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白 《职业》2003,(1):49
礼仪教练小白宣言:对职场人士来说,在21世纪这个主张个人品牌经营的时代里,细节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现实中,也许,在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之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个人的专业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礼仪。为了白领避免职场中贻笑大方,从本期起,“礼仪教练”小白将以多种形式为读者进行现代职场生存中礼仪礼节知识的系列介绍。本期推出的第一个话题是:  相似文献   

2.
力力 《现代交际》2006,(8):31-31
“生活就像一盒子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次会拿到什么。”你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们也像巧克力一样藏在社会这个大盒子里,因此,谁也不知道下次遇到的会是个什么样的主儿。“以不变应万变”是永远的生存之道。对所有口味的巧克力来说,下场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吃掉。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客户,你都要像攻克堡垒一样俘获他们。如何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以自己优秀的表现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这是你能否吃掉那个巧克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和朋友一起为一部电影选外景地。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煤矿不说,还要选那种群山环抱,密树成林适宜入镜的才行。导演和副导演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来的,学艺术的人落到人群中难免扎眼,我们去的地方又极偏僻。出发前我给他们打预防针,要求他们一旦下到地方,一举一动务必要做到谦虚谨慎,不能让人觉得有骄娇之气才行。精神上准备充分了之后,我们出发了。第一站到通化后,当地宣传部的人接待了我们,为了让我们吃好喝好,在酒菜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为了应答他们的热情,也为了出发前的约定,大家菜可以不吃,酒是万万不敢不喝的,副…  相似文献   

4.
5.
范臻 《现代妇女》2014,(5):343-343
近些年以来在文坛上出现了一些新生代作家,比如为广大青少年所熟知的郭敬明、韩寒等人,其创作的作品在青少年中颇有影响,发行量较大。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对其作品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他们的作品按照文学理论来评价根本就是一无是处。可是有人却不禁要问:他们的作品既然那么差劲却为什么会有众多的读者群呢?这就无疑暴露出了我们文学理论的尴尬,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文学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同名的尴尬     
同名的尴尬□李刚甫临人世,不管未来是英雄豪杰,还是凡夫俗子,父母总得赐给一个或响亮或平淡的名字。本来名字仅是人与人以示区别的符号,与“猫儿”、“板凳”、“扁担”、“豆腐”之类毫无二致。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泱泱名字大国里,一些啼笑皆非的尴尬总会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7.
面子的尴尬     
或许从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年代,有了羞耻与荣耀的区分之后,面子的概念便如影随形地成了人性中的一部分。俗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好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耻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需求。一个人格健康而完整的人,讲面子、爱面予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时至今日,面子已阴错阳差,人也分化为两个极端:不要面子和死要面子。不要面予,丢开了面予,种种寡廉鲜耻之事便挡也挡不住。一些人捞钱不要灵魂,捞官不要人格,捞名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面子能值几个钱?为什么现在色情服务屡禁不止,除了复杂的社…  相似文献   

8.
失礼的尴尬     
  相似文献   

9.
一大早,要赶往单位上班的年轻人坐公交车却遇到一批外出晨练的老人,上班的人是不是一定要让晨练的老人优先挤上车?遇到突然倒下的老人,你伸出援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人或老人的家人会不会讹你?类似这些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10.
尴尬的邂逅     
刘硕华 《老年世界》2011,(15):22-23
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斜挂在东方,柔和的春风轻吻着人们的脸庞。怡然休闲的我独自坐在万寿山下昆明湖畔的巨石旁,欣赏远处十七孔桥的美景,陶醉在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  相似文献   

11.
助人的尴尬     
九年前,我在电台做心理健康直播节目,记得曾经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个到城市打工的农村女孩说要自杀,我撂下电话叫上节目制作人赶到她说的地点,发现情况非常复杂,现场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个小伙子。女孩绑在简陋的出租房的椅子上,又哭又叫,小伙子抽了她一个嘴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已经形成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表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古人说“四时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是在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13.
拒绝尴尬     
电影还有二十分钟才开映,现在还没有到进场的时候。一个衣着整洁、彬彬有理的男士优雅地停在我面前:“先生,我很想看这场电影,出来散步时身上又没带钱,可否麻烦你高抬贵手赞助6元,不胜感激。”他微微抬起头,目光镇定,表情中颇有些钢琴大师偶尔在酒吧里演奏一回的那种礼  相似文献   

14.
尴尬青春     
租房苦,租房累,租房没觉睡。不知各位看官是否有类似小弟的经历。那杯具中的战斗机似的日子就让我慢慢道来吧。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的能源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多考虑东部利益,西部能源产地遭遇能源瓶颈“我们希望能够多给我们留一点,特别是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中的项目,争取油气资源是比较困难的。”面对源源不断支援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前不久,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适当考虑青海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港台明星的尴尬时刻对郭富城来说,忘记拉裤链应属尴尬之事了。事的缘起,且听他自己细细道来:"有次在台湾登台,我穿的裤子是将拉链装在里层,外面另外有布掩住的那种......形容起来挺复杂,但总之就像没拉裤链一样,就这样被经理误会了,他在台下不断向我做拉裤...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来说,2007年可能成为一个不寻常的转折点。2007年4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系列丛书出版,对中间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品位、教育传承、身份认同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7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社会学第17届年会上,“中产阶级的比较研究”论坛成为此次会议级别最高、最吸引人的论坛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资深记者魏城与其团队编辑、采写的《中国中产阶级调查》系列报道和讨论,获得2007年亚洲出版人协会卓越解释类报道奖之后,最近又由中国南方日报出版社结集成书,名为《所谓中产》。这又为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已经并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很多小区,推着婴儿车天天转悠,或是大包小包拎着新鲜蔬果准备回家煮饭的老人里,不少是“北漂族”。这些来跟儿女团聚安享晚年的外地老人,往往家乡人羡慕自己儿女有出息的满足感还没消退,就陷入完全陌生的异乡生活。惯于“熟人社会”的他们,在北京会遇到哪些难题?  相似文献   

19.
以往,身为城管干部身份的老秦,非常讨厌城市上下、路旁电线杆子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一大堆治疗狐臭、梅毒和泌尿障碍的小广告,但又非常感兴趣地看下去,仿佛上了瘾头一样.甚至,他还当着众多城管大小官员的面亲口朗诵:"狐臭也,又名仙人臭,是一种讨厌的疾病,其味难闻,令人欲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