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多重融合视角,利用熵值法,从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效益等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体系及子体系进行评价测度及特征分析.进一步地,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密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财政分权程度等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其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4.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当前,大湾区内,珠江西岸和珠江东岸发展仍然非常不均衡。地处珠江西岸的珠海,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如何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找准发展目标定位,并明确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关系到珠江西岸能否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崛起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5.
201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签署了颇受争议的《减税和就业法案》。该法案一出,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减税潮,使得2018年被西方学者誉为"减税年"。美国政府的减税将打破当前亚太地区的经济大循环,并对粤港澳大湾区对外经济的发展路向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大湾区应着力发展"自主可控,进口替代",建设有底气的IC产业,以提升当前消费性电子产品出口的兴旺势头;同时,对于能耗较大及对美产业依赖度较大的产业,应积极谋求集体赴美投资。此外,大湾区还应借助港澳对外窗口和结算渠道,积极介入东南亚地区的电商销售网络,理顺企业参与东南亚电商销售的路径,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市场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7.
张昱  陈俊坤 《城市观察》2017,(6):5-13,2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对外开放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开放性是湾区经济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湾区经济开放度比较的基本体系,并据此对包括粤港澳湾区在内的四大湾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认为,粤港澳地区已经形成发展为世界顶级湾区的开放型经济雏形与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但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发展应更加强调经济效率、开放均衡性、内部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服务设计的时代已经来临,粤港澳大湾区仅靠传统制造业已难以适应未来的竞争,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本文运用了设计学、经济学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服务设计来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与发展。共同创造和整体性思维是服务设计的核心理念,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创新,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束缚,共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服务设计将成为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9.
张志明  林琳  李健敏 《城市观察》2021,73(3):153-164
准确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要素禀赋优势,是顺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采用要素禀赋系数和要素结构指数,测度2009—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资本、劳动力及技术三类生产要素的要素禀赋优势情况.结果发现,肇庆、江门、珠海和惠州在资本要素上具有绝对优势,肇庆、珠海、深圳、江门和东莞在劳动力要素上具有绝对优势,而深圳和东莞具有显著的技术要素绝对优势.进一步从比较优势来看,澳门、肇庆和香港的资本要素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东莞、深圳和江门的劳动力要素比较优势相对凸显,而深圳、东莞和佛山的技术要素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文化特质,才有可能承担起中国走向和融入世界桥头堡的角色,建立起不仅具有经济硬实力、还具有文化认同融合发展软实力的亚太和国际化中心城市?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展战略,使其与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相适应和配套,是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文宏  辛强 《城市观察》2021,73(3):5-15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通常会跨地区扩散,会对公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威胁,使得跨域应急协同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粤港澳大湾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战略定位,且随着社会要素流动性和城市群一体化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应急管理机制愈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理念不相符合.基于此背景,系统阐释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和特征,深入剖析其在应急协同治理机制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探讨其在应急协同治理机制建设中的应然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度包容开放是世界一流湾区的共有特征,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能否实现跻身世界一流湾区行列的目标。本文基于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等多个维度,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在2010-2015年间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对外开放水平处于上升通道,而且显著高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对外开放水平表现出了总体分化、局部趋同的特征。为此,可以通过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功能、借助广东自贸区开展制度创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以及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和新动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的网络系统、客流特征及票务政策等发展现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大湾区轨道交通在网络发展、设施衔接、管理机制及票务政策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建议,希望能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文化立足于深厚的岭南传统文化和区域优势,探讨设计与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策略,有利于推动设计创新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引领粤港澳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在设计与产业融合上的现状与趋势,明确了大湾区的定位与作用,结合其地理优势、文化优势、设计人才和产业园区优势,从多方面阐述设计要与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社区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查婷俊 《城市观察》2021,72(2):21-36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互补机制,对于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根据测算的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升级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其次通过对比粤港澳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结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利用产业优势互补作为区域内部的产业升级驱动力,最后,利用动态集聚指数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2009—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实证结果看,尽管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都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角度看,这些城市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空间,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可以进一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直是粤港澳区域的核心大都市,引领着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和未来,仍然可以挖掘与发挥潜在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继续发挥核心大都市的引领作用。分析了香港在国际竞争优势上的现状与潜力,明确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作用,提出香港应考虑积极融入国家相关战略和规划,联合深莞穗促进资源整合,共同开拓市场发展空间,加快打造与完善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大珠三角都市圈。  相似文献   

19.
罗雪梅 《公关世界》2022,(16):18-19
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是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路径。自国家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后,赣州坚持湾区思维先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互联互通先行,加快基础设施“大联通”;对接融入大湾区,推进开放平台共享和开放协作先试,推进全方位领域“大衔接”等,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奋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取得了初步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