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制约、塑造和影响,制度对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制度和制度环境不仅决定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同时还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善恶行为而言,制度主要是针对人的恶行的,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的实体化、具体化。制度公正具有“底线”特征,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抑恶扬善。  相似文献   

2.
制度道德环境是道德建设的支点,是指以一定的道德制度和制度安排给社会公众提供道德养成和道德遵守的社会氛围。道德制度是构成制度道德环境的基础性要素;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是构成制度道德环境的主观因素。制度道德环境的建构依托于制度伦理的建设,并通过社会法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和道德制度的规范化等途径来实现。制度道德环境应遵循社会正义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守信原则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信任与合作秩序是有效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从我国的实践看,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双重缺失及其叠加效应导致了合作秩序的脆弱,并导致社会治理的低效。而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从观念、制度和行动等层面重建信任,扩展合作秩序,创新社会治理路径。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以社会中间组织为载体重构集体认同,以制度政策的完善提供明确的社会预期,大力发展公共交往体系,从而不断深化信任与合作,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中的信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任价值的迷失 ,新公共管理运动无法确立未来社会的治理模式 ,因此 ,需要通过彰显信任关系去建构未来社会治理模式。作为中介环节而存在的信任 ,既是政府服务精神向公众合作行为转化的过渡环节 ,又是政府与公众相互关联的一种状态 ,它与制度所倡导和体现的服务精神及在公众行为层面上确立的合作体系的关系既是历时态的 ,又是共时态的。同时 ,以公共行政道德化为内容的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与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张康之 《社会科学》2003,(10):41-44
人的行为是否是自由的 ,取决于双重因素 :其一 ,政治文明特别是制度文明决定着人的行为自由 ;其二 ,人自身的道德存在状况决定着人的行为自由。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伦理冲突的问题 ,但是 ,也应看到 ,真正基于道德存在的行为是无冲突的。人的职业活动是联结人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的纽带 ,特别是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职业活动中 ,社会治理者只有基于自身的道德存在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行为自由。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转型的制度重建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制度模式是在近代建立起来的,它是适应民族国家社会运行的要求而建立的.目前,人类正处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全球化运动正在打破民族国家的边界,把整个世界捆绑到了一起.这意味着工业社会的制度模式正在面临着一场全面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置于同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承担起制度创新的任务.信息技术及其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后工业化进程的启动,而网络的辐射效应则反映在整个社会的网络化上,从而使人们之间合作关系的产生成为可能.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而不是竞争的,工业社会建立在人的竞争基础上的制度,也就必然为建立在合作关系基础上的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制度伦理的重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道德一直是统治者用来约束被统治者的工具。但到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所谓“制度伦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统治者的治理行为的善恶问题。罗尔斯的《正义论》不可思议的巨大影响,其实正是这一关注的结果。随着真正的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对于统治者的治理行为的道德问题的研究将越来越热,越来越重要。综观制度道德的研究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原则是公正和人道:公正是社会治理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人道是社会治理的最完美的道德原则。不过,何谓公正,人们的理解大概不会有多大差错;但对于什么是人道,特别是人道根本原则,可以说普遍地存…  相似文献   

8.
杨明 《理论界》2006,(3):121-122
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它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对人们价值目标的实现有着巨大的影响。制度缺位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制度精神失灵;二是制度供给不足;三是制度执行失范。制度缺位会诱发人们的功利化行为取向。功利化行为取向的诱发机制是委托代理制度的失灵;功利化行为取向的根本成因是利益表达机制缺位;功利化行为取向的社会成因是道德约束制度弱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学者们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滑坡”现象,开始致力于制度与伦理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制度伦理概念,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制度与伦理的交叉与融合。在制度伦理的具体涵义界定方面,伦理中心说、制度中心说与二元结构说三种学术观点并存,但三者并未在制度与伦理之间的内在关系给予阐述。从制度伦理视界看,制度与伦理的价值基础都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调整利益为自身的责任;从认识论视角来审视制度与伦理的关系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作为它们之间的现实连接桥梁,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它们共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信用是基于信任及信誉并以契约为保障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目前 ,我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下并且失信行为盛行。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诚信建设、建立适应于我国国情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新制度经济学是近期在西方日益兴起的一门经济学 ,它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分析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着重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中国信用体系的脆弱性和存在的制度约束 ,并且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制度的本质在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公正性 ,它具有规范性和秩序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导向性和激励性、协调性和整合性等主要功能。制度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公正性发生矛盾时 ,就产生制度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失效 ,因而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应遵循实质合理性和公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循序渐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把制度定义为经济系统对它的经济元及其子系统的约束和影响(称为制度要素),以及这些不同的约束和影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可以形式化地表示如下:经济制度=(狖制度要素狚,狖不同制度要素之间的关系狚)。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制度的层次性和全息性,以及不同层次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论述了制度要素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局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从本文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启示:各层次的经济制度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大系统,任何一个层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都与其他所有层次的制度密切相关。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国目前所进行的体制改革必须采取系统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不讲信用的行为不因此受到惩罚 ,反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是造成社会普遍信用不足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严格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使失信者付出高额成本 ,才能形成社会良好的信用氛围  相似文献   

14.
胡国红 《云梦学刊》2007,28(6):74-75,88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的本质在于诚信。我国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实质是制度约束弱化,重构会计诚信的当务之急在于强化会计制度的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5.
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政府提供的一种重要公共物品,制度创新能力是政府的基本能力。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制度,崇尚创新,从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以及国内不同层级、不同地域政府间的关系入手,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设政府外脑和思想库,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政府制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俊 《兰州学刊》2006,(2):156-157,196
文章在制度演进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民失地的制度变迁过程,重新分析了被我国学者忽视的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作为行为主体的参与博弈过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到了要关注制度执行的效率与结果,提出了失地农民得到补偿后会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最后要求加强制度的执行监管,提出建立一种平衡机制,达到社会的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郑红娥  刘健 《云梦学刊》2010,31(4):61-66
在看待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不管是存在"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以及"强国家、强社会"等实践模型的探讨,最关键在于确定国家与社会的合理限度。而从制度能力和职能范围两个方面出发,无疑是考察与确定国家与社会合理限度的有效视角。而制度能力维度的考察,又涉及到从国家的自主性、行动能力和国家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考察国家与社会的合理限度。也正是围绕着制度能力与职能范围两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演变,而风险社会的到来,又为反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用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阶段的信用缺失体现为三个层次 ,其直接诱因是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契约 ,而深层诱因是信用制度的缺位。通过信用制度变革与创新 ,使外部性、风险和交易成本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内在化 ,可以有效地打击失信行为的动机 ,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交易量 ,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立法规定以提供担保作为申请诉前保全的显性必要条件,这造成实践中诉前保全应用较少,一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合法权益难以保护,笔者试从诉前保全的立法目的和制度分析入手,比较外国相关制度,质疑其担保条件的显性地位,并进而重塑诉前保制度的申请条件,恢复担保条件隐性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行政机构设置和行政体制运作最为健全,也最具代表性。它既不同于一个主权国家,也有别于其它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组织。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联合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联合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