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眉、嘴、颜面肌肉的变化等。光是眉毛就有20多种变化,如挤眉表示戏谑,横眉表示鄙视,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顺从。眼的表情更为丰富。孟子就提出,从一个人的眼眸中,可推断其是否诚实。所谓“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毛焉”。研  相似文献   

2.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是一个植根于香港、不分宗派的社会服务机构,本着“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信念,代表香港各教会为“全人的发展”而努力,其目标与宗旨为:(1)向那些在体能、智力、情绪、群体或灵性上有需要的人提供教育、辅导、治疗等服务;(2)为在急剧转变的社会中被忽略的人士探求和推动新的服务;(3)促进基督徒及一般市民对社会的关注,进而参与社会服务;(4)倡导更理想的社会福利政策,使每一个人得到充分的照顾和保障;(5)联同各教会把基督为人服务的精神带至人群当中;(6)联合世界各地教会,共同谋求…  相似文献   

3.
对于情感而言,“知”与“意”——自由意志和生存意志是原因,是推动力,“情”则只是“知”与“意”的结果而已,而就“情”只是“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命令肉体做出的物理准备而言,贝Ⅱ说明“情”只是“意”和“知”的奴仆而已,那么,它怎么可以与“知”、“意”并列而构成什么“情、知、意三位一体”呢?“情”、“知”、“意”被错误地并列在一起而创建什么心理学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古往今来的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们并不了解什么是“情”、什么是“意”、什么是“知”。而这些“不了解”统统说明的一点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人本身。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在人文学科领域里唯西方人的马首是瞻呢!  相似文献   

4.
据说,人的眼睛在社交场合是至关重要的:眼睛对眼睛长久地凝视,这时便要发生爱的火花和燃起恨的火焰;眼睛向下低垂是表示谦逊,眼睛向上高扬是假装无所谓;斜眼看人是在传递腼腆的信息,睁大眼睛,有时是表示惊异,有时是表示假装惊异;眯紧眼睛每每代表高傲或轻视;连连眨眼发生在快要哭的时候,代表着一种极力抑制的心情;挤眉弄眼地使眼色,代表若两人间达到了某种默契……据说,握手是现代社交的主要礼节,从握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出手象打拳般的猛烈,似乎要把你的手握碎了似的,他是逞强而自大的人;手臂不愿长伸,肘的弯度成…  相似文献   

5.
资讯     
《社会学家茶座》2009,(4):155-160
上上人与下下人的文化 万维新闻网刊载署名Mouse One的文章,题为《中国社会问题的病根——上人下人文化》。文章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上人下人文化。远古思想家孔夫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从理论上确立了封建等级制度并阐述了君与父(上人)对臣与子(下人)所具有的权威,而“君子,小人”之说则把人根据其品行、思想和修养分成君子和小人。  相似文献   

6.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7.
近闻一则趣事。教师王某,教学注人式,讲课满堂灌;学生很有意见。于是便下决心摒弃旧法,改用启发式教学,并求教于同事李某。李某戏虐:“启发就是提问;且多多益善。”王某照计而行,一节课就设置大小提问20余个;结果满堂灌改作满堂问,学生更受不了。这则传闻真实与杏;我们姑且不论,但其所反映的问题却令人深思。启发式是否等同于提问,以及启发与提问的关系,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据说“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中孔子的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集注)的注释为:“愤者,心求…  相似文献   

8.
恶乎危①?于忿②。恶乎失道?于嗜欲。恶乎相忘?于富贵。─—周武王《杖铭》,见《大戴礼记·武天践阼》①恶(wu):怎么,为何。②走(zhi):同“健”,愤怒。(译文)为什会有危险?是由于忿怒而不能自我克制。为什么会背离正道?是由于放组自己的欲望。为什么会忘记旧情故交?是由于地位升高,有钱有势。尧问于舜日;“人情何如?”舜对日: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厚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芍予·性恶*》[评文)尧向舜问道:“人的情…  相似文献   

9.
快乐三题     
快乐好不好? 据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把快乐和善好等同起来的哲学家是尤多克索斯(Eudoxos)。这一类哲学家被称做“快乐主义者”。柏拉图的《斐莱布篇》里的斐莱布就是个快乐主义者,虽然那多半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快乐主义那时一定相当流行,柏拉图因此才花大篇幅加以讨论。近世则有功效主义或曰功利主义把善好和快乐等同起来。当然,这里所说的“快乐主义”是一种哲学主张,并不是街上不问哲学一心吃喝玩乐的那种实践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0.
周子涵  沐雨 《职业》2008,(3):4-6
她的桂冠如此美丽,以至于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她-中国首位“世界小姐”。国外媒体评论说“刘翔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的速度;姚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高度;张梓琳让世界欣赏到了中国人的美丽!”  相似文献   

