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平息,2009年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目前的认识还很模糊,面临当前国际及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性的合并重组浪潮、欧元的产生等趋势,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会给中国以更加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
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亚洲经济缓慢复苏,将以2%~5%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的经济将仍以7%的速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内经济加快转型,民营企业也将进入"二次创业"的高峰期.民营企业如何改善内外的融资环境,适应新形式,促进经济发展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6年底,越南在历经11年的努力之后,终于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面融入了期待已久的国际大舞台。越南人为此在美好憧憬中大幅提高了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直面WTO     
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后,于今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13亿中国人从此无一例外的都要直面WTO。 外资:实现“双赢”。我国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国内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必须引进国外资金。今年1到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74.4亿美元,增长20.4%。加入WTO后,意味着经济环境的重大实质性改善,尤其是过去的10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今后10年,有望保持在7%左右。这对一直低迷的世界经济和外商有着巨大的吸引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入世"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利于优化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旅游业运营机制,这也促使我国迅速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旅游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尽快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稳定、快速、健康地运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加入 WTO,中国得到的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 ,加入 WTO能使中国经济更进一步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能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 ,加入 WTO又使中国经济在更加开放的世界里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在加入 WTO问题上 ,中国应以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为基础 ,坚定自己的立场、原则 ,充分利用 WTO有关条款保护自己 ,勇敢地面对挑战 ,在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8.
随着 1 1月 1 0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签字仪式的举行 ,关于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各种议题一时成为各界人士谈论的主题。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 ,业界与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些观点 ,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加入WTO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改善供给状况。其理由是中国入世后随着投资环境和法律与国际惯例靠拢 ,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 ,会形成对中、高档写字楼及住宅的需求 ;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有利于改善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开发融资环境 ,降低融资成本 ,进而改善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状况。另一种认为加入WTO对中国房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在为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的同时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会计 ,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交往中 ,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过 1 3年的艰苦谈判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融入国际社会主流 ,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但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应如何因应机遇与挑战 ,适应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 ,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课题。1 995年 1月 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被称为世界经济大厦的三大支柱 ,WTO及其前身GATT所奉行的贸易自由化、非歧视、取消数量限制、透明度等原则确定了当今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 ,为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WTO的作用更堪称是“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及出口企业100强数据,从出口总量、增速变化、区域分布、结构分布等多个角度透视入世十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深入剖析入世十年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成因,并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及出口企业在进一步"走出去"和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中国继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另一座里程碑。从贸易角度出发,利用CEPII BAC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比较了RCEP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总贸易规模和内部贸易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描述了RCEP成员国之间和产品类别的贸易情况。研究认为,RCEP将成为中日贸易低迷的突破口,进一步发挥中日韩制造业和贸易强国的联合产业链优势,形成强有力的经济纽带和制度规范,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RCEP形成的稳定亚太市场将有助于中国扩大出口、优化进口,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规范各类要素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签署RCEP将协同“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中国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上的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使亚太地区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领地。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两个一百“”奋斗目标之间不变的重要发展布局,也是中国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和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展开的探索和实践。基于入世20年这一特殊节点,从对外开放的理论演进、体系建设路径和基本框架结构出发,对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的框架体系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性理论研究。研究认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推动、拓展和提升三个阶段,入世是中国从开放阵痛期快速过渡构建起开放新格局并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建立起了包含对外贸易、资本流动、自贸试验区、内陆开放、全球治理、自贸区网络、多双边投资协定和多边经贸合作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框架体系,取得了多维度的发展成效。研究表明,未来要继续坚持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协调能力,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深度发展,坚持从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在开放空间、开放层次、开放领域、开放布局等方面逐步探索,朝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布局全面优化的方向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经济治国方略的内在逻辑,深化中俄合作,以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时间节点,对俄罗斯经济基本面和普京经济治国方略的重点方向进行系统分析,从“国际-国家-社会”三层次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机制解释。研究认为,俄罗斯入世以来经济治国的方向主要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减少对企业监管限制、促进消费和投资来增强市场活力,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从国际层面,入世使俄罗斯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但是开放贸易下资源型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挤占了其他经济部门发展资源,使得俄罗斯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调整过度依赖能源等原材料产品的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俄罗斯坚定地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战略的制定体现了的国家自主性; 俄罗斯国内社会形成以了行业为基础的政治联盟,直接影响了具体经济议题上的政治决策,经贸政策既紧密团结独联体国家又实行“向东看”战略。  相似文献   

15.
双循环提供了各地区和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市场整合的激励,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利用世界银行WITS数据和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变化,从空间的角度回顾了双循环、分工整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与国内贸易成本决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各地区与企业参与双循环的程度,双循环彼此融入,共同塑造了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市场整合格局,双循环依存互动,影响了企业的行为与绩效,也提供了经济增长所需的市场机会、要素与技术; 长期来看,国内循环是主体,是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依托,而深度贸易自由化是实现双循环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沿着知识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与提升.概括地说,21世纪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科学技术继续加速发展,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二是经济全球化.为此,我国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好加入WTO后的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入世”给中国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1)“入世”可以使我国获得世界上最广泛的最惠国待遇,用WTO统一规则处理同世界各国的贸易争端,并有效地参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享受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因而“入世”会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国际经贸环境,这是“入世”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所在;(2)“人世”会促进中国外经贸的大发展,并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就业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活力的增强,同时也应看到“入世”使体制加速转型的压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及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大,但总体上讲,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对各产业的影响喜忧参半;(3)“入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立即全面开放市场.  相似文献   

18.
维护经济安全是我国入世后需要长期研究的战略主题。我国石蜡蜡烛产业不断遭遇美国反倾销、反规避调查和欧盟反倾销调查的纠缠,其经济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我国石蜡蜡烛产业频繁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其对我国石蜡蜡烛产业的影响,并从6个方面提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我国石蜡蜡烛产业经济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WTO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希田 《东方论坛》2002,(3):123-126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也是人类发展观的一大进步。本文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 WTO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种种表现 ,论述了“入世”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在入世后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外交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在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日益增强相互依存关系的背景下,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实行相互依存型发展外交战略是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通过多边对话、协调平衡和合作的途径,以发展求和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战略的调整和实行,有它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