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丹 《理论界》2007,3(11):17-19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曾经给中国农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具体情况的变化,中国农村在改革中面临着新的困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共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本解决这一困难的途径,因此,深入理解和挖掘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革命首先是从农村走向胜利的 ,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的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位置 ,既继承前人、联系实际 ,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思想 ,对于指导我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坚持以农为本,但古代以农为本的含义单指以农业为本,忽略农民利益和农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看做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三农"是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立足中国国情、面向未来对"以农为本"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爱芹 《理论界》2007,(12):24-26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并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富裕起来,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深刻的和深远的影响。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四个现代化”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经济思想的核心贯穿于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宝库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门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经济思想的核心。首先,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周恩来明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思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十七大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表明,中央对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农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要真正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给“三农”平等的待遇 ,具体对策是尊重农民、解放农民 ;重视农业、支持农业 ;发展农村、繁荣农村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温铁军认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和重大历史任务,是对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表明我们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体现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地把握了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有机联系,突破了“就三农论三农”的传统思路,抓住了推进“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三农”思想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虽然三者的侧重点不同 ,但必须一体化地考虑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 ,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重大问题 ,而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 ,始终关注“三农”问题 ,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为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三农”思想。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浅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苏登科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同志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今天,深入学习、研究周恩来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对做好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增强中...  相似文献   

11.
陆学艺先生认为,中国农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三农”问题的由来和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是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笔者认为,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核心是“农业”问题,而不是“农民’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改革进程中农业问题带来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路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指导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全面认识和充分发挥农业的功能,把农业变成亮丽的经济增长点,重建村庄的公共生活。城市化进程必须建立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上,必须选择渐进和稳定的路径。我们应积极探索这条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研究探讨周恩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深刻论述和独特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周恩来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中的重要地位。周恩来在自己的一切工作中,处处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讲实事求是,首要的是处理好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中国现代史说明,能不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首要问题。怎样处理这一关系?毛泽东把它总结为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周恩来不但强调了这个“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而且做了很好的发挥。他指出:“各国的革命和建设,要靠各国人民自己的实践。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牛若峰 《河北学刊》2003,23(4):43-45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结构转换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贵 《河北学刊》2003,23(4):47-48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韩国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志全 《河北学刊》2003,23(4):48-50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和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英 《河北学刊》2003,23(4):45-47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郑有贵 《河北学刊》2003,23(4):41-43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列宁认为,“共耕制”是帮助农民更快地过上文明生活的可靠“出路”。这是列宁探索农民为主体的落后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大农业过渡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维度与列宁共耕制思想有深厚的渊源:毛泽东把共同富裕和机械化作为中国农业集体化的根本目标和主要手段:邓小平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家庭联产承包制”走向“适度规模”经济: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是列宁共耕制思想的中国化发展。列宁共耕制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而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清除,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此时.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