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经验事实是句子的意义基础和证实标准。这一理论在处理有关某物存在的命题时会导致矛盾,无法自圆其说。蒯因提出"本体论承诺"的思想,将某物存在这一经验事实理解为对句子做语义分析之后,根据某种本体论思想所做出的承诺;由此,逻辑经验主义所遭遇的难题可以得到一种解决。逻辑经验主义具有还原论的特征,蒯因的"本体论承诺"则是一种整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逻辑经验主义作为西方公认的第一个科学哲学流派,在当代西方哲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以后的许多哲学派别,都是在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逻辑经验主义和其他科学哲学派别一样,以科学认识论为中心内容,特别注重真理问题。分析评述逻辑经验主义真理观,对于把握当今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发展的总体化的特征促进了分析性思维向整体性思维的转变。系统论、结构主义方法论、耗散结构论、混沌理论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整体论方法的一种刻划。贝塔朗菲认为:这种整体论方法完全不同于逻辑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逻辑实证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是由物理主义、原子主义思想和关于知识的‘照相机理论’决定的,从现代观点看来,它们都过时了。无论是物理主义,还是还原论,它们都要求通过简单地‘还原’为组成部分的途径来了解研究对象,并服从古典物理法则,它们都不能作为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而“必须使用带有总的或跨学科性质的整体论方法”。  相似文献   

4.
库恩科学革命论与夏佩尔关联主义之比较柳士顺,袁义江二十世纪以来,科学哲学的发展十分迅速,相继涌现出了很多不同的派别。首先出现在科学哲学领域并占统治地位的是逻辑经验主义,它侧重于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静态分析,认为科学理论的意义来源于构成其基础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的模式问题历来是科学和哲学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现代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方法论运行是以静态的方法论原则透视和演绎科学历史发展的逻辑程序和动态机制,它构成了科学哲学整体流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科学发展模式则是该环节最直接最本质的体现。 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逻辑经验主义继承传统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利用证实原则建立  相似文献   

6.
理论的“语句观”与“谓词观”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对科学理论的逻辑重建的方法。“语句观”把一个理论看成是一个语句系统,而“谓词观”通常是指定义一个集合式谓词来对理论公理化。本文就此提出一个论点,即理论的逻辑性质与谓词的逻辑性质相似,并据此重新考查了理论与经验证据的关系,进而表明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一综合范畴对于科学理论的逻辑性质的分析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7.
整体论意义观是奎因对逻辑经验主义观察意义论的修正。它包括:拒斥语言的博物馆神话;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具有经验意义的是整个科学等三方面内容。它的目的在于拒斥先验认识.奎因认为人的知识不存在一种独立于人的实践的基础.证明不是在观念(或字词)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谈话和社会实践的问题。他强调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理论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但并不是所有理论语言在经验上有自己独立的支点.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科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哲学的最新走向——社会建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哲学并不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专利,人本主义等也是科学哲学的研究框架之一。从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研究框架看,现代科学哲学正走向社会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9.
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纲领确立于现代逻辑主义与传统经验主义的结合,这一结合构成逻辑经验主义理论构建所依托的本体论预设。逻辑经验主义后来所陷的理论困难,虽然表现为源于逻辑困难,但实质上源于这一本体论预设本身固有的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科学哲学与整体论关系、尤其是后现代科学哲学与整体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衰变的原因。认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向整体论的回归源于逻辑证主义自身的困境,而整体论思想的渗透与泛化导致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两次转向,进而使西方科学哲学陷入更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经验自然科学的自我认识 ,始于逻辑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的理性的超历史的科学合理性思想赋予当代经验自然科学的自我认识超历史的特征。本文通过剖析当代科学哲学内部对科学发展观念、科学方法论原则和科学合理性思想的内在批判 ,提出历史性是经验自然科学自我认识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2.
四月二十一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匹兹堡大学哲学教授,维也纳学派主要成员之一亨波(Carl Glustan Hempel)应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洪谦教授主持。报告的主题是“逻辑经验主义——它的问题和变化”。洪谦教授首先指出:亨波在逻辑、数学哲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方面作出了大量贡献。虽然他未曾远离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他一直是最机敏的内部批评家之一。他认为哲学必须从主要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导出,并随着先进科学的发展来促进哲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革新。洪谦教授强调了亨波自己的分析哲学观点,并提出可否称之为亨波式的逻辑经验主义或者分析的经验主义。亨波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首先以他耳闻目睹的事实和经历生动地回顾了以维也纳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为标志的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过程。然后重点阐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内部的争论及其变化。他  相似文献   

