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咨询热线     
《老年人》2006,(11)
因养老待遇与单位发生纠纷,应找谁解决?问:我因养老待遇问题与单位发生纠纷,向法院起诉,法院却告知不予受理。请问我与单位的纠纷应该找谁解决?老李答:我国对劳动争议采取“先裁后审”的原则,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劳动争议:(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  相似文献   

2.
律师援助     
政策法规:企业不得单方更改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只要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一经签订,该合同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劳动合同的任何变更,均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但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仍然必须履行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如何平稳处理员工的劳动关系,是关系到转制改制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员工劳动权益的重要问题。从中国劳动保障报法律事务中心劳动法咨询热线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在企业改制转制中,容易引发的争议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因此,转制改制中的劳动合同管理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劳动合同的变更 根据《劳动法》第24条和第2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可以依法进行变更。至于变更劳动合同的理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工会参与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权利义务,要求工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劳动合同文本的制定,监督劳动合同依法履行,进行劳动争议调处,为工会组织的依法维权提供了作为的空间,并加大了履行维权责职的重担。  相似文献   

6.
李迎春 《职业》2010,(5):62-63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目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法律义务,使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明确的状态,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让劳动者无据可查或者为了能够随时终止劳动关系,不愿意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7,(28)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A.协商一致、诚实信用B.合法、公平、平等自愿C.自愿协商、诚实信用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A.书面劳动合同B.口头劳动合同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  相似文献   

8.
滕玫 《职业》2001,(2):36-37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一、作为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主体的法律适用 “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和资格。《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则从16周岁开始,终于退休,这与民事权利能力明显不同。劳动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依法取得劳动权利和…  相似文献   

9.
田媛媛 《现代妇女》2014,(4):120-120
近年来因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不断,而劳动关系的协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规范用人单位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问题急待解决。本文针对法律中有关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的不足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董平 《职业》2001,(2):35
《劳动法》实施以来,各类企业招用职工时普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有些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表示非常简单,在劳动合同书中不认真填写具体劳动合同期限,因而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某一劳动合同为例做具体分析。 某一劳动合同的期限表示为:“本合同期限为_______年,自1999年6月1日至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其中前_______个月为试用期。试用期满,甲方无异议,则本合同效力即续延至合同期满。” 从此劳动合同期限的表示看,企业未填写合同…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25):31-33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退休后我被某单位返聘,并签订了5年合同。日前该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在裁员时把我减了下来。请问我可否按《劳动法》向返聘单位提出经济补偿?云来云来同志:《劳动法》第二十七、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其适用对象,是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  相似文献   

13.
董平 《职业》2001,(3):27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实行了社会统筹,原来由企业负责职工养老金的发放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虽已开始启动,但相当多企业的职工医疗费仍在本单位报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5月27日颁布《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以来,《劳动法》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1993〕117号令)规定的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发生了变化,将社会保险争议从劳动争议中分离出来。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22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14号)第一条…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交际》2005,(1):56-5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只要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一经签订。该合同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劳动合同的任何变更,均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但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咨询热线     
《老年人》2005,(12)
企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按什么标准发放?问:我儿子2002年在一次工伤事故中身亡,此后他原来的单位每月给我发抚恤金。听说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有规定,企业因工死亡职工的父母应按职工工资30%的比例领取抚恤金,而我领取的抚恤金却低于这个标准。请问我每月应领多少抚恤金?王月云答: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简称《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随后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简称《实施办法》),对我省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作出了具体规定。对《条例》和《实施办法》施行前有关工伤待遇的处理,湖南省劳动和…  相似文献   

16.
李大庆 《职业时空》2005,(24):26-27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也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依据。劳动合同虽然属于广义上的合同范畴,但除了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外,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之间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劳动合同不能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而我国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中许多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尤其在目前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17.
职场动态     
《职业》2003,(9)
头条国家启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日前联合宣布,国家将全面启动劳动关系三方(国家、企业、职工)协商机制,以协商的形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等。目前武汉、厦门、海南等地已率先启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企业不能自由解雇员工成投资缺陷就世界银行所做的《2003年全球投资环境调查》,世界银行投资环境局分析评估处处长西蒙·邓可夫在接受《21世纪经济…  相似文献   

18.
洛石 《职业》2006,(2):42-43
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遥遥无期.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却不支付补偿金……现有劳动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还存在种种盲区.总是时不时给劳动者的维权带来尴尬和遗憾。年关前后,是跳槽的高发季节。职场人士在告别老东家握手新东家之际.如何应对一些常见的“甜蜜陷阱”?《劳动合同法(草案)》又有哪些维权利器值得期盼呢? 北京恒格劳动顾问事务所付迎涛律师.中国劳动争议网资深编辑郭美先、《职业》劳资关系专栏记者洛石联合推出劳动合同新年维权手册。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7,(22)
为帮助大家准确理解和应用《劳动合同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专家以实用案例形式编写了《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一书。本书以《劳动合同法》为核心,围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裁人各环节,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劳动合同的订立,试用期、培训协议、违约金、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集体合同、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或编写模拟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法条,形象、直观地展现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应做出的调整,以避免因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给企业事业单位用工带来高昂的成本,并面临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本刊自本期始将选载书中部分实用案例及经典分析。  相似文献   

20.
董平 《职业》2001,(4):33-3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职工劳动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一些企业在自己印制的劳动合同书中统一规定了违约责任及其赔偿标准的条款。职工认为,企业在劳动合同中规定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不好区分,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笔者现就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及其相关问题谈谈看法,供大家参考。一、赔偿责任和违约责任的概念及依据一般来说,赔偿责任是指劳动关系一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的约定,给对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依法承担的弥补其损失的责任,以及第三方给劳动关系一方造成经济损失而依法承担连带弥补其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