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因此,当子女有条件赡养老人而不履行义务时,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法院根据父母的诉讼请求,查明情况后,可判决令子女给付。如子女坚持不给,法院还可强制执行子女的财产。  相似文献   

2.
文高才 《老年人》2008,(5):51-51
问:我是一个80岁的老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4个子女忤逆不孝,都不愿赡养我。为此,我想到法院起诉他们,可他们住市内不同的区。请问:我应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2008,(5)
问:我是一个80岁的老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4个子女忤逆不孝,都不愿赡养我。为此,我想到法院起诉他们,可他们住市内不同的区。请问:我应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文高才  相似文献   

4.
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 ,河南省博爱县某村吴老太太一气将5个子女告上法庭。去年7月 ,法官去村里了解情况 ,老太太误以为要抓她的子女 ,挡在警车前不肯挪步。她还说 ,子女再有错 ,也不能让法官带走。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 ,反映了现在许多老年人遇到的问题。儿女不尽赡养义务 ,做老人的是告还是不告?告 ,有可能是亲人反目 ,亲情全无 ;不告 ,养老无着落 ,怨气难消。真是左右为难。(一)忍气吞声 ,委屈求全的心理 ,常使一些老人不愿和不敢把不孝的子女告上法庭。河南焦作市王褚乡西王褚村一个破烂的院落里 ,寄居着一位70多岁的孟老太太。老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法院正在受理越来越多的“精神赡养”纠纷。北京市延庆县法院2011年受理的51起赡养纠纷案件中,超过609,5的当事人提出子女“每月回家一次”的诉讼请求。而在北京市的其他基层法院,近年来受理的“精神赡养”诉讼案件也在逐年攀升。(2012年12月18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6.
老人都很期待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如果子女不去探望年迈的父母,父母该怎么办?很多人认为回家看望父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法律无法约束。其实不然,今天,就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看看法律是如何规定"常回家看看"等精神赡养义务的。可以起诉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吗案例1:父亲起诉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法院调解要求子女对父亲履行精神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7.
阿峻 《老年世界》2013,(3):27-29
近年来,年迈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场景逐渐增多,原因大多是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调查发现,子女拒绝赡养的诱因主要有四种:老人再婚、老人偏心、签订了赡养协议、老人未尽义务……那么,如何预防赡养纠纷的发生,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年迈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场景逐渐增多,原因大多是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出发,赡养老人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老人通过起诉的方式,即使能够得到赡养费,也必然会与子女形成矛盾,甚至给晚年生活带来更多无奈。调查发现,子女拒绝赡养的诱因主要有四种:老人再婚、老人偏心、签订了赡养协议、老人未尽义务……那么,如何预防赡养纠纷的发生,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呢?  相似文献   

9.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赡养老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但现实中却有众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被迫置亲情于不顾,含泪走进法院,仅仅是为了获得基本的温饱、为了解决起码的居住,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刘咏梅 《老年人》2004,(8):15-15
湖南省目前有老龄人口近8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按照湖南划定的贫困老人标准,农村人均月收入在40元以下,城市人均月收入在70元以下,且住房破烂不堪,以至无正常住所,或者久病无钱医治的老人,即为贫困老人。据初步统计,湖南全省现有贫困老人近100万。调查表明,湖南居家养老的贫困老人以男性为主、单身为主、80岁以上的为主,而且农村多于城市,农村贫困老人是城市贫困老人的9倍。导致他们贫困的原因,主要在五个方面。一是丧失劳动能力,基本上没有收入;二是长期卧病不起,越病越穷;三是孤寡无助;四是子女无力赡养或不愿赡养;五是天灾人祸突发致…  相似文献   

11.
佚名 《老年世界》2010,(18):11-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本来以赡养纠纷为主的老年人维权案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 一是精神赡养的案件数量上升。由于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很多子女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探望父母,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抚慰。一些老年人诉诸法院要求获得子女的精神赡养,成为近年出现的新型案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事情越来越多,大多是因种种原因,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无论从道德抑或法律来讲,赡养老人都是女子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人到老年,在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后,需要家庭的赡养和社会的扶助。说到赡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子女在充分给予父母物质赡养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精神赡养。我国家庭历来实行“双向抚养”的模式,即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这种模式使得老人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有助于家庭代际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可是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丧偶、离异以及未婚的老人有60万人。他们吃穿不愁,就是无法排遣心中的寂寞。于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陪老业悄然兴起。一些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年轻人受雇…  相似文献   

14.
我生有两男一女,二儿子对要他承担的赡养费数额有意见,虽然赡养费还是给了,但他不再回家看望我,为此我感到非常痛苦。请问我可以要求法院强制让二儿子回家看望我吗?顺达顺达同志:我国《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还应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在现实生活中,做子女的往往重视满足老人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忽略老人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这是不对的。所谓精神慰藉,主要指探望、陪伴被赡养人,同被赡养人交流思想感情,享受天伦之乐等等。子女对父母进行精…  相似文献   

15.
水江川 《老年人》2004,(11):7-7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使得老年人中再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然而赡养问题却又困扰着许多再婚的家庭.君不见,一些为人子女者制造事端,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使得他们再婚的父母烦恼丛生,甚至老无所依,落得晚景凄凉.再婚家庭为何会出现赡养难的问题?再婚老人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子女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本刊策划编发这组报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6.
楚哥 《老年人》2004,(11):6-6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使得老年人中再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然而赡养问题却又困扰着许多再婚的家庭.君不见,一些为人子女者制造事端,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使得他们再婚的父母烦恼丛生,甚至老无所依,落得晚景凄凉.再婚家庭为何会出现赡养难的问题?再婚老人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子女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本刊策划编发这组报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使得老年人中再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然而赡养问题却又困扰着许多再婚的家庭.君不见,一些为人子女者制造事端,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使得他们再婚的父母烦恼丛生,甚至老无所依,落得晚景凄凉.再婚家庭为何会出现赡养难的问题?再婚老人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子女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本刊策划编发这组报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凡村 ,是安阳市表彰的“敬老模范村”。这个村创办的“弃老不养敬老院”远近闻名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弃老不养敬老院” ,是怎样一回事呢?我们慕名来到了凡村。(一)凡村是一个有1117口人的村庄 ,离内黄县城只有五六公里。“弃老不养敬老院”就建在村子中心位置 ,座北朝南 ,紧邻大街。这是一个独立小院 ,有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楼。每间房间摆着两张新床 ,被褥整齐 ,一色崭新 ,还有两张桌子 ,几把椅子 ,靠墙角放着一个大立柜。这些物品 ,都写有“弃老不养敬老院专用”字样。村干部介绍说 ,自从1997年4月建立…  相似文献   

19.
赡养老人签个合同好袁卫东报载,辽宁省新民市柳河沟乡青年人登记结婚前,要和村老年人协会签订赡养双方老人的合同书。合同书明确地写着:青年男女必须认真履行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必须保证老年人生活不低于青年人;老年人患病丧失自理能力时,必须精心照顾和护理;老...  相似文献   

20.
关邑 《老年世界》2006,(13):17-17
据《大河报》载,河南省中牟县九龙镇东贾村有一对相孺以沫几十年的“老鸳鸯”,男的82岁,叫路发牛,女的81岁.叫王老妮。两个儿子要均等地履行赡养义务,一家赡养父亲,一家赡养母亲。两位老人不愿分开,只好悄悄出走.在村外一个仅5平方米的机井房安身,机井房前用玉米秆搭了一个仅能容下一个人的窝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