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翔 《云南社会科学》2012,(4):66-70,88
协调政府部门间关系(部际关系)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题之一。根据社会公共服务诉求与政府部际协调程度这两个基本变量,可以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政府部际协调分为四个不同的历时性形态。从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历时变迁中,以主动协调为特征的"伙伴关系"是政府部际协调的应然方向。但是,在实然层面,政府部门间的"权责壁垒"是建构"伙伴关系"的机制性障碍。因此,突破"权责壁垒"是建构"伙伴关系"的核心问题。而要突破"权责壁垒",建构"伙伴关系"则需要从宏观层面搭建"两个平台",从微观层面建立"四个支柱"。  相似文献   

2.
实现政府协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协同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地方政府的自利性及执行力不足,导致央地协同问题;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府际间的协同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分散,导致部门之间的协同问题;公务员个体的目标替代,导致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协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央地协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协同;整合部门职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部门协同;理顺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协同。  相似文献   

3.
季飞  李韦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9):202-211
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目标是提升政府效能,打造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可以说,"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推动职能转变的新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和"放管服"改革的基本依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府实施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政务服务"的125个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总结政策特征和政策工具使用的变迁规律,进而探讨技术驱动下,有助于政府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廉洁政府、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时代课题,本文认为过程中提升了政府效能,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民生发展,但囿于意识上认识不足,行动上政府单中心主导,监督上绩效评估制度不健全,建设实效与人民满意之间还存在某些偏离。为优化政务服务、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人民满意度,服务型政府建设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遵循以人民为中心、职责有限、协同参与、利民普惠的服务逻辑,弥合偏差,以真正构建起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刘洋  邰晓岩  吴艳宇 《南方论刊》2020,(10):69-71,82
智慧政务应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指导思想,即智慧政务协同主体渠道共建、协同客体事项共治以及协同政务数据共享。其应包括面向企业的G2B智慧政务事项协同办理、面向公民的G2C智慧政务事项协同办理以及面向不同层级、地域政府的G2G智慧政务业务协同等功能。同时要注意以行政主体、相对人和第三人划分平台角色,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作为平台构成,以云端和移动端协同为基础及重点,探寻超行政隶属主题式协同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敏捷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借鉴国外运用敏捷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创新的成功经验,对于解决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厘清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结构—过程—功能的三维理论框架,能够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一种创新思路.鉴于此,为使敏捷治理模式有效赋能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着力提高敏捷治理应用的意识观念,尽快制定敏捷治理的标准规范,努力提升多主体间协同能力,最终实现敏捷治理的有效赋能.  相似文献   

7.
数据要素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数据要素市场的有效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政府市场监管效能。理论逻辑方面,在新发展格局下数据要素市场治理的主要内容涵盖供给、需求和供求平衡三个层面。市场运营模式不完善、交易机制不健全、开放共享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是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有效治理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实践路径方面,应推动速度规模导向型治理转向质量效益导向型治理、零散分割式治理转向协同整合式治理、市场体系完善的单一型治理转向“市场体系—市场制度”建设的复合型治理转变,借助政府调控主导下的市场主体多元共治、制度建设引领下的治理结构优化、技术创新驱动下的治理效能与安全统筹,实现对数据要素市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区别于欧盟等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保障的区域府际合作,我国现行立法尚未对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府际关系及府际合作进行规定,府际合作缺乏必要的立法规范,影响合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客观审视府际合作的宪法基础,推进府际合作的立法规范,解决府际合作中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较低的实际难题,为当下的区域府际合作所必须。  相似文献   

