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青 《浙江统计》2007,(5):42-43
近几年来,越城区人才工作致力于人才队伍建设和成长环境的建设,重心放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市场建设上,人才开发取得可喜的成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明显调整,整体素质逐渐提  相似文献   

2.
一 湖北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素以"唯楚有才"感到骄傲和自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湖北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和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科教大省.荆楚大地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3.
一、江山市非公有制人才队伍现状 本次调查共抽取非公有制法人企业221家、个体经营户986户,并以此为样本推算出全市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总数.江山市非公有制法人企业共有1407家:其中第一产业20家,推算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分别为46人、20人、70人;第二产业867家,推算出三种人才分别为4978人、3477人、13528人;第三产业520家,推算出三种人才分别为1982人、849人、3562人.非法人个体经营户共有27237户,个体第二产业8808户,三种人才分别为8009人、606人、11450人;个体第三产业18429户,三种人才分别为16110人、426人、3522人.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企业的人才状况特点突出,且人才质量明显优于个体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人才队伍基本情况1、人才总量比较大,具备一定的人才实力和竞争力。截至2004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人才293.8万人(按传统统计口径指中专学历以上人员或有初级以上职称),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7%。人才总量居全国第6位。其中,党政人才达20.96万人,占人才总量的7.13%;专业技术人才达129.4万人,占44.04%;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国务院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施“科教兴国”    需要高层次的科教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国家创新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需要创新型人才。相比之下,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研究,则远远不够。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说:“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显然,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任务。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必须具有“四个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临近 ,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 ,在许多领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现实。因此 ,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 ,是我们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入世后 ,我国最紧缺的人才 :一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 ;三是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 ;四是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 ;五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按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层次人才培养绩效评估结果的处理和应用是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地处理评价结果,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通过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才能使高层次人才自身、培养单位和使用单位做出正确的自我发展规划、培养措施制定和用人决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人才是能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当前,金华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素质低、专业人才少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通过"抓、选、培、引、聚、激"等措施,加速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培养目标的确定统计教育的目的和直接结果是培养统计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市场需求的内容、层次和结构来确定自己的目标。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一种高层次统计人才。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总...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提出我国统计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以"高科技统计手段、高素质统计人才、高效率统计机制,高质量统计信息"为标志的现代化国家统计体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会有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才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演化为开发智力和争夺人才的竞争。为此,四川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多渠道宽领域引进境外高层次的经济技术管理人才和科教文卫人才,为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境外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海外人才是人才引进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历来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激励政策、提升福利待遇等方式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初步建立起引智管理和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从有限范围、领域、地域到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引智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信息短波     
《四川统计》2010,(4):49-49
四川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居西部第一 近日,经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批准,四川有1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第三批“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名单,加上前两批11名人选者,全省累计有24人入选该计划,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据悉,24名入选者中,创新人才19名、创业人才5名,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16名、企业8名,他们是近年来四川引进人才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统计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面向 2 1世纪中国高等统计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高等统计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统计专业高层次人才将成为社会的急需人才 ,未来统计学与其它学科交互发展使高等统计教育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化 ;统计、会计核算的统一促进高等统计教育与高等会计教育的相互渗透。发展高等统计教育的战略选择是要重视高等统计教育在整个国民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发展统计专业研究生教育 ;加强统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追赶国际统计理论前沿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信息短波     
何飞 《四川省情》2010,(4):49-49
四川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居西部第一 近日,经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批准,四川有1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第三批“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名单,加上前两批11名人选者,全省累计有24人入选该计划,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据悉,24名入选者中,创新人才19名、创业人才5名,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16名、企业8名,他们是近年来四川引进人才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6.
唐丽聪 《统计与决策》2006,(11):158-159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日益成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得到这些人才,一是靠引进,二是立足校本培训.引进是有限的,人才来源的关键应该是立足自我培训.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本市各级人事部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人事人才理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加大人事工作两个调整力度,在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努力构筑社会人才资源高地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一、人才资源总量平稳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适当比例.1997年末,上海各级机关、国有事业企业单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6.28万人,国有事业企业单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77.83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组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30.49万人,离退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22.4万人.全社会人才总量已超过147万人,比上年增长4.26%.  相似文献   

18.
马慧 《上海统计》1999,(1):31-32
在我国,几乎所有财经类大学都设立了统计系、统计学专业.但据了解,近些年来,报考财经大学的学生中很少有人报统计系,研究生层次也一样.别的系、别的专业学生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但统计系统计专业却显得宽松.统计系统计学专业究竟是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它的课程设置、学科内容及专业前景如何?本文拟对此作一介绍与分析.统计学属于方法论科学.统计方法必须与应用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统计人才应该同时具有现代统计方法、经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方面的知识,即所谓“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加强企业统计人才队伍的继续教育,是企业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企业统计人员的现状剖析,根据企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企业统计人才队伍继续教育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汪洪涛 《统计研究》2006,23(10):76-80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现代企业竞争,尽管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竞争。企业发展需要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既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结果,也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条件。由于用人制度、税收政策、企业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内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是不一样的,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也是明显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调查了全国二、三产业每个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数量情况,包括分性别、分学历、分技术职称、分技术等级等方面的情况,目的就是希望了解我国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与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