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我对于詩經陈風月出篇的解釋与旧說大不相同。王季星先生看到了拙作“詩經引論”和“詩經选注”,針对我的論据,提出批評,因而他的批評比較具体而深刻,这是更值得欢迎的。但是他的批評僅僅是發揮了旧說,似乎还未能够推倒我的說法。此詩的第二章:“佼人懰兮?标懙旅鹘浀溽屛?“刘本又作懰”腋葑鳌傲酢钡墓疟?根据“刘”字的本义是“殺”,來理解此詩。王先生根据張揖埤蒼“刘”字作“嬼”而解做“妖”,又举玉篇廣韻等書为証,从而得出这样結論:“可見  相似文献   

2.
孙作云先生的“小雅大东篇釋义”一文,發表在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号“文史哲”上。这篇文章对“大东”篇的題义、詞句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对这篇詩的寫作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歷史事实也加以叙述和印証,同时也从总的方面,指出这首詩的思想价值和藝術价值以及它在詩經三百篇中所占的地位。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是確有见地,很值得重視的,但亦有些地方,个人認为还稍欠妥当,現在把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意見寫出來,请孙先生和读者指正。(一) 孙先生在文章的开头一句,就指出“大东”篇“应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文学遺產上看到刘射先生評“乐府古詩”的文字,其中提到徐澄宇先生解釋短歌行一篇,說是曹操思念刘备之作。刘射先生認为这样解釋,沒有歷史根据,不合乎詩意。随后徐先生的反駁說:“从前人对这詩有多少推断和理証,我是有点根据的”。徐先生所根据的究竟是怎样的推断和理証,未敢悬揣。玆就我平时对此詩的理解,写了这篇試解,確当与否,自不敢必,愿意提供大家討論的参考。短歌行一篇,在我看來,是曹操詩歌里一篇最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詩的思想情感,是表現了他对于統一事業不能完成而生的憂郁,和虽未完成統一,并不灰心,仍要積極進取的豪迈心情。詩的主要思想,还在積極進取一面。这样說,是根  相似文献   

4.
王鄰苏先生的“史漢选讀”一九五六年一月,上海春明出版社出版。計选錄史記十二篇,漢書五篇科吮容^詳尽的注釋,并有逐段的“說明”和全篇的“題解”。王先生这种辛勤劳动的成果,“对于爱讀我國古代的傳記文学者,当有参考的阶值”(见本書內容提要)。关于該書的“說明”“題解”本文暫不論列,僅对注釋部分提出些膚淺而不成熟的意見,向王先生請教,并和大家討論。首先就注釋的体例說,令人感到蕪雜: 一、就使用語言說,一条文言,一条語体,甚  相似文献   

5.
讀了高亨先生对“詩經”中“陈风”“月出”篇的新解和他的几篇答辯文章以后,觉得还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现在就把我的一些看法写出来,是否有当,尚望高先生和讀者們不吝賜教。高先生在为答辯王迺揚先生的批評而写给“文史哲”编委会的信中說:“我理解此詩的主要根据是此詩第二章說:‘佼人(忄刘)兮’。旧說‘(忄刘)好貌’。而陆德明“經典釋文”載詩經的古本(忄刘)作刘。”他认为“詩經的古本(忄刘)作刘”,于是便从“尔稚”、“尚書、“詩經”、“逸周書”等古籍中找出了“刘、杀也”的古訓,并又根据第三章的“燎”的本义是焚燒,从而便認为第一章的“僚”乃“繚”的借字,于是便構成了“  相似文献   

