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林省粮食生产成本效益问题研究□牟彬在过去的五年里,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跨上175亿公斤、200亿公斤和225亿公斤三个台阶,每年为国家提供125亿公斤以上的商品粮,占国家商品粮的10%,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然而,生产粮食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是以生产玉米为主的粮食主产区(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80%)长期以来,吉林省每年为国家提供了10%的定购粮,20%的专储粮,50%的出口玉米。玉米的商品率、外调量和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然而,吉林省在不断扩大玉米生产能力,增加玉米产量的同时,也渐渐进入了困境。截止到1999年初,玉米库存已达460亿斤,农民手中还有近100亿斤。玉米亏损仅1995—1997年的三年中就超过了100亿元。这种由玉米产量越来越多所带来的流通环节收不下、储不了、卖不动、财政补不起的连锁反应,形成了特有的“玉米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通过这种考察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作出了基本的判断。本文所关心的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的总量、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以及粮食增长的速度。本文认为:按照传统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中国在过去和未来都有能力养活自己;从总量看,中国的粮食生产已居世界首位,但人均生产水平还很低,并且几乎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未来中国要提高或保持目前人均400公斤的粮食生产水平,只能靠提高单产和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曾经被喻为“治水社会”,其 主要特征便是灌溉农业。人们把依靠各种大小水利工程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统称为灌区。灌区发展与粮食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所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80%,棉花占90%,蔬菜占95%。然而,如今灌区灌溉设施老化。我国一半以上地区的农民在没有任何灌溉设施的条件下种粮食,  相似文献   

5.
在测度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水资源非农化会加剧粮食生产脆弱性,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从功能区与南北方异质性来看,水资源非农化会加剧非主产区和南方地区粮食生产脆弱性,而对主产区和北方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显著降低。因此,在因地制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保障能力的同时,应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通过生产技术革新和制度优化等方式,增强粮食生产韧性,弥补农业用水转移引致的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与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2008年期间26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测算了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 TFP)以及TFP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2000-2008年期间,中国粮食生产存在着技术非效率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善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但女性化的贡献在逐渐下降;TFP年均增长0.43%,其主要源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TFP对粮食增长率的贡献约为3成,表明中国粮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入拉动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知多少?文/国家统计局曾玉平粮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产品。粮食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粮食生产的发展中,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认识波动规律,探寻影响波动的诸多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粮食...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粮食发展的前景如何文/张义贡风涛吴熙云江苏是全国产粮大省,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用占全国47%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7%的粮食,粮食产量多年来始终位于全国前列,并且将全国五大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的地位一直保持至八十年代末,完成国...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     
“入世”后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提高至10%资讯在中国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之前,预测中国的经济成长率为8%;如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成长率应可望提高至10%。在此基础上,亚洲经济成长率已由原先预测的6.7%向上调整为7%。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的投资年增率提高到12%,其结果将使全球经济成长率提高至3.6%。另一方面,虽然中美在成贸易协定有助于改善双方贸易失衡的问题,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仍将难以徹底解决,高赤字情况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学者潘文卿指出,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东欧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但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于是很有必要对他们的企业运作进行考察并作出比较.本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来自中国、波兰、保加利亚和北美的40家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并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考察不同同家的企业的不同特征.可以发现,北美企业更注重企业利润,并且也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效益;疲兰的企业虽然注重企业生产总量,但很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排在后20位;中国和保加利亚的情况差不多,有10%企业排在前10位,40%在前20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生产的环境技术效率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1992—2012年中国29个省(市、区)的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以考察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时期中国各省份以及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环境状况总体上呈现出逐渐恶化现象,其中,粮食主产区优于粮食主销区,粮食主销区优于粮食平衡区;(2)中国各省份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3)总体而言,我国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地区差距在逐渐扩大,呈现出两级分布, 但是在各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形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起到显著正向作用,且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在东西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中部地区则作用不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城镇化路径作用于粮食生产,表现出正向传导效应。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提高农户金融素养,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推动粮食生产保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有着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粮食生产在全省农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农村总产值中粮食产值占50%多,在农民收入中有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并未转化成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些现实的障碍因素,使吉林省形成了粮食越多,财政越穷,农村经济发展越滞后的恶性循环。如何使产粮大省及早走出这种困境,是实现吉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27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2004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3.1%。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5.9%、4.6%、、11.1%和10.2%。粮食、油料生产价格上涨26.2%和16.6%。 一、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5.9%。2004年谷物、豆类和油料价格回升是拉动全年种植业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粮食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26.2%。谷物价格上涨28.1%,豆类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人能吃饱吗?陈锡康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三大矛盾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经济将获得高速增长,预计2030年国民生产总量将等于1990年的19倍,人口数量将达到15.6亿,人均粮食需求量将达到930—1000斤,对粮食需求量将达到72500—780...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问题研究文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国家计委农经司课题组一、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分析(一)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8万吨,先后登上了35000万吨、40000万吨和45...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78—2005年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从大区和省区两个层面综合考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趋势,并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总量数据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空间格局变化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受教育程度,化肥、农机动力等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农村水库库容量等因素均对各地区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而除涝面积,自然灾害成灾受灾面积比例,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比重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总量的变化起到负向作用;且空间误差参数结果表明本地区的粮食生产会受到相邻地区粮食生产负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与21世纪中国粮食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进步的大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0多年来 ,粮食生产呈阶段性变化 ,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粮食区域性供求矛盾突出。当前主要问题表现在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生产成本上升 ,浪费严重等。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宏观问题 ,实现 2 1世纪粮食发展战略目标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末,中国的粮食总产必须达到5000亿公斤。 花了十年时间,中国才把粮食总产从4000亿公斤提高到4500亿公斤。进入90年代以后一直在4500亿公斤上下徘徊,而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增长。能否在六年的时间里再跨一个500亿公斤的大台阶,不仅直接关系着下个世纪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而且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 经济学家们指出,问题的关键: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据分析,近年中国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深层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尤其是种粮的比较效益太低。1990年农民收入增长1.8%,1991年是2%,1993年是5.9%,1994年是32.2%。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63比1,是1978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1996,(5)
各国环保对策种种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但也给城市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生产的垃圾大约在10亿吨以上,它相当于全球每年粮食总产量的6倍。大量的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害,于是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