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阿拉善地区的社会文化脉络中探析阿拉善信仰的根源。阿拉善蒙古人是卫拉特蒙古诸部离开故土迁徙到阿拉善地区后逐渐融合形成的,阿拉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追溯阿拉善信仰的形成以及分析阿拉善祭祀表现形式中的特点,呈现了阿拉善蒙古人精神世界的根底。阿拉善信仰中融入了两种信仰文化,即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换言之,阿拉善信仰传承了先祖的知性,保留着萨满教崇拜的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等信仰的中心思想,同时结合了藏传佛教的表现形式。阿拉善信仰继承了蒙古乃至阿尔泰诸族信仰的内涵;佛教在阿拉善信仰中作为中介联系了信仰对象和民众,接茬发挥了原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色,进而在祭祀中起到沟通神界与凡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的狩猎习俗波·少布狩猎,是蒙古人经济生活的重要形式。蒙古人的狩猎,早在蒙古部统一前就有文字记载。居住在森林中的蒙古人,无疑是以。狩猎为主,“甚至有些部落的名称都与狩猎业有关。贝加尔湖附近的宝勒合真部,就是“捕貂者”之意;客勒木真部,即“捕青鼠者...  相似文献   

3.
(一)新疆蒙古宗教性传统节日,是新疆蒙古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古老文化。它是新疆蒙古族经济、生产、生活、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的综合反映。新疆蒙古族宗教性传统节日有两类,一类是藏传佛教节日,一类是与藏传佛教有密切关系的民间宗教节日。  相似文献   

4.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喇嘛教分为红帽喇嘛教和黄帽喇嘛教。早在蒙古汗国时期,红帽喇嘛教传入,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喇嘛教已在蒙古宫廷以及蒙古贵族中受到尊崇。当时一切宗教活动由吐蕃喇嘛主持,还没有形成蒙古喇嘛贵族阶层。自元朝灭亡后,明朝控制甘肃、青海等地,蒙藏之间往来的道路受阻,红帽喇嘛教在蒙古的活动随之衰减。到明朝中期,宗噶  相似文献   

6.
明清易代之际,朝鲜李朝在武力威胁之下以清朝为宗主国,但其并不以清朝为中华正统而视之.对于蒙古人,李朝之恨甚于对于满人之恨,燕行录即充分体现出了对于蒙古人之极大鄙夷.归其原因:首先,在"满蒙联姻"中,李朝人视蒙古人为满清的"帮凶".其次,在信仰体系中,蒙古人藏传佛教信仰与李朝人儒教独尊之间存在冲突.再者,在华夷之辨观念中,向以"小中华"自居的李朝人视蒙古人为"夷"族.  相似文献   

7.
张付新 《西藏研究》2005,(2):95-100
阿勒坦汗选择信仰藏传佛教标志着继蒙元之后,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再度弘传。文章从阿勒坦汗皈依藏传佛教的过程分析,认为阿勒坦汗信仰藏传佛教的动机在于他与藏传佛教互动中的自身信仰,同时还在于蒙藏传统及其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8.
西夏佛教序跋题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首先表现在西夏佛教史的构建方面,保留有不少印度佛教史料、吐蕃佛教史料以及蒙古汗国及元朝佛教史料。此外,也保存有不少非佛教史料,在职官、族姓、地名、国名、年号等等方面也有一定研究价值。西夏佛教序跋题记作为史料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有些材料本身存在讹误,需要辨正;有些材料易导致误读,需要厘清;有些材料尚未能解读,需要考证。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神话是蒙古族文学的源头,也是蒙古族信仰文化的外化。蒙古族神话其所蕴含的对天地万物、祖先英雄、图腾崇拜和功能神崇拜等丰富内容,折射出蒙古族原始宗教中人性和神性高度结合。解析蒙古族的神话文本,不仅可以了解其远古的信仰文化,还可管窥蒙古族最初的文化心理及精神世界之内核。  相似文献   

10.
青海蒙古族信仰文化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 ,但同时又保留某些古老的信仰文化 ,有的甚至遗传至今。本文就此进行了概略的记述 ,从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蒙贸易合作的可行性──对蒙古经贸考察印象李宝山随着对外经贸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在同发达国家开展经贸活动的同时,也注意到川司经济不很发达的周边国家建立经贸关系。近年来,同蒙古共和国的经贸往来,就是一例。做为经济不很发达的蒙古共和国也把中国市场做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成果表明,蒙古族社科文献共有13000余种。内蒙古社科院图书信息中心的蒙古族社科文献在全国是收藏最多的,包括抄本、刻本,共有6280种,3万余册,占蒙古族社科文献的二分之一。内容涵盖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哲学、文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医学、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以及蒙古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发展过程。这些文献中,最古老的文献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代的版本。这些蒙古族文献是1953年内蒙古语言历史文学研究所成立后,一大批研究人员分赴我国蒙古族聚居地,从庙宇、牧民家里收集的。有些文献的版本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蒙古秘史>等蒙语文献史料和手抄本,借鉴中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同时利用现代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元代蒙古族萨满教信仰,分析蒙古族原生态宗教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曾根据中蒙两国的有关协议,到位于乌兰巴托的蒙古国立大学讲授汉语,在蒙古逗留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使我有机会对蒙古有了一些直接的观察和亲身的感受。草原饮食文化以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原文化可见于蒙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草原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牛羊肉多。牛羊肉是蒙古人的主要食物,似乎只要有了牛羊肉和面包,他们基本上就不再需要什么别的食品了。一入深秋时节,蒙古人便忙于储存牛羊肉。秋冬季节,在乌兰巴托居民楼的阳台上,常常可以看到居民晾晒的一条条牛羊肉干,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冬天,家家的阳台上还存放着成…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但是有一小部分蒙古族信仰伊斯兰教,被学术界称之为"蒙古族穆斯林".其法定民族成分是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讲蒙古语,使用蒙古文,主要从事牧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早期社会一种自然的宗教形态;在藏传佛教传人前,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各部落中长期流行,是融合该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的产物;蒙古族萨满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该民族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传统风俗习惯形式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藏传佛教传播的文化生态学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传佛教是我国藏、蒙古、普米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信仰。在地理上,藏传佛教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西北部,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分布区域。本文利用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藏传佛教文化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与发展,认为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西北部和藏传佛教的诞生地——青藏高原具有相似的文化生态环境,藏传佛教对这一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是导致藏传佛教在中国境内半月形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青海蒙古族丧葬文化青海蒙古族在丧葬方面有些习俗与青海藏族完全相同,或者相近。当病人垂危、弥留之际,有可能的亲人朋友都要尽快前来,与将要离世之人遇活面诀别,而聆听遗嘱;人亡后要及时将亡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属相及亡故时辰等报告给寺院,并请占卜滨葬时日及...  相似文献   

19.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今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和新疆塔城地区;达斡尔族的佛教信仰,今人论著很少提及.本文认为,历史上达斡尔族在信仰萨满教的同时,之所以还崇信佛教(喇嘛教),主要是受邻族科尔沁蒙古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蒙古神话与佛教神话以及信仰佛教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是蒙古神话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比较研究的领域、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资料、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四个方面去设计论证了该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