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过南京中山陵的人如果细心点且又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就会发现宏伟壮观的中山陵缺少孙中山先生的墓志铭。何以竟会出现这样的憾事呢?说来也是有些缘故的。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开,天下哀悼,山河同悲。灵柩暂放于北京西郊碧云寺。两年后,北伐成功。南京国民党政府即筹划为国父孙先生营建陵寝,拨出大笔专款。年余后,中山陵竣工,它占地干余亩,陵墓形如倒扣的洪钟,气势雄伟庄严。  相似文献   

2.
到过南京中山陵的人如果细心点且又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就会发现宏伟壮观的中山陵缺少孙中山先生的墓志铭。何以竟会出现这样的憾事呢?说来也是有些缘故的。  相似文献   

3.
卫明 《炎黄世界》2010,(1):56-57
作为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曾经出版过《魏晋南北朝隋帝陵》一书,对于三国时期皇帝陵墓所在地做过考证,书中就初步判断曹操高陵应位于安丰乡西高穴一带。到了1998年4月,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边的空地里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碑。安阳市的文物工作者对石碑进行了拓片,并对石碑记载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发现这是一块公元345年后赵建武年间的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4.
英语墓志铭是英语国家丰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了解人物、历史、文化有很大帮助,但由于其特殊的语言和文体特点,对其翻译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从英语墓志铭的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及文体分类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墓志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长沙一房地产开发商在自己开发的楼盘小区里,为父母建了一座豪华陵墓,据说修陵墓花了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底格里斯河的西岸,距努尔曼新桥桥头一公里处新建了一座著名阿拉伯诗人穆台奈比(公元915—965年)的陵墓。陵墓的拱形建筑、八角星、八边形和双月牙等设计样,都充分体现了阿拉伯伊斯兰的占代文明和文化遗产。陵墓圆顶离地高19.29米。由围墙、庭院、石板广场、坛架、圆顶底部、八边形的底座和双弧形石棺等部分组成。陵墓西南面刻有“金达族人阿布·提卜·艾哈迈德·本·侯  相似文献   

7.
佚名 《当代老年》2009,(4):21-21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哕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  相似文献   

8.
迪夫 《炎黄世界》2011,(8):32-33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中,我国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把他历年来创作的分散敬立于国内外大型的10多尊孙中山像按原尺寸复制集中,分别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广场、中山市翠亨孙中山故居展出。人们在瞻仰孙中山先生光辉形象的同时,也发现曹崇恩教授对创作孙中山像情有独钟,是目前国内创作孙中山像最多的雕塑家了。  相似文献   

9.
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孙中山遗嘱是宋庆龄托着孙中山的手腕签字的,我从未怀疑过。及至读了《翁文灏日记》,才知关于孙中山遗嘱签字,还有另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慕陵是清朝第六代皇帝道光的陵墓。图为隆恩殿,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金丝楠木结构、不施彩绘和原木蜡烫  相似文献   

11.
父母双亡的陈粹芬,自从1891年认识了比自己大七岁的孙中山之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她经常给革命同志洗衣做饭、传递密函,甚至从事秘密运送枪支弹药之类的地下工作,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侣。  相似文献   

12.
孙蝶平 《老年人》2011,(7):40-4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相似文献   

13.
“一切学术凡有助于提高我革命的知识及能力的,我都用来作为研究的原料,以组成我的革命学。”在漫长的革命、流亡与从政生涯中,孙中山先生始终没有放弃读书,“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他的信条。”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14.
图坦卡蒙国王的陵墓被发掘之后,许多著作中出现了“法老的符咒”这个词。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他的父亲阿  相似文献   

15.
君云 《当代老年》2006,(3):54-55
中山陵的“博爱”二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其由来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有着一段渊源。1906年9月,在友人引荐下,于右任与孙中山相识相知。自此,于右任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成为孙先生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6.
正1892年,26岁的孙中山(1866-1925)从香港雅丽士医学校毕业,赴澳门行医,被澳门镜湖医院"破例"聘用,孙中山由此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但当地的华人并不认可西医,很少有人愿意找孙中山治病。此时,一位患者的鸣谢广告帮助了孙中山。孙中山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魏某,他久患痔疮,每天早晨大解后,都要卧床休息数小时,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民粹主义”思想的定义,对认为孙中山思想曾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通过从孙中山反对的目标,从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从孙中山对待人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态度等三方面的分析,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孙中山的思想并未染上民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倚为股肱的老干青枝李烈钧,江西省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是中国脱离帝制、走向共和的大功臣。他搏击于社会涌动、诡谲莫测的清末民初,是孙中山倚为股肱的得力助手。1915年他和蔡锷组织声势浩大的"护国军",埋葬了袁世凯当皇帝的黄粱美梦。1917年,孙中山任命李烈钧为元帅府参谋长,后来又继任为非常大总统参谋长。当时,无论资历或声望,刚露头角的蒋介石和李烈钧不在一个层面。不过,急需招揽人才的孙中山很早就注意和赏识青年蒋介石。1910年在日本第一  相似文献   

19.
正1924年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一个各部队将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许崇智、杨希闵、谭延闿、熊克武、于右任、赖世璜等十余省的军队头领。会议开始后,孙中山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江西老表……"蓦然听到孙中山这么说,将领们不胜愕然,面面相觑。滇军总司令杨希闵立即站  相似文献   

20.
明同  日娣 《炎黄世界》2009,(2):64-67
孙中山基金会与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2008‘天下为公’两岸行”,是一次高品位的学术交流之旅。广东派出的学者19人,与台湾方面的学者真诚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其中的焦点是:孙中山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孙中山是不可替代的两岸民族振兴、促进统一的共同旗帜。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破例在中央党部大楼亲自会见广东交流团全体人员,他坦然地说:“你们是第一批进入中央党部的大陆客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