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伯利亚衙门十七世纪的西伯利亚衙门,是沙俄向西伯利亚进行殖民扩张的指挥中心,也是对西伯利亚实施殖民管理、进行残酷掠夺的行政中心。现分几方面将它的情况简述如下: 1、衙门的源起:俄国衙门系统的源起,俄苏史界尚无定论。据较为流行的说法,最早可上溯到俄国历史上的封建割据时期,即从1054年雅罗斯拉夫之死到十五世纪上半叶这一段时期,但衙门系统趋于完善的时间不会早于十六世纪末。俄国封建割据初期,罗斯各国王公、领主、大贵族的种种事务,分别由身边的家臣,仆役掌管。这些臣仆所掌各部称为“衙门”,主要是管理宫廷杂务和照料王公、领主的经济收益。随着事务范围日益扩大,宫廷中的行政司法事务和公国间的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2.
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报》1983年第3期报道,1982年11月在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举行了“西伯利亚民族的历史发展”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西伯利亚民族自治区和地区的科研机构、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负责人、党和苏维埃机关的领导人。会上讨论了十月革命前和现阶段西伯利亚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讨论了民族国家体制  相似文献   

3.
辽阔无垠的西伯利亚,曾引起多少人的恐惧和幻想。历史上,西伯利亚给人的印象是荒漠、冷酷。这里曾是流放地,被称为“罪孽的袋子”。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由于西伯利亚卓有成效的开发,而日渐为人们所注意,对西伯利亚的看法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个早就享有“金窖”美称的地方,又以丰富的森林、能源、动力燃料及应有尽有的资源而著称于世。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苏联的社会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其开发的成就使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西伯利亚的未来发展必将在亚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从历史与现实相结  相似文献   

4.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日在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的矛盾,归根结底是芙国"门户开放"政策同日本大陆政策的冲突.在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但两国间却矛盾重重,它们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两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是否出兵、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经济掠夺三个方面.前期日本占优势,美国后来居上.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920年初美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日本在单独驻军两年多后也于1922年lO月撤军.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城市概览》评介刘爽由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孙晓廉编著的《西伯利亚城市概览》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有限的篇幅对西伯利亚各大上城市从历史、地理、政策、经济、自然、交通、资源等方面做了概括的介绍和描述。综...  相似文献   

6.
实物税的历史渊源久远绵长。俄国是从十六世纪下半叶征服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以后,开始采取实物税这一古老的课税形式,对上述占领地区进行经济盘剥的。此后,尽管俄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实物税却一直保留下来,直至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它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由此可见,弄清楚实物税的来龙去脉,对研究西伯利亚的历史,乃至俄国史,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世界范围内的西伯利亚学研究正方兴未艾之际,第一部由我国学者独立编撰的西伯利亚通史问世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所所长、徐景学研究员主编的《西伯利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作为建构西伯利亚学的一项重要成果,填补了我国史学研究这—领域的空白。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与我国有着几千公里的边界线。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分化、改组的今天,西伯利亚作为东北亚区域最为广大的陆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其作用显得日趋重要。因此,这部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西伯利亚通史的出版,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俄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采金业仍保持传统优势,采煤业后来者居上.炼铁业曾一度发展势头强劲,但很快便销声匿迹.奶油加工业是这一时期西伯利亚最主要的创汇工业部门.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东部地区工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它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它又进一步加深了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西伯利亚对欧俄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十六世纪末,西伯利亚汗国解体后,沙俄势力越乌拉尔山而东。仅半个世纪,竟横跨两万里,直抵太平洋之滨,席卷广袤的西伯利亚。在这一过程中,“先头部队”便是俄国历史上称之为“营谋户”的人。研究这类人的社会状况和活动规律,对理解这段历史有重要意义。我国史界对本文所谈的“营谋户”并无统一译名。常见的译法有:“渔猎人员”、“渔猎户”、“猎人”、“狩猎人”、“狩猎家”、“捕貂者”、“猎貂”、“实业户”、“实业家”等等。译名的纷繁反映出我国史界目前对此尚缺乏深入、统一的认识。所谓营谋户,是指靠营谋某业为生的一类居  相似文献   

