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井冈山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斯,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结合企业实际,就如何继承和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探讨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井冈山革命精神? 江泽民同志去年10月视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满怀激情地写下:“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这是他当总书记后破例第一次题词。并要求我们江西革命老根据地,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向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中央领导如此重视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深受启示,深感紧迫。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井冈山道路,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是,这条道路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何影响,其他根据地为发展这条道路作出了哪些贡献?在我们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加深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本文仅就井冈山道路与鄂豫皖苏区的创建之间的关系,谈一点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 在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候,作为党的队伍中的一个老兵,我感到光荣和自豪,也感到惭愧和不安。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六十年,中国变了样,人民翻了身,这是最基本的事实。但是,六十年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夺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丰富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挫折。当然,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失败和挫折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但我想来想去,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坚持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党的历史上,凡是提倡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时候,人民就团结,革命就胜利,建设就成功。反  相似文献   

4.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到来之际,人们都在深深地缅怀那些把我们伟大祖国推向新的历史时期的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同样,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向中国人民伸出友谊之手,声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外国朋友们。这篇短文所要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共江西省委讲师团团长刘学经所谓“井冈山精神”,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所在。它解决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模式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党建立六十周年纪念日到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回顾我们党六十年来的光辉战斗历程,感到无限自豪和骄傲。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培养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优良传统作风,从而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之后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并开始了四化建设的伟大进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首先是由于她有一条正确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前后,他经历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转变。今天,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光辉厉程,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象周恩来同志那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对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伟大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学者,借世界性的“反斯大林主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的节日。在举行庆祝之时,党中央发布了两个文件:一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另一是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两者都是总结过去、指导将来的伟大历史文件。我们对过去六十年的历史,如要获得深刻的了解,必须好好地学习这两个文件;对今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二座灯塔,是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这三种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和超越,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结果。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郭沫若同志,逝世一周年了。一年来,每当我们想到这位革命前辈,就感到无限的悲痛和怀念。当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之际,重读了他在“五四”时期的诗歌杰作《女神》,深感这些写在六十年前的诗篇,并没有由于时代的推移和变化而消失她的夺目的光彩,反而使我们更感到无限的亲切和钦敬,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我们伟大的党诞生六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这些曾经追随党和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征途中走过来的老同志,特别深切的感到,我们党半个多世纪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壮大,千锤百炼,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终于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证明,我们的党不愧为是伟大的党,马列主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及其时代价值□余品华尹世洪井冈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这一光辉而响亮的名字,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孕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8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井冈山时,...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问世到现在,已经有六十一年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了今年,也足足有六十年了。在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的第二年,我们这个沉睡了几千年的东方古国,终于爆发了一次划时代的五四运动。在这“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第一次要求得到做人的权利,从而喊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这是一件历史的划时代的大事!这六十年的历史,是伟大时代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是从封建社会跃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阶段的历史。但是,这伟大历史的开端,是和鲁迅先生这篇伟大作品——《狂人日记》的发表,紧紧地连结起来的。所以,我们今天要纪念这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也会自然地想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点。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个伟大转折前夜文化思想战线上的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新文化运动对孔家店的斗争,锋芒直指中外反动派所极力维护的孔子的权威,给了儒学以沉重的打击,充分显示了五四运动革命批判精神的巨大威力。为毛泽东同志所倡导、为后世人们所继承的五四精神,自然也包含有它的革命批判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批判精神,对于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斗争,有着重要的助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精神生长的逻辑视角出发,考察并揭示井冈山精神与伟大革命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从精神得以孕育生长的实践看,井冈山精神建立在具有开创意义的革命实践形态上,其背后的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最关键一步”,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主动、精神主动上迈向新境界,标注了中国革命在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新起点,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创新变革的新基因。从主体的人格形塑看,基于井冈山精神的主体自我改造,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人格的塑造具有关键意义,包括革命觉悟的锻造、革命意志的锤炼、革命作风的塑造等。从集体的精神认同看,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寻根意义的革命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承载着革命者的精神价值共识,成为涵养伟大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在他一生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了巨大的理论勇气、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学风。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学习和发扬马克思的革命学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自然地会想起鲁迅。“五四”运动和鲁迅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列宁说过:“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伟大的“五四”运动造就了伟大的鲁迅;而鲁迅也在“五四”运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五四”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阶段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同样,鲁迅也从辛亥革命时的“精神界之战士”,进而成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下的文化革命的英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的党,走过了六十年的战斗历程,现正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长征。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不愧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党。一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包括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重革命任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两重革命任务的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精神:理想、首创、奉献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国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取得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