11.
李炯 《职业时空》2008,4(7):25-26
这些年来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似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都在格外地强调彼此问的独特性。从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论坛上发出的呼吁是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尽快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不要把心理健教育的层次“降低”到政治思想教育的水平;而从学校德育机构发出的呼声则是“我们不懂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来,就喜欢看婴孩的眼睛。那微微透出幽蓝的漆黑的眸子,仿佛夜色中海的波光流转,望也望不到边际。据说,那种使眼睛呈现黑色的物质会在之后的几年迅速逝去,所以长大成熟后的我们,“眼色”大都褐黄,而不再是那纯然一色的黑——出于一种有些怪异的联想,我至今仍固执地认为:那些成年后有着一双黑眼睛的人,往往更多地保留了孩童的纯真和率性。  相似文献   

13.
也许可以假设孔子是把生活变成了哲学,而后才把哲学应用于生活。甚至可以说,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把生活变成哲学,而把哲学变成生活则是活动家们的本事。很多人嘲笑不会行动的哲学家,而忘记了他们善于思考的优点。读孔孟之“道”,更加懂得要与人分享快乐。在经典中发现快乐,接受一种哲理的熏陶,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对半个多世纪以来,银幕上涌现出来的老少几代风流人物发出由衷的赞叹时,却很少把目光投向那些真正的幕后英雄。在这支默默耕耘的队伍中,作曲家陈受谦可算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多年来,有关他的报道曾见诸于国内许多报刊。甚至,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栏目中,也曾给过他一次“亮相”的机会。其中,在这些报道中,有的着重介绍了受谦从吉林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山沟的桦甸县文工团的几年里,他在逆境中苦苦奋斗的精神;有的描绘了他被调进吉林市政舞团之后,担任作曲兼指挥的那段如鱼得水的历程;有的评述了他从1984年跨…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1994,(8)
古人养心论点滴“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洒脱是...  相似文献   

16.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说人的眼睛能表情、达意、传神,透露人的内心世界。那么.能不能给你的演讲也装上眼睛呢?回答是肯定的。刘熙载在《艺概》一文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将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将本则前必往之,在篇中则前生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也。”演讲的“眼睛”,是指在演讲中设置的那些最富概括力、表现力、最能帮助听众准确地理解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形式上,它可以是一词,也可以是一句或数句;在内容上,它是最精彩的语句,统摄全篇,交织文脉,起着枢纽作用。演讲中设眼,…  相似文献   

17.
知人则哲     
岁不寒,无以如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战国]——旬况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代]——白居易遭事不惑,则知其智;犯难不避,则知其节;临财不私,则知其廉;应时不疑,则知其辩。〔宋代)一分Jde凸无事时埋藏了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明代)——吕冲判定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苏联)——列宁凸要认识一个人.就要从整个着眼,不能单看n个人的历史,应当从深入地血液的.他所继承到的p种特征的全部来看。[俄国]——马明·西利比亚(凸要想评价一个人,至少应当…  相似文献   

18.
办完林默的丧事,林小兵已经;隹备好了自己的东西。屋子里很安静,静得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个男人,一大一小,我们足足坐了近半个小时。最后,是林小兵开的口,他说:“我的去与留,你做主。”他瞪着漆黑的眸子看着我,故意稍稍抬了头,只是,七岁的年龄,他还不能从容地遮去他眼睛里的惶恐。林小兵随了他的母亲、我的妻子的姓,却不是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作为武器来运用,使人胆怯或恐惧。常见的瞳孔语言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缩小,还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怀有极大的兴趣,以及赞同和好感。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级与下级,权力与依赖的关系外,还能揭示出更多的东西。上司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个坏迹象,他想用不重视来  相似文献   

20.
单身的烦恼     
1994年《纽约客》上有篇文章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LouisAhhusser)勒死妻子的报道。假深刻的文学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纳闷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花费这么长时间才把这个婆娘干掉呢?斯坦纳写道:“或许哲学家本来就应该勒死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