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人”一词源于何时,恕我孤陋寡闻,尚未得其详。“读书人”一词的含义,也要在此向有道者讨教。不过,据我的了解,读书人无论是在学堂还是在私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的读书,并且不会因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或优劣而放弃读书。读书的目的或有不同,但苏泰的头悬梁、锥刺骨是读书,车胤的囊萤照书是读书,匡衡的凿壁偷光也是读书,韩愈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是读书。总之,士林总总,千奇百怪,各有风采。不知从何时,读书的味道变了,读书人也发生了变化。读书可为稻粱谋,读书…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科学界本身,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够深入。造成不深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言之,有如下几点:1、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它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影响之深、之广、之久远,是其它各家所无法比拟的。两千多年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作为行为准则、作为清规戒律。这就是所说的文化积淀、民族心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功利主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似在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而实质上,读书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冶于人”。这就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功利法。读书是为了升官进爵,为  相似文献   

3.
本来,“长江《读书》奖”的评选是读书界的一件幸事。但大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评奖竟然评出了一个“《读书》事件”。据笔者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观察,这个事件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有人评判这个奖有失公允,基本上是《读书》自己的人(编者和作者)给自己评奖,谓之创“中国学术腐败之新高”;二是由此引发了一些人对《读书》这两年来立场的不满,使之成为宗派的刊物;三是对《读书》的批评引发了一场斯文扫地的人身攻击。在香港的《读书》作者、“长江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甘阳在没有弄清楚批评他的文章作者的情况下,用典型的“文革”…  相似文献   

4.
<正>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是主张以“义”为重的。但却并未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更没有以义来否定、压制人们对利的正当追求。先秦儒家承认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乃是人之本性的一个方面。孔子说:“富与贵,是人  相似文献   

5.
出自“奉儒守官”之家的杜甫,读书、为官、治国、平天下,是其一生的襟怀和追求;访道求仙,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企图为自己寻一条通往仕途的“终南捷径”;出入佛门,一为口腹之需,二为抑郁情结的驱遣。与释、道二门的交往,不仅与其儒学追求不相抵触,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印证了杜甫儒学追求和邦国之思的执着。  相似文献   

6.
阴山学人     
《阴山学刊》2011,(2):F0002-F0002
赵建军(1973-),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200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以读书治学、传道授业为平生职志,既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知识分子人格,又博学精思,致力于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7.
朱熹认为死生有定命,是宿命论者,但是朱熹又主张“罕言命”,其原因是他认为“人欲避祸,终不能避”;“气之命”无法操控、“理之命”人可以把握;“若尽言命,恐人皆委之于命,而人事废矣”。朱熹“罕言命”虽然存在瑕疵,但是当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朱熹的“罕言命”启示我们不畏命,把握“理之命”,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有上进心,有勇气、有信心、有恒心,就会不断战胜困难,不断进步,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另外,朱熹“罕言命”对当今破除迷信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这是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的“名言”.但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阅读兴趣是要靠教师来带动的.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使教师充分地汲取大地的养分,才能使得教师的“人生之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才能使教师的“教育之树”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9.
“对应式”读书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之一。所谓“对应式”读书,就是指根据需要,在可能选择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读书内容,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的一种读书学习方式。例如,专业学习、专题研究等等。古往今来,它为人们所常用。但是现在当人们跨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以后,它和人们一起面临着这个时代在知识需求上所提出的挑战,人们就对它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对应式”读书究竟有哪些“利”和“弊”?在今天它是否仍有使用价值?怎样才能扬其长、避其短……这是读书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时代发展后产生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闲话读书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人们对读书的功用早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演变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极端说法,将读书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境地。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已有一代文学大师提出“万般皆上品”的说法,但是从来也没有人敢于低估或者排斥读书的作用;即或在左倾猖獗、文化遭殃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仍是求知若渴,冲破钦定的拘囿,偷偷地找书读。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功用,只有真正的读书、爱书人才能深得其中三昧。应该说,倘若剔除封建性糟粕,我国古人关于读书功用方面的议论,还是有许多值得品味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老人从自己一生读书写作的经历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读书经验,即: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它十分精当而传神地概括出了非凡的读书意义、痴迷的读书习惯、精明的读书选择的极其宝贵的读书真经,一语道尽了古今中外所有读书人的“悦读”审美感受。如果说“读书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之“果”的话,那么,“好读书”与“读好书”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之“因”。三者之间,因果关系甚明。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中,儒家道德哲学以人的完善作为生命的内在追求,并强调个体的完善寓于社会的完善之中;“内在超越”与“社会超越”是个体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是个体的人获得人生意义或价值的有效途径。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儒家荣辱观中,“知耻”是人之为人、人之异于禽兽的最基本的要求,“知耻”以“为人”、“心安”为基本价值目标;“求荣”则以实现生时的“为人之尊”和生后的“精神不朽”为价值追求、终极目标。儒家荣辱观这一伦理精神,对于扭转当前公众耻感意识淡化和底线伦理下滑、救治当代人精神家园缺失的“现代病”、帮助人们养成珍视现世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实现人生境界的自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然化” 是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理想.人们在追求“以人合天”、“乘物以游心”的自然审美活动中,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并力求使自己的身心与自然合为一体,以求至高至美的精神的自由与愉悦.  相似文献   

