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几乎没有一门理论学科与其历史能够象哲学与哲学史那样,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每一个大哲学家都把对哲学史的重新诠释作为自己研究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里应当提出的问题是:哲学史究竟有什么意义?其本质是什么?哲学史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创造的思想源泉?显然,这是哲学史方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确立如下思想:(1)哲学作为文化精神之“硬核”,集中展示着人的本体论存在状态及内蕴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基本矛盾,体现着主体对这一基本状态之根本改变的终极关切;(2)哲学史是人类在历史维度中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对自身本体论存在的分裂及矛盾冲突之展现和逻辑融通过程,它既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史,又是自身存在状态的表现史;(3)因此,哲学的对象研究和哲学史的元研究本质上是统一的,哲学史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汤建龙 《江淮论坛》2002,18(5):47-51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本体论的实质及其理论形态,把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相互矛盾、对立的认识在三个层面上作出统一的理解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或是对本体论思维的超越,这三种理解是不矛盾的,而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相对于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和旧唯物主义相对,作为实践的、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本体论思维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体论问题有着深刻的人性根据和哲学思维根据 ,是任何真正哲学都难以回避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传统本体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性 ,但它终究只是本体论问题的一种历史性解答方式。批判和超越传统本体论 ,是马克思哲学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重要基础。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显著特点在于 ,他坚持实践论思维方式 ,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 ,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 ,并把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问题的探索之中 ,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探索根本置换了本体论研究的问题域 ,鲜明地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人道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定。深入理解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 ,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哲学本体论是整个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础,一种新的哲学学说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对本体论问题的新的回答。现代西方有些哲学家试图把本体论问题“悬置”起来,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哲学学说中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任何一种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观点,都将有一个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这个基础或出发点就是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了以往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辩证的物质本体论,从而结束了哲学史上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争论。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过程中企图在本体论这一重大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修改,用所谓实践本体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5.
追寻世界的本原,探索存在最普通的本质根据,是本体论哲学亘古悠远的永恒主题。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不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哲学家又都用同一个范畴来表述自己关于本体的思考,这个范畴就是实体。实体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基本链条,它把哲学史上所有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联贯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体恰恰构成了从古到今所有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之间最本质的内在联系。因此,用实体来指称这种思维方式应是顺理成章的。哲学最深刻的进步莫过于思维方式的变革,作为这种变革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实体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区别?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的元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最终必然地汇集到了这样一个课题上,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本体论者”和“无本体论者”的对立。因此,究竟什么是哲学的本体论?本体论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体论在一定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整个哲学史发展中的命运如何?这是我们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保留本体论还是取消本体论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元哲学的角度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中西哲学都提出了各种形态的本体论模式,它们之间不乏共通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理路上的不同。中西哲学本体论的比较对于哲学研究和思想创新无疑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一般哲学史论著中所谓“本体”,是一个翻译名词,同样,所谓“本体论”也是一个译名。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也有“本体”一词,其意义与翻译名词的“本体”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没有与西方所谓本体论类似的学说呢?如有,中国的本体论起于何时?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9.