13.
逻辑实证主义从经验主义观点出发,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对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作了一些方法论的总结。但由于它局限于经验主义,所以它把科学知识仅仅看作是通过归纳从经验中得到证实的真命题,而把科学的发展也只看作是这些真命题和由它们构成的理论的堆积;它把方法论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用形式逻辑工具对现成的概念、命题、理论作一  相似文献   

14.
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有很多联系和类似之处,但最好不要将两者简单地混同起来。两者发展历程不同,代表人物不同。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反科学实在论、可证实性,主张用现象主义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反对科学解释。逻辑经验主义坚持科学实在论、可检验性,主张用物理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支持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5.
意义理论是关于真之概念的理论,是语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语句的意义研究语句的真值.经验主义者将语句意义分为纯逻辑意义和经验意义,并且建立起经验主义意义标准.亨普尔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经验主义意义标准进行研究,并对经验主义意义标准产生怀疑,认为经验主义意义标准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后期,由于科学哲学家们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倾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人们开始在超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对立的基础上试图去开辟新的哲学发展道路,希望从整体论的角度上去打破科学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倾向,引入语境实践的相关背景,将事物、现象看作是一种语境之网中的存在,而真理则被视为是一种语境整体作用的结果,语境论的思想因此逐渐凸显出来.多世界解释从对于整体论思想的倚重到对于语境论思想的引入,既是传统量子力学理论应对还原论挑战与威胁的一种被动选择,同时也是多世界解释增强自身理论辩护能力、开拓理论发展空间的必然出路.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看,语境论思想吸纳、借鉴并超越了有原则的科学一元论立场,它作为一种包容性极强的基础理论,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当代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以及认知哲学所共有的方法论优势,从而能够成为量子力学理论研究重要的、基础性的理论背景.多世界解释的语境决定论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相对性色彩的绝对论,这种决定论在相对与绝对之间保持了适度的平衡,因此它是一种非严格的决定论.在语境论的视域下,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不同立场可以并立与包容,论争焦点能不断集中与凝聚,辩护视域才能日益扩展与交融,论证方法才能相互渗透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库恩的"范式"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以"不可通约"的"范式"为核心概念的新的科学革命模式,描绘出了一幅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既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逐步累积式",又不同于批判理性主义"不断革命式"的科学发展动态图景。这为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创新的机理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整体论视域下的科学理论选择问题的研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个体的心理上信仰改宗;一是作为科学共同体整体的范式转换。这两个层面中都体现出库恩理论的整体论方法的取向。试图从整体论的视角阐释理论选择中的主客观统一问题,选择与不可通约性问题以及科学理论的接受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库恩与夏佩尔在真理和意义理论上的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恩与夏佩尔在真理和意义理论上的论争柳士顺,袁义江一、对科学哲学中基本问题的回顾逻辑经验主义者把科学哲学主要置成“经验科学的知识论”,是认识论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对科学知识的结构进行逻辑分析,即分析陈述之间、或由陈述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之间的逻辑...  相似文献   

20.
逻辑经验主义继承了实证主义哲学体系反形而上学的历史使命,认为哲学问题只涉及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一个命题或理论的意义在于对一个适当的可观察语句进行事实检验。笔者试图在逻辑经验主义和法学研究方法之间勾勒出某种逻辑上的联系,发掘出逻辑经验主义遗产中可能蕴含的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