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课题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并形成大众传播学中一门学派:发展传播学。这门学派发端于50年代,不断发展、变革,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对这一理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发展传播学作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学术研究,甚至对一些国家的传播政策起过影响作用。发展传播学的第一批代表作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PyeLucian的《传播与政治发展》(1963),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1964)。勒纳这本书是根据1950年到19…  相似文献   

2.
所谓价值追求,是指经过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义利观和审美观等社会意识整合之后而形成的社会与人生取向。它是人们实践的内在动力。我们究竟该追求怎样的价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要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价值追求植根于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又出自人所特有的效用行为原则。对人来说,有益、有用、有效,即有价值。马克思指出:“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欧美各国,当今有一门学科叫“大众传播学”,简称“传播学”或“传学”.它由新闻学发展而来,所以也称为“广义新闻学”.在我国,很多人对大众传播学还甚少了解,因此这里作一简介.一、传播学源于美国 在美国,人们把传播分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种.前者指人与人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不借助于传播媒介,因而是一种范围很小的传播.后者则指借助于传播媒介所作的传播,如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的传播,范围极广,可以为很多人知道,因此就称为“大众传播”或”公众传播”.  相似文献   

4.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国古代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方面,历代监察制度的研究似嫌不足。笔者窃以为,在当今反腐倡廉之时,有必要认真开掘这座矿山,提炼其有用成分,使之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沿革,必须考证源流,先从其原始意义进行探讨。什么叫“‘监”?《说文》的解释是:“临下也。”《方言》说:“察也。”《诗·小雅@节南山》中有一句一何用不监”,郑玄笑:“女何用为职不监察之。”可见“监”与“纺”为同义.关干“察”宁,《说文》云:“覆审…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对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问题进行历时性考察和跨学科比较分析。中国自民国时期开始引入新闻传播学,这一外来学科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经历了“美国模式—苏联模式—美国模式—中国模式”的转换,在“文化输入”和“文化适应”中不断进行着新闻传播学中国化探索。改革开放后,学界经历了从借用国外传播学理论到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过程,期间出现了“到底有没有中国学派”“学科本土化是个伪命题”等争论。中国化、本土化的倡导者强调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开启中国阐释,形成中国学派。文章最后结合社会科学的知识性质和知识构成两大症结性问题进一步分析,提出应通过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来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这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邓小平的稳定观又有其自身的系统结构性,这一结构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稳定,也就是稳定的含义和基本内容问题;第二,为什么要保持稳定,也就是稳定的价值意义,即稳定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问题;第三,怎样实现稳定,也就是实现稳定所应采取的措施,即实现稳定的途径问题。用哲学的语言来说,第一个回答是“认知理性”,主要回答“是什么”;第二个回答是“价值理性”,主要回答“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7.
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从“是什么”的言说方式走向“沉默”的历史。其中 ,有在“存在者”中寻找“是什么”的根据的本体论的努力 ,有用“是什么”去捕捉“存在”本身或“是”本身的企图 ,有试图超越“存在者”与“存在”本身不可同一的设想 ;还有的为用“是什么”只能说什么划定界限 ,但最后都不得不面对“是什么”的言说方式与“存在”本身或“是”本身的悖论而走向“沉默”。历史给了我们在形而上学的命运中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意义的契机 ,因为面对形而上学的“沉默”悖论 ,马克思提出的“实践哲学”可能是人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你是第一次结婚,为什么要娶一个结过婚的女人?”我们常常听到男子的亲友如此质问。当然也可能听到有人质问女子,她们为何嫁给一个离过婚、有小孩的男人?这些质问,显然都认为初次结婚的人,与一个结过婚的人婚配,是“吃亏”的。  相似文献   

9.
有用性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中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基础性范畴。可是至今却甚少有人对它作过系统的考察。本文试就这个范畴的含义、分类、特性、演化和地位等略作辨析。一、有用性的含义和分类据《辞海》、《汉语大词典》和(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有用性(Utility)与效用同义。这里的‘审”是“存在”的意思,“用”是“功效、作用和影响”的意思,所以,“有用”是指“存在功效、作用和影响”。本质上它表示一种关系,一种“存在”,因而具有客观性。目前许多辞典都没有把有用和有利加以区别。其实,有利的对称词是…  相似文献   

