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司汤达的《红与黑》这红、黑到底象征了什么?长期以来争议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在文学作品中能象‘红与黑’这三个字这样准确地表现内容的书名是罕见的。这个标题好就好在它是一组对立概念的绝妙统一”“它的深刻涵义正与这部著作的主题本身一样深而且广。”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初,欧洲掀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法国是其萌芽地,而法国著名作家司丹达尔则被公认为是这场运动理论和创作的奠基人。一八二三年,司丹达尔发表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纲领性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首次提出了“要描写处在社会关系中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一八三○年,司丹达尔完成的他的不朽杰作《红与黑》,就是他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最初实践。小说的题材来自于一八二七年十二月底的《司法报》:一个铁匠的儿子贝尔台中学毕业后,做了资产者米舒的家庭教师,和女主人发  相似文献   

3.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他在创作《红与黑》时,把自己对封建贵族及王权的憎恨、对启蒙思想的热爱及对拿破仑的极度崇拜毫不掩饰地投射到了其作品主人公于连身上。本文运用文献对比、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司汤达的政治观念在《红与黑》中的投射的研究,更深入地理解这部文学巨著中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合理发展及反映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 斯丹达尔是巴尔札克同时代的法兰西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红与黑”写于一八二七年至一八三○年间。小说是作家根据一八二七年法院公报一则消息写成的,原先定名为“于连”,到一八三○年才定名为“红与黑”。  相似文献   

5.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我国广大读者中,早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部史诗性的世界名著的研究,也越来越取得新的成果。批评家们对《红与黑》真实地揭示了法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社会现实,尖锐地抨击了波旁王朝最后,也是最反动的君主查理十世统治末期的封建贵族、教会僧侣的反动腐朽,以及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向往和赞颂,都给以了一致的评价。《红与黑》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6.
大凡懂点外国文学的人,决不会不知道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司汤达的鸿篇巨制《红与黑》,却又很少读过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丝》。究其原因,一是《阿尔芒丝》一直未得到它在法国文学史上应得的地位,再就是迟至1986年,《阿尔芒丝》才有了完整的中译本。在司汤达的全部著作中,《阿尔芒丝》虽不及《红与黑》那样声名显赫,《巴马修道  相似文献   

7.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读者和外国文学评论界研究关注的焦点。人们已经对这部小说所描绘的社会内容、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形象、爱情、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等层面展开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司汤达的精神世界在《红与黑》中的投射也是一个较有创意的研究角度,于连的极度自尊即是作者主体童年...  相似文献   

8.
司汤达的《巴玛修道院》是作者生前就获得赞誉的唯一的一部作品。小说所表现出的对社会的深刻批判,以及通过人物活动展现的、对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生动描绘,都能与作者的杰作《红与黑》相媲美,它和《红与黑》被称为司汤达的创作中的“双璧”。值得一提的是,《巴玛修道院》是司汤达的“域外小说”,写的人物是意大利人,  相似文献   

9.
《红与黑》历来被誉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它以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简洁质朴的散文叙事风格和异彩纷呈的心理描写享誉文坛。它的发表标志着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开始。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因此本文拟以《红与黑》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一、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重要代表作品,写于一八三四年。它以一八一九年末和一八二○年初王政复辟时期为背景,但从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实来看,同样也是针对一八三○年以后,以路易·菲力普为代表的金融贵族统治时期的法国现实。马克思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特征概括得入木三分。他说:由于金融贵族掌握着国家政权,颁布法  相似文献   

11.
法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作家司丹达尔所写的政治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法国复辟时期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在这部作品中作家以主人公于连的悲剧道路为中心图画,描绘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满身铜臭的资产阶级向贵族的进攻,揭示了贵族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作家通过于连的活动还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腐朽没落和反动教会的种种罪恶。因此,正确评价于连这个艺术形象,对于分析《红与黑》的政治主题,展示各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关系,十分重要。许多年来,  相似文献   

