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是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组织模式尚不清晰,机构间协调关系有待明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部际横向协调机制为视角,绘制了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在构建“核心度百分比排名—限制度百分比排名”二维框架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度分析网络形态、机构角色定位和机构间互动关系的演化情况以及协作网络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呈现出整体结构不断优化与核心机构功能提升相互促进的演化模式,网络中机构职能的逐步整合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中国应急应战协作网络中的核心机构集合呈现出由“多元弱核心”→“稳定强核心”的变迁过程,应急应战体系也由单一危机事件或单一灾种的导向特征转变为统筹协调、多危机事件多灾种耦合的应急应战响应模式。在网络演化逻辑方面,中国应急应战体系呈现出机构改革推动与国家危机管理需求拉动的双向驱动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管理机制”“力量建设”“资源共享”等三个方面对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危机社会的到来有3个标志性的年份2003年的SARS事件.揭开了公共危机频发的序幕:2005年发生的“苏丹红”事件,打响了品牌危机处理的保卫战;2008年伊始的“艳照门事件”.引爆了网络危机频发的导火线。伴随着这一系列的危机事件,我们真正迈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公共关系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前国内传统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异化表现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索了解决途径——改革传统媒体的行政属性,强调媒体的独立性和法治化范畴下的新闻自由,最终革除“异化”,使传统媒体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发出真实、客观、负责任的声音,在承担起自己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政府、公众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社交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危机公关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形势。对于政府公关工作来说,网络社交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由于政府公关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各类事件频频发生,因此研究目前网络环境下政府的公关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含义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下政府公关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5.
网络改变了很多东西,包括危机公关的处理。被闹得沸沸扬扬的诺基亚“拒卖门”事件之所以成为一个危机事件.网络可谓是“罪魁祸首”。如果没有网络,部分诺基亚经销商“揭竿而起”,就不会演化为全国范围的经销商罢卖事件.进而汇聚为所有经销商、消费者对诺基亚不满情绪的总爆发。如果诺基亚充分了解网络.特别是Web2.0的威力.及早防范.科学应对,“拒卖门”也完全可在萌芽状态被平息。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抑制、促进和抑制促进共存三种。政府因素作用的差异使得舆情发展演化产生了不同。研究网络舆论中的政府作用,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去对待并解决舆论危机。统计分析近年来和政府相关的网络舆论事件发展规律,计算了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作用值。研究发现:若舆情事件中政府因素起促进作用,那么政府对舆论危机的作用值最大。  相似文献   

7.
舆情本体是危机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文本内容,决定了网络舆情的热度和危害性.以湖南凤凰古城收费事件为例,甄选网络舆情本体的高频词汇,从词汇类目和演化阶段两个维度,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网络舆情受媒体议程设置影响,网民对事件的探讨基于媒体的报道内容,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和深入的内容生产;“用脚投票”“抵制”是网民表达不去旅游的意愿和负面情绪的最主要方式;网络舆情的发散追因现象明显,将旅游事件发展成社会事件,将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到整个旅游地,将个别案例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层面;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现象明显,极端表现是层出不穷的语言暴力、人肉搜索、网络恶搞或造谣诽谤;应对网络舆情的冲击和影响,需要从提升网民和政府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自律、重视网络舆情的反馈作用以及建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跨国公司频频在华触礁,危机不断。从去年杜邦遭遇的不粘锅材料特富龙“致癌”事件,到立顿涉嫌氟化物超标,从强生被疑含矿物油,到高露洁疑含致癌物,此类危机或准危机事件,无一不使涉嫌跨国公司灰头土脸。危机屡屡爆发所呈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危机无国界。本文从研究公关实务的角度,阐述了新时期跨国公司的形象危机以及在华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危机让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更加了解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事务、推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多元化价值,但同时也暴露了社会组织存在良性协同体制尚未完全形成、多元协作应急联动问题凸显、高效管理运营能力亟需增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风险面前,社会组织要把“危机”变“契机”,就要看到城市危机事件影响下社会组织发展“转机”和改革的“先机”,通过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加快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协作、增强社会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性等途径,来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已成为大学生网络沟通和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伴随网络流行语的“泛化”,一些负面、低俗的网络语如泥沙俱下,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探究大学生网络流行语“泛化”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原因,有利于合理规避其负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网络信息素养,以高度的文化包容性认识网络流行语,根据其“泛化”的内在机制,及时疏导由网络流行语及相关事件引发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研判能力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为或自然灾害引发的“黑天鹅”事件大幅增加,全球旅游业遭受了巨大影响。