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上次讨论过年方式的话题,已经是12个月以前的事了。在那一期中,我们提倡”回家看看”.强调孝敬和亲情.这是很重要的文化理念.但这些只是中国现在应该提倡的”年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关于过节的方式.还有很多话题可谈。  相似文献   

2.
过年的禁忌     
《社区》2008,(36):17-17
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在过年期间,人们说诱做事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吉祥”,期盼在来年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正月是农历瓶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所以,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当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过年的禁忌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如今,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人们对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褪,中国应当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关注,老南京春节间又是如何一副景象呢7.本期我们特邀许亚洲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从。小年”到。年初五”之间老南京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图。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劳动法研究设立比较晚。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劳动法的发展,我国劳动法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而不是向国外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依靠工人自身运动争取利益保障而发展来的。因此,文章主要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来探求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劳动法理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文化自觉"的视野提出在当代中西文化日益交融、环境艺术设计面向多元化的思潮中,中国设计师应做出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向"设计自觉"转换的主动选择,积极探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符号和设计表达方式,从而向世界传达出期望的美学内涵———中国方式,以确立历久不衰的中华设计文明在中西设计对话中的应有话语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戏曲在20世纪50 年代的戏曲改革之后,使专业化分工的艺术生产方式得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以西方流行音乐传播为主要基础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冲击下日渐式微.由此,中国流行音乐人在不断探索一种使戏曲融入流行音乐的新形式,虽然当前略显凌乱,但仍昭示了一种新的、独到的艺术欣赏原则正在崛起.因此,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母体生长,中国流行音乐才能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图谱上开掘出具备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音乐类型.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的建设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误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 2 1世纪 ,企业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创造企业自己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辞职去旅行2     
即使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人的旅行却因为其他一些或独自或结伴旅行有朋友旅程从此变得不再乏味和单调。只要拥有一颗自由和敞开的心,独自旅行,也会有很独特的意味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兵  吴强 《社区》2005,(3):48-49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习惯。转眼春节又要到了,城里人喜欢出入商场超市,乡下人忙着过年赶集。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全国各地市场上茶叶的质量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想家,思乡,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它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时时刻刻表露在我们的言行上,但前贤时彦似乎尚无学术的讨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传统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浓厚的亲情伦理使中国人不忍心背井离乡;缺乏探险精神使中国人不敢背井离乡;体质上的相对虚弱使中国人不能背井离乡.一旦不得不离开,就会情不自禁地思井怀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文化范式,强调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是有机的统一;“生生不息”作为生态文明的动力基础,则申明了生命大化流衍的功用和繁衍不已的生机;“天地人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预警机制,则在文化上为引导现代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一种合理的价值论导向。虽然上述观点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扬弃,传统生态观就能在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文化的现代化是重要的标志之一.探究中国文化,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目的就是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为我们的事业提供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这一命题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才提出来的。然而,其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写照却不胜枚举。这表明,"美丽中国"的思想因子早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均蕴含着丰硕的生态理念,为"美丽中国"的建构提供了源头活水。探讨"美丽中国"的思想文化元素,对今天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从弱势中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转型时期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体育文化中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弱势走向强势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我们应当依据相应的文化理论构建一定的补偿机制,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与制度能够同步现代化,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弱势中走出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  相似文献   

15.
从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有学者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确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率性之谓道”、“人皆可以为尧舜”及“仁、义、礼、智、信”,对它们进行现代阐释,克服其时代的和思想的局限,其现代价值就可以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6.
"时"是中国文化核心理念群落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它在政治、军事、经济、知识、生命、生活等与我们性命攸关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知时开始,然后因时,与时,最后抵达与时合一的时宜之境,就形成了时的一个完整的结构。但在对时的理解中,必须把它和非时间性放在一起思考,以达到一种时和无时的"之间"状态,这才是对时的完成。与时俱进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嬗递与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传统译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译论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出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了现存研究的优缺点,并从理论资源与方法论等方面提出改进和完善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策略和方法。这对于发扬中国传统的翻译文化、构建独立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出游"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旅游的精神,而"游"的传统精神理念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的优游槃乐、远游求道、周游适志,以及比德而游、逍遥而游、旷达风流之玄游等等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旅游精神丰富的内核和理念,辉映出传统文化精神的深邃内涵.  相似文献   

19.
畲族 ,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 ,原来生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 ,因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和为险恶环境及艰难生计所逼 ,不断迁徙 ,唐代即有零星迁入闽东的记载 ,到了明清时期 ,畲族人民开始大量落籍闽东。畲族乃古代土著越人的后裔 ,宋元以来一直退居山林 ,落籍闽东的畲民大都选择汉族居民较少、地方政府控制相对薄弱的县际、乡际、村际的周边山区“搭寮”而居。他们“以盘、蓝、雷、钟为姓” ,对祖先“岁时祝祭” ,“不中不履 ,自相匹配” ,对汉文化的接受较为迟缓 ;而在“治为陇田”、“刀耕火种”的艰苦劳动中 ,形成了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内蕴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全面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以传统文化视角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根源与价值面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理念涵括着党的领导的政治传统;大同理想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民为邦本积淀着人民中心现代化的思想源泉;天人合一凝聚着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精神特质;和而不同奠定着和平发展现代化的道德支撑。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并不断从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智慧中汲取丰厚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