6.
四封建初期的詩歌(續) 5.從詩經到楚辭 詩經的時代到春秋為止,戰国便是屬於楚辭的時代了。詩经各篇的作者難以查考,现在能知道的除許穆夫人外,只有公元前九世紀的尹吉甫(崧高和烝民的作者),前八世紀的寺人孟子(巷伯的作者)與家父(節南山的作者),前七世紀的奚斯(閟宮的作者),但是他們的面貌都不很清晰。到戰國時,却出現了空前的大詩人屈原。詩經裹邊沒有包括樂章以外的作品,也沒有包括孔子死後的作品。但是詩經以外,詩經以後,流傳至今的詩歌也不在少數。見於青銅器和石刻的如虢季子白盤銘、石鼓文等。見於古籍的如左傅所載宋城者謳(宣公二年)及南蒯歌(昭公十二年),國語所載暇豫歌(晉語八),戰國策所載彈鋏歌(齊策四)及易水歌(燕策三)等。這些作品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初期的社會生活的某些面貌。其中有一部分詩歌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因爲它們可以說明從詩經到楚辭的過渡,可以說明楚國文學的起源。我們在上邊曾講過,由於經济的發  相似文献   

7.
说“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詩經分“風”、“雅”、“頌”三类。关于“風”和“頌”的解釋,大家似乎已經有了一致的意見。那就是:“風”的本意指音乐和歌謠,“國風”就是各國的音乐和歌謠;“頌”的本意为“容”,“容”就是帶跳舞表情的祭神歌;唯独对于“雅”的解釋,大家还沒有一致的意見。  相似文献   

8.
在这里,我想就詩經的性質來談談詩經的翻譯問題。詩經是我国最古的詩歌总集,其最晚的詩篇距今也有二千几百年。以現代語翻譯詩經的工作曾有不少人从事过。各家譯法并不尽同;然而大家尚处在摸索的阶段,很难說誰的方法是最好的。其实,把各种譯法归納起來,也不外乎两类:一部分人主张譯文必須絕对切合原文,企图使譯文兼起注释的功用,給讀者以比照閱讀的可能。有人就这样說过:譯文的“字句不要顛倒”,要“保存些原有联  相似文献   

9.
再谈陶詩     
前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陶詩的文章,題目是“談陶詩中的‘靜穆’”,發表在“文学遺产”第210期上。在那篇短文中,只講了一点我对陶詩中一部分被人視为“靜穆”的作品的理解。其他問題,本想另写一篇文章談談,但限于时间,一直未能动笔。后来,慢慢好象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最近,讀了許多同志討論陶詩的文章,其中不少的意見我是同意的,但有些地方和我的看法还不很一致。趁着大家还正在討論陶詩的这个机会,我想仍然把我的  相似文献   

10.
一我对兩种不同意見的看法从“經济研究”1956年第四期上登載了江詩永同志的“論商业利潤与純粹流通費用的补偿問題”一文后,引起了各方面的热烈爭辯,先后有徐毓枬、樊弘、蔣学模及宋承先諾同志各抒己見,展开了論战。大家在探討的过程中,关于純粹流通費用的补偿源泉問題,关于純粹流通費用中不变資本(即K)部分的补偿形式問題,大体上可以說已經有  相似文献   

11.
自从平心先生提出了生产力二重性問題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有的贊同,有的反对,至今还没有确定的結論。他在“四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中,提到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意見,他说: “不但有好多同志来信或口头同意我的見解,就报刊上刊載有关生产力问题討論的文章来看,也并非没有人同意我的論点的。例如在我发表了‘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之后,齐蓀同志在《文汇报》一篇短文中就采取了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与物质技术属性的論点(他的解釋同我略有出入)。”因此,不能不把我对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見,加以更詳細的说明,請同志們批評指教。首先,我把在《文汇报》发表一篇“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嗎”短文的原委說明一下。当时写那篇短文的原因,是解答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問題的中心,在于有人誤認为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因而产生了美国和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彼此相差不大为何生产关系各有不同的疑問,于是根据本人不成熟的意見,写了那样一篇文章。在那个时候,根本未曾留意到平心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韓非子一书有解老、喻老两篇。喻老篇用历史上的具体事例,証实老子书所提出的見解。解老篇提出了韓非自已对于老子书某些章节文句的看法。这两篇虽然都是解說老子书的文章,但它表現出韓非自己的独到見解与思想体系。有人认为解老篇既然有唯物主义的見解,就可以进而証明老子书的思想应該属于唯物主义一方面,这种看法,值得商量。我认为解老篇的見解与老子书的見解,有其相同的地方,又有其不相同的地方,就提出无为、无欲的見解說,是两者相同的地方,就它們的思想体系说,解老篇应属于唯物主义方面,老子书应属于唯心主义方面,是两者不相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盛唐詩人岑参的詩篇,不少人都認为他是“歌頌武功”的,如黃蘭坡先生便有这样的見解:岑参詩篇大都以边疆景物为題材,并且多半是在做安西節度判官时候作的,由于当吋唐帝國國力还較充实,他从軍远行,作詩歌頌武功。而陸侃如、馮沅君兩先生在他們合著的中國文学史稿中,更認为  相似文献   