文章将系统评述这些事件对旅游业的现实影响及后续研究,对统筹推进旅游业危机管理和灾后复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把“黑天鹅”引入旅游业相关重大灾难和危机事件中,以国际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个数据库运用系统归纳和文献整理的方法,从研究概况、研究主题和内容、研究方法等对已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述评。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体现在“黑天鹅”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黑天鹅”事件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游客出游决策、旅游业危机管理与弹性、媒体等5个方面。通过国外旅游业“黑天鹅”事件的综合评述,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状况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缓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进程和解决。特别是那些影响巨大的主流媒体,它们在危机传播中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同时也必须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应努力充当“社会舆论的减压阀”,在危机传播中起到“公开信息、澄清事实、平息谣言、鼓舞人心”等舆论缓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及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推动美国关注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成为美国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印度、巴基斯坦加入反恐盟约并不能使印巴危机缓解,在美国反恐战略和印巴“核因素”的双重制约下,2002年印巴军事对峙最后成为双方解决争端、实现和平的难得机会,致使“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成为推动南亚和平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其重点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发性重大危机事件不但给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典型案例,采用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11名中职学生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中职学生在经历重大危机事件后,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尤其表现在面对生活和职业等方面,且在不同专业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必须全面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复原力,彻底缓解或消除重大危机事件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转“危”为“机”,促进中职学生重大危机创伤后的健康成长;在重视性别和专业等不同群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德技并修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网络舆情往往贯穿事件全过程。事件本身的衍生性、多样性特点与网络空间匿名性、泛在性特征叠加,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导致民众恐慌、引致次生舆论灾害,还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舆情治理的难点和症结体现在健康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网络监管和政府公信力维护等方面。从生成动因来看,社会矛盾和现实风险为舆情危机提供了根本动因,事件走向和主体行为为舆情危机提供了直接动因,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则为舆情危机提供了放大效应。为消解舆情危机,维护网络晴朗健康,应优化舆情监测预警、完善舆情回应引导、健全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是指旅游危机事件何以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内在特征与逻辑规律,是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文章在对研究文献进行评述,总结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生机理的研究方法、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网络文本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386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影响因素,建构了网络舆情发生的作用模型,并针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预防与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某些“社会风险”演化到“公共危机”过程中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不能将事件治理等同于“应急管理”,治理应该延伸到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运用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相关理论可以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更加清晰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综合治理框架”,可为这些事件的治理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熊剑 《国际公关》2009,(5):89-90
一个复杂危机的时代 2003年的危机事件:CECT手机“中国种的狗”事件、罗氏”达菲”风波、长虹海外“受骗”风波、富士“走私”丑闻、麦当劳“消毒水”事件、红牛“进口假红牛”危机、格力”内讧”事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资源的共享部分消解了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网络的平等性造就了教师的去权威化和泛权威化的并存,网络师生的互动交流途径既有利又困惑;导致亲近关系与疏离关系并存,且疏离关系偏大。因此,网络隐匿性潜藏着教师难以监管,有可能“一引而发”的校园网络群体性危机事件,努力再造亲近关系以淡化疏离关系,肯定有助于押制校园网络群体性危机事件的突发性机率。  相似文献   

20.
王春旭 《南都学坛》2012,32(5):111-113
高校危机事件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演变表现为:高校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规模扩大、处理反应时间缩短、破坏性增加。高校危机事件发生演变的原因:网络特点加速危机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人弱化,网络传播应对工作流程难以制订,高校网络传播环境特殊。高校危机事件网络传播应对策略:建立预防机制、处理机制和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