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简说明     
书简说明(邓牛顿)茅盾和鲁彦都是浙江人,茅盾的家乡在桐乡,鲁彦的故里在镇海。鲁彦1901年出生,k匕茅盾小5岁。1928年茅盾写《王鲁彦论》的时候,他们都只不过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当鲁彦在文坛崭露头角,茅盾就十分关注他的创作进展,通过评论准确地指出其...  相似文献   

2.
王鲁彦(1901——1944)是我国“五四”时期优秀的前辈作家之一。他是认真的小说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他的一生著译很多,共计出版了三十几本集子。小说有长篇《愤怒的乡村》(又名《野火》),短篇《黄金》《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等;散文有《驴子与骡子》《旅人的心》等;翻译有《显克微支小说集》《世界短篇小说集》《犹太小说集》等。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鲁彦选集》,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鲁彦散文集》,并重印了他的长篇小说《愤怒的乡村》。据鲁彦夫人覃英说:“这三本集子可以说较全面的代表了他的创作。”鲁彦是一个忠实于人民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虽然经历过不少贫困和挫折,但  相似文献   

3.
一、写作时间辨 鲁彦的《听潮》写于何年,现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是一九三一年夏天,作者同他的妻子去厦门鼓浪屿时所写。”①;另一种则认为“是鲁彦在一九二九年写的。”②。那么,究竟那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呢?我们认为后一说才是可信的。因为这是鲁彦夫人覃英同志回忆所讲,并且曾前后两次加以肯定③。 二《听潮》侧重在听吗? 有些赏析的文章,认为《听潮》一文神韵全在“听”字上,甚至说作者描绘海潮,“不是观察入微,而是听潮入神”。其实,作者的写大海,是既有“观察入微”,又有  相似文献   

4.
1919年春,王鲁彦适值十七岁,为了分担父亲和家庭的生活忧愁,告别象诗一般令人陶醉的故乡,“跋涉山水去探开另一个憧憬着的世界,勇往地肩起了‘人’所应负的担子”,相信“将来有一个光明的伟大的未来”,前往上海谋生,生活并不象鲁彦想象的那么美好。不久,鲁彦在眼花缭乱,富贫、等级悬殊的大上海,开始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剥削  相似文献   

5.
1944年10月13日致梅林(茅盾书简)梅林兄:十日曾进城,因时间不够,未及访晤,回乡后便又伤风,十六日鲁彦追悼会恐不能参加矣。兹奉上国币壹仟元,请转致鲁彦夫人,区区之数无济于事,聊表微忧而已。并请对到会各朋友代达弟因病不能参加之意,至为感荷。专此并...  相似文献   

6.
前期的鲁彦,是以“乡土文学”代表作家之一的身分登上文坛的,他曾经以丰富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情调表现我们民族传统的心理和风习,从而显示其独特的美学倾向和对生活的理解思索,对此,我们应该加以探讨。 向善的焦灼和童真的寻觅 茅盾指出:“作者的向善心,似乎是在常常鼓励他作一个人类的战士,然而他又自疑没  相似文献   

7.
70余年王鲁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实际情况可分三个时期作全面描述、介绍和评价。其中重要专著和重要论文的主要现点、研究特色、历史地位、是非得失须作认真梳理和中肯评析;对一般文章也应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文化语境中,王鲁彦与左翼文学思潮构成了复杂的纠缠关系。一方面,他从切实的生活体验出发,在时代的感召下不断向左翼文学靠拢,创作了《乡下》和《野火》等极富左翼色彩的小说。在这些小说中,阶级斗争空前尖锐,农民彰显出决绝反抗的姿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由先锋,文化楷模”,鲁彦始终保持着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其创作实践与左翼文学的主流趋向发生了一些错位,比如人道主义思想的渗入和抒情气息的弥漫。但毋庸置疑,在20世纪30年代及以后,鲁彦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左翼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鲁彦与无政府主义者有过较为紧密的接触,他在行动层面所表现出的与强权的势不两立以及在社会改造层面各类实验活动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推断,他曾一度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学说。鲁彦早期创作中张扬的个性主义,随处可见的迷茫、感伤情绪,都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徐雁先生《旧书陈香》一书,涉及《猎书小记》、《猎书记趣》、《买书琐记》、《音尘集》、《围城》、《青春之歌》,以及《过去的中学》、《胡适选专业》等名新而实旧的书,又涉及毕沅、胡适、卞之琳、张中行、何为、鲁彦、艾煊等学人作家,向读者传递了书香,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徐先生深厚蕴藉的“书文化情结”、满溢纸背的古典情怀、情深意长的文学底蕴,是秋禾式书文化随笔文字的“人文三昧”。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反映1957年以后右派生活为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历史进行了还原和更加深刻的反思,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的同类题材作品。本文将以《中国:一九五七》,《乌泥湖年谱1957~1966》,“夹边沟记事”系列小说等为例.来谈下这些作品的艺术进步性。  相似文献   