14.
富民,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核心。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充分肯定,人们是要求富的。他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人们为追求财富而“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然而司马迁对求富的人并不是同等看待的。他所称道的首先是求富的人们中的“布衣匹夫”、“编户齐民”。《货殖列传》中主要写的就是编户齐民从事生产经营,获利致富的事迹。这些人从事农虞工商,地位低下,特别是商人,被称为“贱行”,汉兴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打击措施。司马迁却将他们中的富者跟王侯进行比较,认为“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是“素  相似文献   

15.
55年前,当沈钧儒代表各界人民庄严地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挽幛覆盖在鲁迅先生身上时,鲁迅就不仅仅作为新文化的奠基人,而且作为一代文化伟人,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魂为人们永远怀念。人们仰慕他的辉煌业绩,更崇仰他的崇高和伟大的人格。如果说西方古代先哲苏格拉底不是作为“神的形象,而是作为人的形象的代表者”出现(马克思语).那么鲁迅便是东方现代所产生的“人的形象的代表者”。作为‘人之子’,他一生追求内心世界的自由,追求灵魂的真善美。在贯穿于他一生的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的观照和驱使下,他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殊死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搏斗,达到了“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的极高境界。这是鲁迅之为鲁迅的魅力所在。尽管当代中国已不可能再现一百多年前这个中华民族的精魂.但让人欣慰的是他的灵魂.他的人  相似文献   

16.
柴秀波 《晋阳学刊》2007,1(1):76-78
人的生存承载着意义,意义引导着人的生存。在现代社会,信息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人们在各种方向的生活潮流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很多人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已无暇去追问我生存的意义何在等超越性的问题,失去了追问意义的自觉性。这种状况反映在人们的精神领域里,就会有“无家可归”之感、空虚失落以及失去对崇高的追求。因此,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生存的意义世界,是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所应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的伯夷形象是较为清晰的,孔子在《论语》中给予了伯夷“仁”的评价,这从“求仁得仁”中即可看出.而在孔子看来,伯夷之“仁”则包含有三个重要内容,即“让”、“义”、“忠”.伯夷之“让”是伯夷之“仁”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伯夷之“义”则是伯夷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因此不仅可以将伯夷之“义”视为伯夷之“仁”的重要内涵,也可将伯夷之“义”视为伯夷以“仁”为目的的“行义”.而伯夷之“忠”则是伯夷之“仁”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伯夷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杀身成仁的精神,也是伯夷之“仁”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所谓“约取实得”读书法,就是读书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得,还不如每天记一点,似乎取之不多,但日积月累,实际收获却不少。 此读书法,是叶奕绳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说:“不如予之约取实得也。”“约”即“少”的意思。 叶奕绳,是明末清初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一  从程序的角度看 ,本次“长江读书奖”之评选的确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是 ,发起和组织其事的机构成员的作品最后得了奖。而且 ,由于对章程的有关条款尚有不同的解释 ,所以获奖著作的类型也引发了争议 ,无法令人对最后的结果心悦诚服 ,不能避免人们瓜田李下的猜想。这样的猜想的确不大好 ,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可能会让一些涉“案”人士有一种受伤害感 ,不过从来制度设计的基础都是将所有的人假定为利己主义者。甚至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语境下 ,这里的假定本身就是一种假定 :人们之所以要设立“长江读书奖” ,之所以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也引起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利益观念等的变革,其中追求实惠的观念呈上升趋势,而一向以理性思维为起点的哲学被冷落,以至出现了“哲学的贫困”.哲学果真失去价值了吗?人们在价值追求中果真不需要哲学了吗?显然,答案不是而且也不会是肯定的.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管见.哲学出现“贫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包括部分搞哲学的人)在认识上产生误解,以为哲学无用,不能够带来“实惠”,因而对哲学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哲学自身的“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