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黔古盐道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配送与贸易通道,对沿线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川黔古盐道作为通道的功能和使命已然完成,其价值实现了向文化遗产、文化教育、文化经济和文化研究的多维转换,功能也随之转型。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文化产业带是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川黔古盐道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发挥川黔古盐道作为一项线性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和功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川盐古道源于四川(含重庆)的产盐区,是川、黔、滇、鄂、湘、陕、渝等地的水陆混合型运盐古道,是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依托川盐古道形成的川盐运销,对促进沿线地区的开发、经济发展、文化交融及民族国家的治理有重大作用。川盐古道文化遗产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码头、会馆、庙宇、堰闸、碑刻、盐运器具及饮食、传统民间音乐、诗词等为核心,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潜力。应充分认识川盐古道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对其科学定位,采用文化线路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性、多层次保护及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川黔菜肴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探讨出其相异的原因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不同,即不同的人文文化与自然文化造就了两地菜肴文化的差别,而其相同的原因不仅是相互密切交往的结果,而且也是两者属于子母系统的关系。两者异同的论述有其厚实的现实论据与历史渊源论据。由于民俗的传承性使川黔菜肴永保各自的特色,而民俗的变异性和移风易俗的特点,将使川黔菜肴文化不断发展提高,这就是两者必然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学初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到今天的一切文化遗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和世界遗产运动的推进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实践对象和研究领域,建构“文化遗产学”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文化遗产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产业遗产、文献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学科的特点具有综合性、贯通性和应用性。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它的建构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诸多学者长期实践和探索的结果,反映了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历史、当代和未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追求社会平衡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思考,代表着一种新的历史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是文化科学与历史科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与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再造,是基于数字信息时代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背景下,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与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元素,更新或者赋予其于现代社会新的存在价值,并以此实践,去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于现代世界知识产权体系内进行保护的法律要件的研究。同时,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再造的创新实践为目标,探讨建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是培养和提升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苗语方言的现状 苗语方言很复杂,主要有黔东、湘西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其中川黔滇方言又分川黔滇、滇东北、贵阳、惠水、麻山、罗泊河和重安江七个次方言。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本文重点谈谈各方言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黔东方言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与保护:意义消解与价值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化石”,它所凝聚的文化在其繁荣时期的鲜活生命和社会价值,随着文化所属时代的结束而发生原生意义的终结;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在文化遗产这一“旧”的文化形体上又实现了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川黔菜肴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探讨出其相异的原因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不同,即不同的人文文化与自然文化造就了两地菜肴文化的差别,而其相同的原因不仅是相互密切交往的结果,而且也是两者属于子母系统的关系.两者异同的论述有其厚实的现实论据与历史渊源论据.由于民俗的传承性使川黔菜肴永保各自的特色,而民俗的变异性和移风易俗的特点,将使川黔菜肴文化不断发展提高,这就是两者必然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对提升文化旅游的文化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建构文化旅游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符合内在逻辑。以湖南省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分析其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视域下的价值认知、资源筛选、转化发展及宣传推广等互动实践,提出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阶段规律,因地制宜地灵活发展,同时需借助多元的政策制度及社会力量,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人本寓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长期存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实践活动的公共产物。从非物质文化到通过社会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最经济、可持续的方式来延续共同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根据文化的人本寓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并不直接体现于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属性上,而是体现在与日常生活以及外在客观力量的关联互动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赖于国家在场提供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而国家也必须迎合文化符号的运作规律,特别是日常生活作为文化传承发展场域的必要存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主体间的自觉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连续性和创造力,从而也能克服国家在场的客观性缺陷以及文化主体可能缺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建设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杭州大学城位于江南风格鲜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余杭仓前镇,大学城的建设必将造就新的文化内涵,并推进区域社会的发展。现实的问题是如何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通过与区域社会传统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一种新的创新文化,形成一个新型的现代社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参与行政模式,其中既有对文化多样性宗旨的正向坚守,也存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内涵的负向偏离和悬置,尤其是“标准化”的操作路径,使进入官方认可体系后的非遗不可避免地衍生出新的话语霸权、官僚体系和权力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原本带有生命实践性质的文化事象,被不断地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其情感结构内核特质减弱,符号标识利益作用凸显。只有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质性内核——情感结构,突出在地化的文化持有群体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回应文化持有群体的心理诉求,推动文化多样性的持续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构建当代社会文明和民众美好生活的优质基因。  相似文献   

