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世界》2009,(10):34-35
面神经麻痹又称之为“眼口歪斜”、“歪嘴风”,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疾病。临床上以一侧眼睛闭合不全、嘴角歪向健侧为主症。多发于青壮年,其他年龄也可发病,男性比女性略多。  相似文献   

2.
春天是多风的季节,当春风拂面时,嘴容易被吹歪。“嘴歪”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其表现是: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皮不能闭合,流泪,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口哨等动作,鼻唇沟浅。多数病人面瘫侧的耳垂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  相似文献   

3.
方彦彬 《老年人》2008,(7):55-55
张大爷的儿子30多岁,不学无术,成天瞎混,尽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张大爷对儿子很是失望和气愤。2006年,这个忤逆之子因为拦路抢劫而被捕入狱,张大爷听到消息后又急又气,当即晕死过去。此后不久,张大爷就总觉得浑身乏力,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得了糖尿病。医生说,张大爷的糖尿病和他长期的担忧和生气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爱情的味道     
亚明  Keke 《女性大世界》2005,(7):134-135
和萍萍的相识缘于一次有二十多人参加的户外活动,一座不知名的山脚下,彩色的帐篷在一块空旷的草坪上一字排开,在绿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夜晚,洁净的夜空月光如洗,大伙围着一堆篝火,正为“烤全羊”而忙得不亦乐乎,萍萍是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女孩,虽帮不上什么忙,但她的出现却也让干活的男士们兴致勃勃,原因很简单,  相似文献   

5.
丁真 《当代老年》2011,(8):56-56
邻居张大爷近日爱上了吹笛子。有时大家在楼下小花园散步聊天,他也掏出笛子给大家来上一段,赢得大伙儿的阵阵掌声。可时间一长,张大爷就发现自己气力不支,有时吹一支曲子要歇好几回,几个老年朋友也因老学不会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13,(22):7-7
编辑同志: 张大爷是一名退休工人,身体一直很硬朗。前不久,他发挥余热,和李某等十五名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在小区附近的交通路口、中小学门口等车流高峰期当义务疏导员。一天傍晚在疏导交通时,张大爷被一辆急行的大货车挂伤。张大爷因此住院,花了不少医疗费,还可能落下残疾。请问,像张大爷这样学雷锋,留下伤残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今年82岁,孤身一人住在乡下。偶尔接他进城,最多住一星期他就要找借口回乡下老家去。他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那片板栗林。那片有6亩面积的良种板栗林,是父亲花了20年时间开垦栽种的“养老林”。近10年来,他每年能从“养老林”获得纯收入3000元,父亲因此而成了当地同龄人中的“富翁”。如今父亲年岁已高,仍守着板栗林讨生活,做儿子的怎么忍心呢?一天,我带着妻子回到乡下老家,想接父亲进城。还未进家门,就听邻居说,父亲一大早便上山干活去了。我招呼妻子在家做饭,自己扛起一把锄头也上了山。说实在的,父亲栽种…  相似文献   

8.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就把他送到乡下的穷亲戚家去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9.
乡下老家过周末袁仕友盛夏,烈日炎炎,城市里酷热难熬。一天,六岁的女儿晶晶向我要求:“爸爸,现在城里太热了,我想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去。在那儿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溪里洗澡、打水仗、看小鱼游泳,可好玩啦!”嗬,到底是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对那给过我无限温情的...  相似文献   

10.
丛莲 《当代老年》2009,(4):11-11
“八旬翁张大爷曾多次遭702路公交车拒载,昨日上午,再次遭拒的张大爷愤怒之下,捡起路边旧瓷砖向拒载车砸去,哪知,竟错砸了另一辆无辜的702路公交车。”(引自2008年11月13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4,(3):62-62
1.刘、关、张将赵云强拉进桃园里。刘备掐着赵云脖子说:“看!这就是我们当年结拜的地方,今天怎么着也得把你拉进来再拜一回。你为啥不同意啊?难道跟我们结义还辱没了你?”赵云喘着粗气,突然嘴角抽搐了一下:“不敢。真……真没那个意思。我就怕咱这一个头下去,我挺俊的一小伙儿,瞬间就……就变成赵四儿了。”  相似文献   

