值观念可以作为目的、需要客体以及实现需要的手段而深度影响利益的判定。另外,规范还可以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而成为需要客体,从而影响利益的判定。  相似文献   

11.
余永跃 《江汉论坛》2004,(12):21-23
在西部大开发现有的制度体系下,由规模经济、生态经济外部性、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等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西部大开发潜在利润的增加不能实现内部化时,形成了制度创新的利益动因,从而有必要对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创新,以利于实现这些潜在利润的内部化,达到增加收益的制度创新与变迁的目的。本文着重就这四个方面分析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制度创新的利益动因。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逐渐完善的变迁过程。政府、中小企业及相关利益团体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推动了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今天的成果,而其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则使该政策体系尚存缺失。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体系,必须注重理顺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探索刺激各主体协同行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实施的分级诊疗制度关涉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医院、患者及其家属、社会组织等多个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为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暗中博弈,从而导致分级诊疗制度的整体实施步履维艰。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看,只有建立互利、共赢的协调机制来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才能化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从而促成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西部农村社会的利益分化正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解析利益分化应从物质利益分化、政治利益分化和精神利益分化的维度来进行。西部农村社会不同阶层群体间利益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体制机制调整、初始条件差异等。要理性地看待利益分化问题,尤其在实现后发赶超进程中西部农村社会还必须要在公平原则下保持适度利益分化。  相似文献   

15.
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目的是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来增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利益,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健康平稳运行的基础。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应遵循利益共享、保护农民、集体谈判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构建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标、工具、主体、客体四个方面,各主体通过表达利益诉求、实施利益分配、协调利益矛盾来实现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的相关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多种利益实现途径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实际上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旅游地各利益主体间会展开三种博弈,即共同投资博弈、监督博弈、定价-接受博弈.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结构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生态利益的组合,各利益主体核心利益差异与利益偏好排序组合差异导致利益矛盾。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矛盾表现为财权矛盾、事权矛盾与区域矛盾;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矛盾表现为矿权矛盾、税收矛盾与收益分配矛盾;居民与政府、企业的利益矛盾表现为补偿矛盾、就业矛盾与环境矛盾。针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利益矛盾,需构建民众参与型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合作治理型组织机制、生态利益主导型利益协调机制三位一体的包容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统筹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利益与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较之不进行经济全球化,能够带来全球福利的增加,即“经济全球化利益”,从而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主体取得“多赢”或“双赢”提供了可能性。经济全球化的我国内外的利益关系是正和博弈的利益关系,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内外利益关系是“双赢博弈”,也可能是“赢大于输博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对外利益关系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与国外合作做大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争取分享到更多的经济全球化利益。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中有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之分。 科学认识,是主体以反映客体本身为目标,从客体本身反映客体,这种认识要求正确地把握客体及规律,要努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不要附加任何外来成份。科学认识的结果有正确的和错误之分。不管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都没有阶级性。 价值认识是主体把自身需要作为标准,是从主体需要,来认识客体,来根据科学认识揭示的客体属性及规律对其作出价值评价。它是以主体需要为出发点的,依赖于主观因素。在阶级社会中,同一客体对利益根本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价值。因此价值认识完全以阶级利益和意志为转移,为特定阶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链利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目的是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链上分布着多元的经济主体,各主体通过产业链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的动因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谐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充满活力健康运行的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利益实现的组织载体,是农业产业链实现和谐利益的关键环节。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作用客体、操作工具和实现目标四个方面,通过利益诉求-利益分配-利益协调,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