10.
百姓百言     
《徽州社会科学》2005,(3):50-51
“展示新黄山,弘扬徽文化”是我们办刊的宗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是我们一贯的做法。翻开《徽州社会科学》,期欺期有各级领导的高论,专家学者的宏论,但很少有平民百姓的议论。为弥补这一不足,刊特新辟“百姓百言”栏目。百姓百官.他们都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读了便知。  相似文献   

11.
“大众审美文化”的概念中内含着一个明显的悖论:它既是大众化的,又是个性化的,或者说它越是大众化的,就越是个性化的。这里所说的“大众”,已经不是那种无定性的、无名众生的集结,而是能够自由选择、积极参与和大胆创新的个性化的人的整合。因此在大众审美文化中,仍然是个体而不是群体作为真正的主体。这一点乃是由大众审美文化的本性、载体和机制内在地决定的。就大众审美文化的本性而言,从一开始它就是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出现的。精英文化主要由极少数精英人物根据其价值体系、审美倾向和艺术趣味来左右全社会的文化潮流,决定倡导什么、扶植什么、贬抑什么、抵制什么,而大众却只能随波逐流地尾随那些本不属于  相似文献   

12.
我观晴雯     
晴雯,在《红楼梦》中是个颇引人注目的人物。多年来,大多给予褒评,但我一直有点不顺眼。究其主要原因是,感觉她一直想当“二层主子”.她的这一欲望是相当强烈的“身为下残,心比天高”,这是对她的形象概括。她经常拣机会仿效宝玉的阔少生活,如:有机会就叫小丫头自水给她激嘴,发起牢骚来就大撕扇子,到宝玉才能享用的枕榻子上乘凉,到袭人的“玩宠上围坐”,迟宝玉给她放下妻子,划上划子,勒迫坠儿给他巴“思情头”等等.用*月的话说,经常“装小姐”,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一心想攀高校,“津津乐道地…  相似文献   

13.
袁盛勇 《河北学刊》2003,23(1):118-121
大众化是周文文艺思想与实践的精髓。要想全面而透彻地把握左翼文艺特别是延安文艺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了解他的文艺大众化思想是不可能的。它主要由以下四个层面构成:1.文艺家“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要写出真正的大众生活;2.要运用跟反映大众生活相一致的大众化形式;3.大众化“不是迎合大众,而是提高大众”;4.大众通讯网的建立,“使大众化文化运动,真正成为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出发,回溯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现象的心理前提,阐释大众媒介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保持平衡原则的必要性,从大众传播效果的角度论证“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要想正确理解什么是“绝对贫困化”,就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贫困”。而要搞清什么是“贫困”,就必须首先把握住什么是区别贫富的根本标准。本文将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来说明仅仅用生活资料来区分贫富是极不完全的,进而说明工人阶级在贫困线以下的生活状态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绝对贫困化”的社会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学者何以对传播学“情有独钟”的契机,即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新闻学术界殊途同归,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理清新闻学研究的脉络,并由此进入传播学研究这一必经之途,其次,探讨传播学研究不曾一帆风顺的学术原因。再次,剖析传播学分支应用学科超速发展而基本理论探索滞后的学术现象,最后,提出传播学应扣紧中国文化与社会环境两大主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及走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用IE浏览因特网时,如果看到漂亮的网页或有用的资料,总是想把它们保存下来,以便日后查看。你是怎样保存的呢?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是通过“文件”→“另存为”,然后在对话窗口中选择保存为HTML文件。但大家也一定发现了,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8.
换位思考,反主为客,去了解教育对象在想什么,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去正确地布设“悬念”,摆迷阵,布冲突,造成寻根究底的气势。以无胜有,点出特征和有代表性的物象,显示潜涵的魅力;以反验正,把违反常理的表面现象,摆在前头,悬在明处,使悬念“悬”在反常的事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评哲学价值范畴的几种界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价值范畴是价值哲学的基石。对价值的界定决定了整个价值哲学体系的性质与方向。我国价值哲学摒弃了西方学者把价值当作感情的产物或情感的表达、兴趣的对象、欲望的函项、主体的选择、先验的意义等观点,认为价值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这是我国价值哲学的重要特点。但在理解什么是价值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分歧。目前对价值的界定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意义”界定价值;二是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三是用合目的性界定价值;四是用有用性界定价值;五是用人界定价值;六是用效应界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291页)这一总结符合中国的实际,也符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正因为在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所以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挫折、失误,因此,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课题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间。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