12.
《金色笔记》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当今世界文坛大师级人物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62的作品,该作品被普遍认为是莱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莱辛的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了《金色笔记》这部奇特而新颖的作品,也涉及了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莱辛及其作品做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与中国乡土文学代表人物贾平凹虽然受到不同文化的浸染,但他们的作品均以乡土为背景,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而他们的最重要作品《傻瓜吉姆佩尔》和《秦腔》不约而同地将“傻瓜”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者,尽管这两部作品在篇幅和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作品中体现出了同样的民族精神。本文以两位作家的叙事艺术为出发点,探讨“傻瓜”叙事者在他们作品中的意象,揭示作家在物质至上的现代文化冲击下,对传统民间文化逐渐衰落的忧思。  相似文献   

14.
保护作品完整权对“歪曲、篡改”的认定以作者为本位,忽视了读者在创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可能导致优秀再创作面临侵权的风险。作者对作品的绝对解释源于保护作品完整权形成了天才的作者、情感表白的作品、客观性理解的基本结构。利用接受美学对以上要素进行解构,可以发现天才理念有失偏颇,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密切,对作品的理解具有不可摆脱的个体性和历史性。为了淡化作者至上的浪漫主义色彩,防止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滥用,可综合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规定。就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标准而言,在种类甄别的基础上,对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中的图形作品、模型作品和计算机软件适用损害作者声誉标准,对其他科学作品适用违背作者意思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创作“空白”论程国安在创作实践中,有些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不是直接地以情节、形象、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是用“兴在象外”的方式在作品中留下空白,使读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以再创造的机会对留下的空白进行填补。因为作品表面直接显示出来的思想是有...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作品大都以婚姻爱情为主线,通过她笔下所描绘的女性在婚姻与爱情之间的无奈纠葛,展示出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感情上的无奈和屈服。本文以张爱玲作品中女性的感情世界为切入点,用张爱玲的作品名做小标题,并以此为主线,探讨了女性在情感选择时的被动与无奈,进而向现实屈服,放弃感情,为物质而结婚的共同宿命。  相似文献   

17.
读瞿倩梅的作品,首先被她作品中所具有的磅礴气势所震撼。厚重的高岭土,几百斤重的方钢铁柱,同时佐以大漆、麻绳、普洱茶汤等自然材料,所有这些构成了她画面的主体。瞿倩梅在画面中创造了一种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第三空间,巨大的画面和复杂的肌理,以及丰满的艺术语言,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并赋予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以鲜明的触感。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研究中,肖淑芬教授是位有影响的学者。她以中华文化的高端思想站位,透析诺贝尔丈学奖的世纪现象,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跨文化文学研究;她以女性学者的独特视角,切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内部机理,提出了许多理论命题;她以敏锐独到的文本细读,梳理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艺术经典。这些,不但为当下的外国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地,而且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和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李仁彬作品     
学术点评 该作品表现了新疆北坡天山的美景,山泉溪流将天山乳汁倾注荒原倾入戈壁,使荒原化为绿洲。作品以溪为“画眼”,画中的景物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20.
荷兰画家埃舍尔以创作具有数学意味的作品而出名,也因此受到质疑。他的作品并非单纯的精确数学计算的展现,而是对人类视觉的挑战。他通过这些作品引发了关于“看”的哲学思考,让人们在看的同时怀疑看的结果。看的欺骗性、局限性、相对性和心理性,是埃舍尔作品中建构的“看”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