12.
62岁的退休干部张大爷,感觉两膝关节骨头里隐隐胀痛已有3个月,天气突变时明显加重,甚至夜不能寐。在多家医院看病,经化验和关节照片等检查,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初步诊断: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抗风湿药、止痛药有所好转,但停药后又复发。最近,张大爷不仅关节疼痛加重,而且出现持续性咳嗽和痰中带血,乃作胸部照片,终于发现右肺叶有一肿块,CT检查证实为右肺下叶肺癌。说来也怪,手术后张大爷不仅伤口很快愈合,而且关节也不痛了。他感激地对手术医生吴大夫说:“你这把神刀,不仅割掉了我的肺癌,还把我的关节炎吓跑了狲!”吴大夫…  相似文献   

13.
王殿方 《老年世界》2008,(20):10-11
张大爷今年69岁。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对粮票、布票再熟悉不过了。可没想到的是,今年5月31日早晨,他却掉进了几个骗子设下的“粮票”骗局,被骗走了75000块钱。  相似文献   

14.
倾斜的雨伞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下雨。因为每当放学的时候落雨,外公准会出现在学校门口,打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远远向我招手。我便蹦蹦跳跳地钻进伞下,扯着外公的衣角,然后一起回家。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外公把伞撑歪了。外公那么大的年纪了,难道还不会打伞?要不要给他指出来呢?我在心里想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忍不住了,就扯着外公的衣角说:“外公,伞歪了。”外公看了看伞,又看了看下着的雨,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明明是伞歪到我这边来了,外公怎么看不见呢?等到回家,才发现外公的衣服一边湿透了。我埋怨外公说:“你说伞没歪,怎么你的衣服淋湿了呢?…  相似文献   

15.
正Z真相事实上,很多时候眼皮跳,不仅仅是"财"或"灾"的"预兆"那么简单。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眼皮跳或嘴角抽搐的经历,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眼皮跳可能是一种身体疾患的报警信号。眼皮跳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眼皮跳一般比较轻微,如果是劳累过度,休息后就会好。而病理性眼皮跳的原因复杂,很难自愈,发展趋势是进行性加重。专家提醒,无论是眼皮跳还是嘴角抽搐,都属于面神经疾患,通常临床诊断为阵挛性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如不治疗,一般不会自然  相似文献   

16.
乡下老鼠     
北岛 《金色年华》2007,(3):49-49
美国有这么个童话故事:一个乡下老鼠请城里的老鼠到乡下做客,用玉米、土豆和谷子招待他。饭后城里老鼠不吭声,只是请乡下老鼠到他那儿去做客。有一天,乡下老鼠进了城。让他惊讶的是,城里老鼠吃的比他好十倍:干酪、奶油、火腿、蛋糕等。正大吃大喝,城里老鼠惊呼:“快逃命,恶猫来了!”四爪狂奔,刚逃过一劫,又差点被满街飞跑的汽车轧死。最后,乡下老鼠喘着气说:“我还是在乡下过太平日子,总比这好吃好喝可处处担惊受怕的生活强。”  相似文献   

17.
歪儿     
冯骥才 《中外书摘》2006,(11):71-71
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相似文献   

18.
易忠荣 《老年人》2010,(8):32-33
我的小孙子叫易程,上小学三年级,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却也非常爱玩。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做完作业后邀我陪他去踢足球。我跟他解释,说爷爷老了,跑不动了。他把头一歪,依然不依不饶:“没关系,你就像乌龟那样慢慢地爬嘛。”我还是坐着不起身。孙子见我“好话”不听,就来硬的。  相似文献   

19.
杨燕 《职业》2009,(12):54-55
现在无论是城里的父母还是乡下的爸妈,大都因为忙于生计,很少顾及孩子到外面“看世界”的心灵渴求,乡下的孩子少有机会去看城市的样子,城里的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自然。聪明的女孩曲静欣看准这一商机,专门做起进城下乡带孩子到外面“看世界”的独门生意。  相似文献   

20.
周满珍 《女性天地》2013,(12):60-61
我—直想说说我的第一次——看官们别想歪,我说的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国自助游。尽管食物不那么可口,风景不那么迷人,但只要一想起,就会露出恍惚的微笑,正是“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私家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