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几年来有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1983年全国地方之间达成协作项目8,549项,其中物资协作总金额49亿元。中央一些部门、直属公司与地方协作金额也有40多亿元。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对于打破条块分割,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对于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面貌,起到很大作用。例如,一些先进地区通过协作,缓解了能  相似文献   

2.
东风吹绽花千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带来我国经济繁花盛开、异彩纷呈的新局面。其中,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这两枝新秀,特别引人注目。于今三年,春华秋实,该是收获的时候了。十月七日至十四日召开的全国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正是向人们展现了这方面的成果。 (一) 1979年,党中央为了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为了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1979年党中央确定组织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三年来,有关省、市、自治区按照这一要求和遵循党的调整经济、改革体制的方针,先后组织了互访考察,签订了支援和协作协议,确定了支援和协作项目,工作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开展起来。虽然各地发展还不平衡,但总的看来,是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组织了先进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对口支援。许多省区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从对口支援进一步发展到双方实行经济联合。这种联合,主要是在东部汉族先进地区与西部边疆以及南部、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进行的,我们可以统称  相似文献   

5.
全国对口支援工怍,走过了四个年头。1979年,在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不久,全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由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这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十分关怀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1982年,召开了全国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会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四化过程中,为了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国家除了在资金、物资方面进行支援外,还专门组织内地工业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北京支援内蒙,上海支援云南、宁夏,天津支援甘肃,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全国支援西藏。各省市对中央这一部署非常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这一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口支援的领导。经过互派代表团调查研究、酝酿协商,有的已达成支援项目的协议,有的已付诸行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从同北京之间的对口支援,已经逐步扩大到同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市之间的技术协作和经济联合,内容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日益向纵深发展,并日见成效。物资协作的范围已由生产资料扩大到生活资料。协作物资的金额已由1979年的1,244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组织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随后,又组织开展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咨询服务工作与“智力支边”。一批又一批专家、教授、学者、科技人员,奔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贡献。最近,国务院又批转了劳动人事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设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从政策上鼓励科技人员支边,这是中央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  相似文献   

9.
为了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1992年,原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开始组织内地发达省、市教育对口支援民族贫困地区工作。1992年10月下发了《关于对全国 14 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确定了互相帮扶的对口省份。1993年和1996年 ,在银川市和深圳市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具体明确和部署了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目的、任务、实施方式及内容等。1997年4月,根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便于统一组织协调,原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决定将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经济、科技扶贫计划,…  相似文献   

10.
江苏和上海,工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工艺流程和经营管理也比较先进、科学,是两个令人瞩目的省市。近几年,他们在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技术对口支援工作中,又以诚挚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发扬了共产主义风格,谱写了民族团结新篇章,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这次到云南、广西了解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情况,千里行程,一路赞歌;耳濡目染,十分感人。  相似文献   

11.
<正> 千百年来,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是在封闭化、生产力低下的经济模式中生存、打圈圈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曾给他们带来富足的生活。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终于有了转机,经济体制改革给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内部的活力和外部的推动力。这外部的推动力,就国内来说,是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内部活力和外部推动力的合力,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经济协作和对口支援已打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封闭的、死气沉沉的呆滞局面,创造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少数民  相似文献   

12.
全国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会议于9月17日至21日在天津举行。由国家经委、计委、民委和物资局共同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几年来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经验,并就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体制改革,推进协作和对口支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中央领导同志万里、胡启立、田纪云和杨静仁同志听取了大会汇报,并讲了话。万里同志指出,现在发展经济,谁也离不开谁。哪里搞经济协作,哪里的经济就发展得快;谁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到云南、广西、江苏、上海等地,就对口支援的开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座谈、探讨,所见所闻,颇有收益。深感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的发展,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祖国的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条投资省、见效快的重要途径组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是我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同正在兴起的“东西部对话”,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技术、设备、管理和投资,是完全一致的。现在,对口支援工作经过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努力,已在面上逐步展开。方兴本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之间开展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促进东、西部经济共同发展繁荣、迅速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已进入本世纪最后十  相似文献   

15.
问:有人说:省政府决定开展省政府有关部门对口支援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工作,正好策应了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邓: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密切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对于全面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实现我省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问:省新闻出版局一直十分重视对口支援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副食品生产、供应工作会议的精神,大理白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本着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繁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取长补短、互助互利的原则,经过互访和考察,商定进行经济对口协作。其中,大理州的大理市、洱源县、鹤庆县同迪庆州的中甸县、维西县和德钦县,实行对口支援。今年元月,两州对口支援项目已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浪潮,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生机,也带来冲击;带来动力,也带来压力。东部沿海地区开足马力全方位开放,冲向国际市场,少数民族地区怎么办?他们作出响亮回答:打开门户,迎接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在对内开放中,民族地区大力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给民族  相似文献   

18.
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除国家在计划和政策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外,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是一项重要措施。对此,国家非常重视。例如,为了有利于内蒙古同兄弟省市的经济技术协作,曾作了许多特殊规定,即允许地方营林部门把一部分木材偿还给投资省市;协作投资建糖厂在补偿投资期间,生产的糖暂不列入国家分配;运输方面,在保证国家统配物资运输的前提下,对补偿外省市的原材料,优先安排运输。对基建投资指标和贷款等也给予适当照顾。这些措施,大大加速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与横向经济联合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给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尽管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与横向经济联合起步稍迟一点,但这方面的工作仍然有了良好的开端,来势也是非常喜人的。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统一认识,研究自己的协作环境,采取鼓励和扶持的得力措施,巩固扩大经济技术协作与横向经济联  相似文献   

20.
对口支援     
《中国民族》2008,(11):27-27
对口支援,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以来,已成为至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专用名词。 1979年中央召开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会议上,对口支援政策被首次提出,确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相对落后的民族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