13.
文化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是文化遗产传承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物理空间中存在的多元实践要求为文化遗产寻找一个适宜的传承场所,而社会空间中涉及的多重关系则呼唤走一条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体和谐之路。只有把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结合起来综合考量的文化遗产传承,才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语境中,遗产旅游与身份建构和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关系密切。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唤起植根于旅游者的心理意象、情感能量和文化记忆,从而维护和强化道德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认为遗产旅游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与互动仪式链呈现耦合状态,并作用于主体塑造、情感能量、集体兴奋和行为实践。遗产旅游的互动仪式有助于创新旅游体验,凝聚认同符号,激发情感依恋,汇集情感能量,塑造文化认同。在新的发展阶段,遗产旅游需要嵌入创新性互动实践,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文化遗产场景,在互动仪式中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遗产学研究视野探究长征时期贵州红色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与类型、特点与原因、结构与功能、保护与价值等诸多方面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红军长征在贵州形成的一系列"红色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并具有文化遗产的时间性、空间性、线路性、多样性、地域性和特色性丰富内涵,且在思想文化交融互动中促进了长征时期贵州区域性红色文化生态形成.长征时期的贵州红色文化遗产是贵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长征在贵州区域内进行伟大历史实践的产物,并具有红色物质文化与红色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双重属性,且以红军长征和转战贵州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为主体线索而展开的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一系列的红色革命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有贵州历史特点、区域特征和时代精神的红色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不仅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思想动能.建构长征时期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红色文化研究体系与红色文化利用体系,探究这一系统的、立体的、复合的、多样的红色文化遗产综合利用体系,对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红色文化遗产精神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也是新时代贵州文化遗产研究工作者的伟大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大学生放眼看世界,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开发潜能,解脱闭锁和发展个性。同时,增强大学生适应、协调、优化、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形成素质的基础。因此,社会实践应着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仅就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一浅析。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与社会实践的有人功能(一)社会实践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古…  相似文献   

17.
之前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认知及实践,由于较为重视物质和文化的视域,往往遮蔽了其他重要维度,而社会维度与生态智慧、物质与非物质等维度的互嵌性视角,是重新认知农业文化遗产的关键。本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尝试探寻深嵌于侗族梯田社会的标志性文化及其内生的互嵌结构,进而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富社会价值和意义,即以梯田为主体的侗族同胞的社会记忆与合作传统;以鼓楼为中心的侗族社会规范和集体情感;“四个鬼”释义中的侗族人民的世界观和文化表达。并藉由梯田社会的知识和运行机理,提出遗产地建设的新思路,在推进在地性产业发展的同时,亦有利于生态资源保护与社会永续。  相似文献   

18.
川鄂古道是中国腹地东西交流的一条重要文化纽带,其中盐运对于古道的形成和影响十分巨大,因而盐运文化也是川鄂古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柱县境内的盐道文化正是川鄂古道盐运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此地块状锅巴盐的地域文化色彩;并从私盐贩运的市场作用和人力运输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和文化来了解背夫,以丰富盐道文化;最后由地方演进与国家力量之间的相互融合来看盐道在整个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交流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郫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域内各类文化资源富集,分布广泛.本文从文化名人、文化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对郫县文化资源的构成和分布状况作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郫县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三个不足之处:一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二是文化品牌特色不突出,三是文化资源开发不全面.本文建议,郫县的城市形象可定位为"古蜀王都,生态鹃城";郫县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应立足于古蜀文化和生态文化;郫县的城市发展应着眼于建设西部健康休闲城.最后,本文还对郫县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施措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湘人入黔频繁。入黔湘人在平息社会动乱、维护封建一统、强化社会治理、复兴文教、推动新政和方志编纂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入黔湘人以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为指导,在晚清的贵州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改变了贵州旧的思想观念,推动了贵州文化快速发展,对晚清贵州优秀文化品格诸如开放与兼容并蓄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晚清湘人入黔,是省际人才流动的重要表现,对区域文化发展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