哲学本体论是哲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本文认为追求终极价值和形上境界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旨趣。中国哲学本体论一般是以“体用”范畴来表征的。“体用不二”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基本特质。中国哲学本体论有多重的内涵和多种的形式。“体用”范畴表现了中国哲学特有的话语形式,从而显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以前的本体论)价值特征的分析,对于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的实质的探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以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当代意义的相关研究等,人们的理解仍然有分歧.回顾、总结和反思近年来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关系的研究成果,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此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青年卢卡奇深刻批判了近代形式理性的物化结构.卢卡奇认为,近代形式理性是一种反思的、历史的和总体的理性,它是以认识论表现出来的本体论.思维遇到既定性的、非理性的事实,使近代哲学陷进主客体二律背反的理论困境.德国古典哲学乃至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试图通过实践、艺术、历史、文化等路径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是在更高层次上说明了它的不可解决性.卢卡奇利用总体性辩证法,揭示了具体历史的内部结构.他把"主体-客体"的认识模式从空间结构维度推及时间历史维度,以主体性原则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新构建,从而超越了形式理性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研究,认识了西方哲学和传统哲学之后,从哲学意义上研究韩国儒学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在日帝殖民时期韩国传统哲学研究有"停滞史观"和"民族史观"两个方向,解放后,韩国的儒学研究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研究相比,韩国传统哲学虽然有些受冷落,但相对于哲学上的其它研究领域,前景并不黯淡。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甄陶 《晋阳学刊》2005,1(2):53-59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因为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而这种前提又必然从始至终贯穿在系统之中,贯穿在过程之中。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是否相容、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生命源远流长,先秦以来的思想家大都在哲理阐发的过程中关注现实政治“,学而优则仕”的价值理念促使入仕者的理论世界与政治实践对接。随着日新月异的历史变迁,中国传统哲学逐渐以开放的襟怀融外在思想为内在智慧。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实现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符合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精神。“以人为本”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时代阐发,力图和谐地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开启与时俱进的价值视域。  相似文献   

15.
寻求哲学合理的存在方式,是今天困扰人们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此问题上,最为根本的是如何理解哲学与生活的真实关系,即回答哲学究竟应成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主人"还是"仆人"。在哲学史上,以传统形而上学为代表的哲学形态长期以来把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宰"作为哲学的使命,其结果导致了人的思想和生活的抽象化。这是哲学陷入深层困境、人的思想和生活陷入深重灾难的重要根源。抛弃和摆脱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人"的欲望,甘心成为"幸福生活的仆人",这是哲学的重大觉醒,也是兑现它为人类服务诺言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董淮平 《北方论丛》2007,(5):99-103
在孙中山先生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中,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大体可通过三个层面得以展示:一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定位;二是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首肯;三是对于中华传统道义价值的体认。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认同,不仅仅出于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热爱的情感,更是回应民族生存危机的策略表达。他将传统的"宗族"组织架构、"忠"之准则、"王道"观念等等,通过切合时局的新内涵的灌注,转换成有助于推动现代国家建设的积极因素。孙中山思考问题时的"西方"与"中国"双重知识谱系的作用,使之有能力去完成将现代化理念楔入中华传统符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凡涉及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必然离不开"理解"与"批判"、"继承"与"原创"、"传统"与"现实"等关系问题.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所谓"批判",应是在全面深入理解基础上所作的内在性的批评,而不是毫不相干的外在批评;所谓"原创"和"创新",不应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或剑走偏锋,而是在真正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所作的开拓,是扬弃(既保留又克服);弘扬传统并不意味着脱离现实,而是调动并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资源,以其中的某些因素介入、参与、批判、提升现实,促使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很多教科书式的哲学史著述,读起来味同嚼蜡.其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对哲学这种思想活动的理解有偏差,即把哲学当作一种制作好了的知识,而不是一种思想方式.结果便是对某些哲学范畴或命题含义千篇一律地重复,从而失去了哲学应有的灵气.由于教科书负有向读者提供相对客观的哲学史知识的任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叙述古代哲人的思想成果的同时,把哲学思考的方式也带给读者? 后者是问题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一 伽达默尔坦言,"像古老的诠释学那样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技艺学',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并不想炮制一套规则体系来描述甚或指导精神科学的方法论程序"[1]<第二版序言>)>,他所关注的是"超越我们的意愿和行动与我们一起发生"的东西,明言之,就是在理解过程真实地呈现在我们意识之中的东西,亦即构成人的此在的存在状态的东西.如果我们承认人人生而平等,自有其存在的根据与合理性,那么,构成人的此在的理解就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具备了勇敢、大度、聪敏、强记等品质,与《论语》中提到的古代圣人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论语》来说,所谓的"哲学王"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或称"士"、"大人"或"成人"。当所谓的"哲学王"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会有怎样的遭遇?对此,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核精华的前提下,对其加以灵活变通和扬弃,切不可固守陈规,应把经典放在现代语境中加以解读,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将其内化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