14.
一“長生殿”是我國古典戲剧中一部杰出的作品,这是任何人都承認的。但涉及到这部作品的具体內容,特別是涉及到它的主題思想时,問題就复雜起來。这突出地表現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对于“長生殿”的討論中。这次討論是很惹人注意的。因为在这里存在着針鋒相对的意見。而且这兩种意見在全國來說也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潛先生发表在《新建設》1960年4月号的“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一文,副标題曰“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踐观点”,他說列宁的反映論还不足以完全解决美学根本問題,尚須加上馬克思論艺术时所持的、与“社会意識形态的观点”相并行或相結合着的,“生产实踐的观点”那一論点的补充論証。其中关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的解釋,又是他在“美学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美学?”一文相关部分的进一步发揮。全文处处引証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为依据,不少地方把問題談得相当深入,值得特别重视。但他关于美的基本看法,在这一篇里虽未明言,在前一篇里却依然坚持“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統一”(加了“辯証的”三字),“純粹主观的美与純粹客观的美,都不存在”。正如(?)仪同志所指出的,他仍是保持着旧观点,只是作了新說明。朱先生这篇文章的內容很丰富,涉及不少美学根本問题。其中有些見解,并非都是錯誤的,甚至很精辟,本文不一一分析。只拟圍繞何謂“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及其附带有关諸問題,試提几点质疑,向朱先生和致力于美学研究的同志們求教。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批評、文学研究、以及典型問題的討論、社会主义現实主义的理論的鑽研上,我們总会接触到美学思想、美学原則、美学評价,以及美究竟是什么等一系列有关美学的問題。这問題原是非常抽象而复杂的。国內学术界关于美学的著作,原不很多。蔡仪同志的“新美学”,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及“談美”等,虽然較有系統,但他們的論点,却不能說是没有問題。尤其是朱光潜先生的見解,更加值得批判和研究。去年文艺报十二期上,朱光潜先生发表了一篇自我批評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  相似文献   

17.
“論孔子思想”一文是我于1957年上半年写的,发表在同年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第四期。当时写那篇文章,是基于不滿于現在一些書刊中关于孔子若干具体問題的以及对孔子整个思想的簡單化和絕对化的解釋、看法。举例說,如解“天命”之“天”为上帝,“命”为宿命論,說“中庸”为調和、妥协,否認孔子思想中有辯証的和唯物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于几种刊物上讀到一些討論老子問題的文章,不禁見獵心喜,我也愿意談談我对于这个問題的看法。我的看法基本上是同馮友蘭先生“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問題”(1959年6月12、13日“人民日报”)一文的看法对立的,因此卽用上題命篇。还望馮先生和与馮先生的見解相同的同志們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9.
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代陆机的《文賦》,是我国文艺理論批評史上的一篇极为重要的作品,而《文賦》中的重要論点,应当首先数到“緣情綺靡”一說。可是,“緣情綺靡”四个字的确解到底如何?看上去,似乎不复杂;稍一追求,則問題就很多了。大約从唐代开始,人們对这四个字就有了誤会、錯解。这种誤会、錯解,在詩坛上起了  相似文献   

20.
殷代的奚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為要考證殷代的奚奴,必須先解釋古文字中的奚字,因為要解釋奚字,便聯想到古文字在時間上的限度和已識未識的數量,以及個人多年來研究的一點體驗與意見,特在引首附帶簡述之。 首先須聲明,以下在前面所說的數目字,都是些輪廓。截至現在为止,我們所見到的古文字,就時間上說,它的上限,約當夏代後期,前十七至十八世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