12.
对《红与黑》中主角于连的评价,过去的文学评论界基本上是否定的,他是被作为一个不择手段,一心向上爬的野心家的形象而受到批判的。更有甚者,有些人对近些年来社会青年中的不良风尚和犯罪行为的产生,也说成是受于连的影响,这些评论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回顾《红与黑》问世以来的一百五十年间,它一直是受世界各国读者欢迎的一部小说,并起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一九四○年,在德国法西斯占领下的法国,投身于地下反法西斯斗争的爱国青年,曾用这样的话互相鼓励:“我们要象于连·索黑尔一样,为某种理想而生,为某  相似文献   

13.
《红与黑》爱情描写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 ,通过主人公于连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描写 ,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王政复辟时期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憧憬、追求、奋斗、苦闷 ,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法国的整个社会风貌 ,也揭露和鞭挞了查理十世的黑暗统治。《红与黑》不愧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力作  相似文献   

14.
一八三〇年司汤达的《红与黑》的付梓问世,标志着法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他在作品中准确地描绘了法国从一八一四至一八三〇年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风俗;塑造了一个在接触这个社会上充分显示其才华的主人公;开创了一种禁得住考验的小说文体和结构。所有这些成就都略早于巴尔扎克宏伟的《人间喜剧》。  相似文献   

15.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主人公于连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尊严、宗教观念、精神追求、生活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个性气质以及梦想构成了作品的动人情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来分析文本,透视出司汤达本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及浪漫情怀是形成于连情感取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勃兰兑斯曾说:“从许多方面说来,司汤达都是极度现代化的。”这里勃兰兑斯所说的“现代化”自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化”,其含义不尽相同,可是,读者从司汤达的杰作《红与黑》中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现代生活的调子,以至“在20世纪中叶,无论是在法国或在它的国境以外,人们都把司汤达的小说当作现代作品来读”,却是事实。尤其司汤达在其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对社会,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更加拉近了他同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距离。司汤达作品中的现代感,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论题,本文试图从《红与黑》中对主人公主体意识的刻画,以及小说独特的心理分析构思,两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认为三角恋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甚至抽掉这部小说的政治内容,摄制黄色电影,毒害青年,以便为他们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服务。“四人帮”更利用小说进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学画廊中,艺术大师们塑造了一组组读者熟悉的形象:英雄典型、吝啬鬼典型、多余人典型、野心家典型、美的女性典型、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典型……而《包法利夫人》中的医生包法利、《红与黑》中的市长德·瑞那、《安那·卡列尼娜》中的官僚卡列宁等也似乎同病相怜,无以名之,姑且叫做被遗弃的男子或“戴绿帽的丈夫系列形象”。这三个人物虽非三部作品的主要人物,但都是刻划得有深度的艺术典型。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在《包法利夫人》英译本导言里赞赏它“全部人物的现实性(最小的人物也  相似文献   

19.
《妇女乐园》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史》中的第十一部小说,发表于1883年。在法国文学中这是第一部反映商业垄断资本形成的作品。它以新颖的题材、深刻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在左拉的全部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让·弗莱维勒认为,在左拉最出色的少数几部作品中,《妇女乐  相似文献   

20.
《红与黑》的现代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许多方面说来,司汤达都是极度现代化的”。诚然,勃兰兑斯在此所说的“现代化”,与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其内涵不完全相同,可是人们从司汤达的杰作《红与黑》中强烈地感到了一种现代生活的调子,却是明显的事实。司汤达虽然处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历史空间,然而他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对历史以及文学创作的思考,提近了他同现、当代人的思想距离,以至“在廿世纪中叶,无论是在法国或在它的国境以外,人们都把司汤达的小说当作现代作品来读”。司汤达作品中的现代感,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论题,本文试图从《红与黑》中对主人公主体意识的刻画,以及小说独特的心理分析构思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