9.
王子轩 《南方论刊》2024,(1):82-83+86
随着我国政府数字化政务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的数字化程度却略显不足,在评价手段、评价范围和结果应用上均表现出一定局限性。杭州市萧山区政务服务评价“数智指数”通过全景指标建构、全量数据归集和全面结果应用,促进了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的深度融合,并进一步推动多层级评价体系的搭建和政务服务全链条的贯通,对于各地探索数字赋能标准化指标体系的实现路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琳  金光敏 《齐鲁学刊》2023,(5):129-138
产业链韧性提升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链的稳定性、催生空间链的网络化、引领价值链的分工转型等方式来提升产业链韧性。当前,数字经济与我国产业链融合呈现以下特征:数字化产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为产业链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数字化规模不断扩大。但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低、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字人才短缺等因素对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韧性形成制约。鉴于此,应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技术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推动数据新要素流动,促进数字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数字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增强数字人才支撑,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韧性的乘数效应,更好推动产业链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1.
面对社会风险的各种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开启了韧性治理的新引擎。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智能生活应用、技能学习升级、数字效能增进和技能创新驱动等应用场域融合着韧性治理关系。文章从韧性系统能力提升维度,解构数字素养与自控制、自组织、自适应三种系统能力的应用逻辑。完善知识迭代更新与创新驱动的数字素养协同机制、建设普惠共享与公平可及的数字服务平台、培育数字素养与技能兼具的数字公民,是从柔性数字体系、数字孪生应用与数字治理动能等方面提升韧性治理水平的有效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效能政府建设的持续深入,建立更加有效的府际效能协作新格局是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新课题与新路径。在理论构建上,本文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界定了“府际效能协作”、识别了府际效能协作的动因、搭建了“效应-内容-过程”的府际效能协作构成要素。在经验探索上,对长三角机关事务管理府际协作实践分析揭示出:长三角区域府际效能协作初步形成,具有非均衡性的网络地位分布、同质双边的协作关系、“整体弱连接+局部强关联”的协作结构以及以保障为主的协作领域等特点。在优化建议上,针对国家、省市地方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等层面,围绕“政策制度-机制保障-实践行动”等方面提出完善府际效能协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的协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东岳论丛》2006,27(4):205-206
协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协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运作能力的强化,协同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职能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最终实现政务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政府治理变革重塑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数字政府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体现在数字政府对“国家-社会”关系、权力组织结构和财富分配机制的改变上,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重要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壁垒”“数字鸿沟”“数字异化”等问题对共同富裕的挑战。只有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的整体协同,促进数字资源的公平分配,坚持发展与监管规范并重,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政府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虽然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少、资源贫乏的西亚小国,但却跻身于世界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列,该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黑龙江省学习和借鉴。通过梳理以色列数字经济的发展概况,总结以色列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发起“数字以色列国家倡议”,并提出借鉴以色列经验推进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发展数字经济应把社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放在首位,避免造成或拉大“数字鸿沟”;发展数字经济首先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大幅提升政府运行协同效能;发展数字经济应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国际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数字经济应与加强军民融合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军用技术民用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构建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而地方政府间的府际关系建设则有利于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府际关系合作是中原经济区的现实选择。从领导学的视角来看中原经济区府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沟通、激励、统一和危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意识、组织、制度和执行是构建中原经济区良好府际关系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论府际管理:兴起及其内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府际管理是以合作主义为基础的政府间关系新模型,是当前行政改革和政府再造的重要产物。政府间关系的管理,经历了以重视制度和结构、相互制约与均衡为特征的“联邦主义”、以科层参与、互动博弈为特征的“府际关系”、以解决争端、协商对话、网络参与为特征的“府际管理”三个阶段。府际管理作为改善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新思维,其主要框架有六方面:协调性、依赖性的网络型结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供给;项目和管理功能上的府际间转移;多方协商、调和的合作机制;小社区、跨邻里的大都市地区治理结构;目标导向、网际沟通的冲突解决方式。府际管理的兴起,对中国的政府间关系的管理变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务微博能够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拉近政府与公众距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平台.目前,政务微博在信息公开、平息谣言、弘扬正气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民众诉求缺乏有效性、亲民性的沟通,甚至存在着大量的空壳微博、僵尸微博等,政务微博尚未被充分地利用.究其原因,一是服务意识不到位;二是相关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务微博运行管理及监督机制,提升政务微博质量,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的服务形象,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9.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据治理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手段、服务业态和治理方式,并为驱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新的支撑。数据治理通过驱动思维决策方式转型、价值创造方式转型、市场主体行为方式转型和政府自我调适转型等途径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需主动适应并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进而不断提升数据应用水平。为此,有必要从强化政府数据纵横交融的复杂性、增强政府数据治理与市场发展的适应性以及政府数据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协同性等方面着力,为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赋能。  相似文献   

20.
数字政府协同建设对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形成、区域高水平一体化治理、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区域内数字政府协同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不同行政区之间建设发展水平差异、重复建设、数据孤岛、传统体制障碍等一系列问题,面临环境、利益博弈与制度上的困境。本文基于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数字政府协同建设现状、价值和困境的系统梳理与研究,提出区域数字政府协同建设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整合、地区间利益补偿差异整合、体制机制制度整合及示范区试点整合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