10.
西伯利亚移民运动与俄国的资本主义化进程刘爽在俄国近代历史上,向西伯利亚地区的移民占有重要位置。整个移民过程是与俄国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及国内矛盾激化所导致的社会系统的紊乱密切联系着的。从沙俄移民政策的演变以及移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11.
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再到今天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了迂回和曲折,140多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的实践到多国的实践的历史。这一段历史表明:作为人类历史至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相似文献   

12.
耕耘收获开拓创新──纪念西伯利亚研究所建所30周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为苏联远东研究所。该所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经中共中央国际研究指导小组批准成立的专门以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原苏联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现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这些民族被统称为“北方部族”。这些民族在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与我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如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社会状况十分相似,有些民族,如原苏联的埃文基与我国的鄂温克、原苏联的那乃与我国的赫哲,原本是一个民族,只是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俄侵占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才成了跨国而居的民族。十月革命后原苏联北方部族的社会发展历程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历程十分相似,因此原苏联北方部族目前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18年初,德·列·霍尔瓦特拟在中国哈尔滨组织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由于中国北京政府坚决反对,霍尔瓦特不得不于同年7月在中国境外的格罗捷阔沃(即绥芬河站对岸的四站)组织了所谓“全俄临时政府”。为了取得协约国支持,8月,又将其迁往俄国远东港口城市──海参崴。在霍尔瓦特成立“全俄临时政府”前后,在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还出现了几个自卫“政府”。如海参崴的“西伯利亚自治临时政府”、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临时政府”等。这些“政府”各据一方,互相冲突。结局是“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统一了西伯利亚,建…  相似文献   

15.
一、毛泽东首先提出社会开放思想,邓小平则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有人认为,毛泽东没有提出过社会开放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支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要弄清此问题,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社会开放?从客观方面讲,它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从主观方面讲,它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规律在人脑中的反,从主、客观这两面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就能有助于正确看泽东思想宝中的社会开放思想,这是思想是中国社会开放思想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将其应属于改造中国的实践.从信效西方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到信效国十月革命推翻反动腐朽的统治者,从而改变旧中国封建落后的历史,这一过程本身就包含有找开国门.向世界各国招收和借监先进和文明成果的思想和行动.应该说,毛泽东同志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十分丰富,1936年冬,毛泽东在延安与斯诺谈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事务”时提到,如果中国真正得了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将会有此过去更多的机会”,中国不仅同友好国家进行互助互利的贸易,而且”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新中国建  相似文献   

16.
帝俄霸占哈尔滨市政的历史始于中东铁路的修筑,其进程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营运而同步进行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中东铁路工程局阶段、中东铁路管理局阶段和“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阶段。一、中东铁路工程局阶段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在华利益的增强,引起了德、俄等帝国主义的不满。俄国政府为巩固其在华利益,增强掠夺能力,加紧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并单方面决定西伯利亚大铁路由中国境内通过,并于1895年8月强行派员进入我国东北勘测线路。1896年6月3日沙俄政府胁迫清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  相似文献   

17.
正人过四十,这时间列车就提了速,越跑越快。2018年,我五十岁;十年后,六十。一个很久很久之前从未想过的远方,远得仿佛在地图之外,可是,转眼就是下一站。二十五岁那年,我写了一篇文章,用自嘲的方式讽刺了一下电视主持的现状,名字起得有点傲娇——"渴望年老"。记得当时岁数大一些的同事,常常斜着眼看我,然后来上一句:"过些年你就不渴望了。"没错,这几年越发明白了他们斜着眼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地缘经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或资源超越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转化为国际过程.交通成了激活国际与区域经济的火车头.俄罗斯作为地缘政治上传统的欧洲国家,目前难以参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俄罗斯要实现强国富民愿望,必须发挥其欧亚桥梁的地缘经济优势,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国际联运是促进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与其说是一种情感,不如说是一种本能。德维·捷列夫涅六十多岁,粉皮肤,生就三岁婴儿般好奇的眼睛,缺左小臂。这名字俄语的意思为"两棵树"。他家墙上挂着熊的头颅标本。熊的眼神像德维一样天真,它微张着嘴,一边的牙齿折断了,头顶戴一个新鲜的花环。德维在熊面前诉说一大通独白。翻译保郎告诉我,"两棵树"对熊讲的话是:"熊妈妈,安加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实践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生活在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