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文化底蕴越是丰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就越高。正是众多文人贤士游剡访古,使浙东剡溪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剡溪山水文化。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要提高山水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必须将山水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本文对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以下设想:再现“唐诗之路”山水旅游美景,并着重于按唐诗及有关文献、传说等增添新景点,沿江、沿山、于水中进行山水、文化全面开发,形成立体式、全景式的剡中山水文化游道;可开发出文化生态、修学、科考、宗教、节庆等剡溪山水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竺柏岳 《中华魂》2012,(22):38-40
浙东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漫游浙东的一条路线,它对唐诗旅游特色的形成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在唐代,浙东山水名扬海内,吸引众多诗人或从京、洛舟车南下,或自岷、峨沿江东流,问关万里,络绎而至。在唐诗初、盛、中晚的每个时期里,镜湖、曹娥江、剡溪、沃洲、天台等地留下了诗人们的吟鞭屐、棹声帆影,激发了他们登览怀古、吟咏风土、宅心物外、流连忘返的万般诗情,以至挥毫成篇,远  相似文献   

3.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展旅游事业极其重要的环节。没有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就不会有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旅游资源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即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由人文资源中分离出来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主体构成是山水景观、自然风貌,它集中表现在地理方面;人文资源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完善的问题,采用SWOT分析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历史文化在四平市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四平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之城"拥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以旅游开发规划为先导,提升旅游业质量,打造旅游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结果对促进四平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都酷爱游历,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伴随其足迹留下了一首首不朽的诗词。游历从提供感情喷发的契机、形象素材以及开阔心胸、熔炼意志三个方面对他的诗词创作有重要影响。反过来,承载了诗人情致和山水性灵的毛泽东诗词又已成为一种人文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着现代旅游的发展,并给予游人广泛而深刻的人文熏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都酷爱游历,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伴随其足迹留下了一首首不朽的诗词。游历从提供感情喷发的契机、形象素材以及开阔心胸、熔炼意志三个方面对他的诗词创作有重要影响。反过来,承载了诗人情致和山水性灵的毛泽东诗词又已成为一种人文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着现代旅游的发展,并给予游人广泛而深刻的人文熏陶。  相似文献   

7.
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是开发红色旅游的有效载体,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旅游资源。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稀缺性、文化性等特点。开发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应注重的策略是: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保护,建立科学的保护体系;整合区域的相关旅游资源,将革命文物与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注重求特、求新;开发区域内外旅游线路,形成内外循环;要突出特色,突出个性,突出文化,加大区域旅游营销力度;培养区域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湖南的旅游资源以人文资源为主,突出表现为名山、名城、名人、名情的特点,开发潜力巨大.在发展湖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注意重点挖掘异质文化、突出文化主题、增强文化旅游的参与性、搞好文化旅游商品的行销,还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  相似文献   

9.
古代旅游诗词是我国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旅游活动的宝贵记载。本文从旅游诗词的界定出发明确了旅游诗词的范畴,对旅游诗词这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旅游诗词的潜在功能和文化价值理应得重视和挖掘,把旅游诗词充分应用于景区景点的规划、导游从业人员的讲解等旅游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更好地服务现代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水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其符号意义附着于呼伦贝尔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基于其水域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将水域文化吸引物视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除此之外,产品结构另需包含服务、旅游设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等诸多要素。为突出地方水域文化特色,应重点设计开发水域观光产品、水域文化主题产品、参与型和体验型等类型的旅游产品,其开发路径朝向水域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域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以及水域文化旅游产品地方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英国汉学家克莱默-宾是唐诗英译格律体派早期核心人物,他在理解唐诗本质诗学特征的基础上以诗性语言赋予唐诗英诗表征,构建唐诗格律体英译经典。虽然他的英译存在文化误读与文学误译,相比其他汉学家“学者式”的英译,他的译诗是唐诗在英语世界最为优雅的诗篇,推动了唐诗在英语世界学术圈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山西鹳雀楼,是唐人登高赏会、吟咏寄情的名胜。今存九首鹳雀楼诗歌,分属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诗歌气象与情感基调随着时代的盛衰而变化。诗歌背后的诗心,折射了一个王朝的命运。盛唐鹳雀楼诗反映出无限理想中饱满激荡的力量;中唐鹳雀楼诗透出盛衰之变中无法承受的感伤;晚唐鹳雀楼诗反映的是残山剩水中无所适从的幻灭。  相似文献   

13.
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为读书界提供了相当的知识与思想资源。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者见识高,选录全面,评价公允。  相似文献   

14.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南文化的浮沉与吴中四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诗如何走向盛唐诗是研究盛唐气象生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文学繁荣的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忽视了在文化整合过程中江南文化的价值.江南文化在初盛唐之际从隐没走向复兴预示着唐代文学观念的本体回归,而吴中四士以淡泊旷达之人格境界、放浪自由的行为姿态进入北方社会而自觉接受北方文化的熏染,其江南水性的诗风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文学交融,成为初盛唐诗歌嬗变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严羽诗话批评崇奉汉魏盛唐的古典诗歌理论传统,追求"以汉魏晋盛唐为师"的文化意蕴。"以盛唐为法"凸显了严羽真切的诗话文艺鉴赏思维方式和"师古"的审美理想情怀。严羽一直期待从"学汉魏晋与盛唐诗"的传统诗艺理论中汲取教益。因此,对严羽"师古"审美情怀的作进一步的研究,对当下诗话文化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岚《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第一次依据两个重要文化现象———《神州集》的出版与美国唐学会成立将唐诗西传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对文本误读与唐诗还原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述在多种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展开,作者在深刻理解英美诗歌情韵的基础上对唐诗西传史作了周详的描述。著作融贯中西文化,体现出深思明辨与学术首创性,是全面系统研究唐代诗歌传播的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18.
清人笺注唐集数十种,其中堪称定本、善本者约十余种。这些注本辑录原作全备,考订、注释缜密,校勘精审,于词义诠释中探求诗旨,具有整体成就而又各具特色。笺注者治学严谨,操作规范,集思广益,保证了这批著作的学术质量,为学界所珍视。  相似文献   

19.
盛唐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表征是诗歌创作与演唱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唐诗成熟与繁荣又和唐乐有重要关联。唐诗在唐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歌诗”, “歌诗”的发展则与唐教坊关系密切,唐教坊作为一个准娱乐行政机构,在唐诗创作与传播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王立著《欢娱的巅峰:唐代教坊考》,从制度层面对此做一解读,并在方法论层面上做出了系列突破。   相似文献   

20.
开成年间试诗依“齐梁体格”是文宗本人的政治理想、对开元诗坛革新科举弊端举措的效法以及好古思想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直接产物。这种押仄韵而不拘平仄粘对、“体格雅丽,意思遐远”之体并非前所未见之“变体”,其最终所要追复的也并非本来意义上的“齐梁体”,而是初盛唐以来祧体齐梁、声律未谐、风格清新典雅的应制和试诗之体。除却文宗个人因素以及试诗一体独特的体制渊源,这一独特体制的出现又是中晚唐诗坛齐梁体“声病”特征集中凸显、唐诗自身体制演进以及唐人对齐梁诗的持续体认尤其是古雅一体的重新发现的共同结果,具有独特的体制与风格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